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报一览
 
2020年11月20日总第920期

11月20日.pdf

一版

【“四史”学习教育】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参观“方寸映春华‘四史’学习教育集邮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方寸映春华‘四史’学习教育集邮展”近日在我校松江校区现代交通工程中心一楼展出,1118日下午,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参观学习了本次邮展。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史健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姚秀平,全体中层正职干部参加了学习会。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我校承办。展出的100框珍贵邮品以邮票为载体,生动、直观、系统地回顾“四史”,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引导广大师生在对伟大历史的学习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厚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本次展览也是我校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的组成部分。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好红色基因,继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杨晓瑞)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

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

1113日上午,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推动完成年度和“十三五”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和明年各项工作。

李江书记在会上对做好学校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八个方面要求。第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上率下、全面系统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立足国家急迫需要和发展需求,聚焦“大循环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把学校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第二,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牢牢把握“十四五”发展新形势,保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级和水平。第三,认真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要求。要深刻领会《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准确把握《总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内容,深入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学校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第四,以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契机提升学校内涵建设。重点关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新变化,扎实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相关工作。不断优化学科学位点布局,推动学科组织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第五,进一步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不断丰富开源渠道,努力寻找新的开源增长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强化问责问效,进一步完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管理机制。第六,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把高质量开展巡察工作作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压茬推进。强化风险防控,重点监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效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第七,切实做好学生工作。坚持提前谋划,精准指导,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认真做好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第八,全力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落实。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范校园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风险,扎实做好校园安全运营及值班值守工作。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就做好政治稳定、思政教育和民主管理等相关工作提出工作要求;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就做好组织党建、宣传德育、学生思政和团委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副校长姚秀平就做好人事工作、安全生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工作要求;副校长王岩松就做好学科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工作要求,传达了2020年全市教育信访工作会议精神,介绍了“一网通办”和“一表通”推进情况并提出工作要求。

中层干部会议为学校下一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全体干部继续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持续巩固良好发展态势,为明年“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开好局、起稳步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双胜利!(刘永凯)

  

【人才强校】学校召开2020年第二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111日上午,学校召开2020年第二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提出,人才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校党委书记李江在会上强调,要把握人才发展新形势,谋求学校人才工作新发展,围绕学校三届六次全委会“两个基本”的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做到坚持学科引领,精准引进重点发展学科的领军人才,注重发挥现有国家级人才的作用,做好对中青年人才的“传帮带”,统筹谋划,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把握政策红利,用好外部资源;坚持系统观念,切实做好人才引进、管理与服务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指出,首先要坚定不移的持续推进人才工作,随着人才不断集聚,进一步加强人才制度建设和人才服务工作;其次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充分用足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多下功夫,对标学科发展,在引进重点人才上有所突破,同时要聚焦中青年骨干领军人才;最后要重视引育并举,进一步加强校内人员的培育。

副校长姚秀平就学校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管理与考核相关制度提出具体意见,并对学校下一步人才工作重点做出重要部署。他要求,进一步明确分类指导高层次人才相关制度与办法制定意见,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并强调要厉行节约,压缩无效预算。

人事处处长、人才办主任刘福窑就学校近期人才工作、下一步人才工作重点和相关文件制度修订情况进行了汇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充分讨论、交流,会议取得良好成效。(杜周杰)

  

校党委组织收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视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111日下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教育部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作了宣讲报告。根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通知,校党委于1117日下午,在松江校区行政楼506会议室以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认真学习宣讲报告。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史健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姚秀平、王岩松,全体中层正职干部参加了会议。

陈宝生部长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过程、主要内容和重大部署等方面,结合教育实际,对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宣讲和深入阐释。陈宝生部长在报告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起草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调查研究的过程,更是形成共识、凝聚共识、集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过程。从网络征集来的100多万条意见建议中,分类梳理整理出的1000余条建议,起草组认真研究逐条分析。逐条研究与教育相关的内容,从中能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和对教育需求的变化。要做好“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的教育工作,首先要主动研判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在大变局之下,时代的主题、历史发展的趋势都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发展上升期,内生动力强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我们应对变局的核心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聆听了陈宝生部长的宣讲报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描绘好新时代上海改革发展新画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工程大力量。(王雁)

  

大字新闻

日前,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23号),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共立项845项,其中,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273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572个。我校获批2项,夏春明教授申报的《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多层次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获批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由谢红教授主持,我校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申报的《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批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

  

