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聚焦 | 高校、高中教育专家与学生共话“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未来”

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教育?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122日上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与工程实践工作站站长袁蓉带领工作站学生代表一同作客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节目,与上海财经大学体育部主任吕季东、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阮为共同探讨“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未来”。

节目中,专家讨论热烈,与台下学生们充分互动。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为我们的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为他们创设更好的未来。

此档节目预期将在131日下午4点在FM93.4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栏目播出。

明确专业方向:提前成为“准大学生”

“每个女孩小时候都有过梦想,成为服装服装设计师,但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并没有机会让我接触这方面。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不是我真正喜欢、真正合适的。”其实,很多中学生对大学专业选择都有类似的困惑,不过,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通过“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有了走进大学、科研院所的机会。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尹同学说,“我是选择到华东理工大学药学实验工作站学习,没想大学里居然有不同教授来给我们讲解不同的知识,并且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做课题。我真的感觉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事实上,很多同学都感觉提前成了“准大学生”,在实际做课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专业科学的魅力。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另一位同学参加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实践工作站,“工作站给我提供了一个开拓思维、拓展能力的实践平台,除了有一些授课以外,还会有高校的开放日活动还有一些科普讲座,这些活动都能够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

事实上,无论你是谁、来自怎样的家庭,只要你有兴趣,就能加入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当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自己所“爱”,也可以发现自己所“不爱”,在“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平台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在实践学习中成才、成人。

重塑课程体系:激发中学生探索兴趣

如何为中学生打开专业领域的精彩世界?如何让中学生提前学习大学做课题的方式方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站长袁蓉说,“我们工作站设定了13门课题,并把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引进门’,让中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我们还开设基础实验课和基础论文课的教学内容;第二个阶段是中间段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全面了解服装设计、纺织等行业发展动态;第三阶段是总结,通过科普知识竞赛和课题答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自我学习进度,在实践学习中真正做到有所收获。”

其实,纺织与服装不仅仅是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如今一些高科技的产品都离不开纺织品,比如宇航员所穿的特殊材质的衣服、心脏的支架等。“现在智能定制、智能测量、智能制造技术非常成熟,比如,要帮一个人做衬衫,人站到机器前,3秒钟就能够获得准确他的数据,30秒后这些数据就传到来了生产单位,生产单位以后两小时就可以制作一件衬衫。”袁蓉说,“我们希望让中学生能够体验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艺术的设计,通过虚拟设计和实际操作联合起来,让学生在这当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事实上,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学习的中学生还能够参加各类竞赛,与东华大学、工程技术大学、复旦视觉艺术学员等学校的大学生一起同台竞技,松江二中的同学们拿到过二等奖、三等奖,丝毫不输大学生。这样的工作站学习形式,仿佛给中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领域学习的钥匙,他们在这里既可以学习知识,更可以展示自己。

科学成才观:激发兴趣成为更好的自己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能够成就学生的未来?这是上海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吕季东和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校长阮为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上海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吕季东看来,“很多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如果高中阶段没有好好读书,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体育上,就会影响学习成绩,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吕季东认为,“大学体育应该对于中小学的体育有引领的作用的,上海市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成立足球联盟、排球联盟,还有田径以及篮球的联盟,这样学生可以从小学、初中、高中然后再到大学,一条龙学习进步。”事实上,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喜欢体育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他们反而在学习上有更好的表现。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校长阮为认为,“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因此学生需要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情操、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在高中阶段,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价值,因为通过活动他同样可以学到很多。”在阮为看来,更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要启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真正助力学生的终生发展。

其实对中学生而言,能够及早发现各自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规划,更能助力未来人生的发展,而“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中学生的梦想在这里启航,更多精彩的故事在这里演绎。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20164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通过项目实施厚植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完善科学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扩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群体数量、提高学生科创兴趣和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入推进的形势。

项目实施近三年,凝聚团队力量,打造项目品牌,形成鲜明特色,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获得良好反响。目前项目覆盖30家由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组成的实践工作站,100所由中学、科普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组成的实践点,凝结一批优秀师资,累计招收7860名学生。项目整合社会资源,为高中生提供走近科学、规范学术、实现创想、发展兴趣的平台,经过实践学习和成长,已有一批优秀学员明确专业方向、取得科创成果。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7qL6ius5mCwHPKOKe5utA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