二版

中瑞合作办学联合管理委员会召开2020年度第二次会议

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国际化人才

1110日,我校与瑞士格劳宾登应用科学大学举行了2020年第二次中瑞合作办学联合管理委员会视频会议。校党委书记李江与格劳宾登应用科学大学校长Jürg Kessler出席会议,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高职学院负责人,瑞士格劳宾登应用科学大学管理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

李江书记对Jürg Kessler校长表示切问候,并对格劳宾登应用科学大学在过去一年取得的巨大发展表示衷心的祝贺。李江书记指出,很欣喜地看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办学项目在疫情中依旧平稳有序的发展。李江书记对两校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办学工作,继续通力合作,提升教学质量;二是要坚持致力于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继续优化双方的合作及培养方式;三是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拓展双方联合科研项目。

格劳宾登应用科技大学Jürg Kessler校长对两校的合作成果表示肯定,并对双方进一步合作提出了希望:提议对中瑞合作专业进行UNWTO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认证,进而助推双学位。此外,还提议对中瑞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同行评审。

会上,中瑞合作办学主管院长沈勤、瑞方创新学院教务长Thorsten Merkle和旅游学院教务长PatricArn,分别从学生培养、财政预算、课程调整、教师互访、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对2020年下半年合作办学计划作了汇报。双方还就联合管理委员会委员调整、教学质量提升及评价、合作领域拓展、财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黄欣懿)

  

在我校主办的国际邮轮研究联盟&教育联盟高峰论坛上专家提出

邮轮产业重启关键在于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

停摆的邮轮产业如何重新起航?1119日,我校主办的2020国际邮轮研究联盟&教育联盟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开出良方:构建和完善邮轮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是重启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此次论坛由我校与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围绕“增强邮轮研究策源能力,合力打造高质量邮轮经济”、“聚焦卓越邮轮人才培养,领跑邮轮经济新格局”两大主题,以科研与人才为两大杠杆,旨在推动邮轮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振邮轮旅游市场信心。

论坛还发布了2020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邮轮经济专项课题、2020中国&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以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0)》(邮轮绿皮书)。

根据2020中国&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显示,2020年我国邮轮经济由“战略调整期”进入到“战略调整的延长期”,并将持续一段时间,2021年中国和亚洲的邮轮经济景气指数将呈现略微上扬趋势,因此,构建和完善邮轮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是重启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未来邮轮产业必将迎来全新局面。

此次重磅发布的《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0)》(邮轮绿皮书)是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外邮轮业界著名专家学者,根据全球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形势编写的年度研究报告,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邮轮绿皮书”是该系列出版物的第七本,由总报告、专题篇、国际篇、产业发展篇、规划政策篇五个部分组成,内容体系更完善,更具有前瞻性。总报告总结了2019-2020年世界及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形势及未来趋势,十大热点聚焦中国邮轮经济最新热点资讯;专题篇聚焦新形势下的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深入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邮轮经济的发展、邮轮港口发展、邮轮防疫体系构建、邮轮游客消费行为、邮轮经济政策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国际篇深入分析全球不同区域邮轮发展新形势;产业发展篇、规划政策篇对中国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路径创新分析研判,以更好地提升邮轮产业能级,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邮轮研究联盟峰会上,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就“十四五”时期,上海邮轮经济发展战略思考发表主旨演讲,她从“十四五”时期上海邮轮经济面临的战略环境、发展基础和主要瓶颈以及发展战略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她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全球邮轮行业正经历百年未遇危机,邮轮市场受到重创。在此情境下,未来五年,上海要把打响邮轮经济全球品牌贯穿于服务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全过程,成为全球邮轮产业格局调整的推动者,成为全球邮轮经济发展新典范。

与会嘉宾围绕邮轮母港全球竞争力、邮轮制造、邮轮旅游目的地一体化、新冠肺炎对邮轮经济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展开积极探讨,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嘉宾通过线上云分享邮轮产业带来的影响与挑战,提出通过促进邮轮发展开放合作,加快构建邮轮产业命运共同体。青年领袖论坛上,嘉宾们积极分享各行业后疫情时代邮轮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和发展,传播了中国邮轮青年的声音,为邮轮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冯洁)

  

我校“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正式启动

1117日,我校“课程思政”专题全员培训启动仪式于行政楼B30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主任史健勇出席会议。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刘福窑,教务处处长陈浩,“课程思政”示范课参赛选手,历年“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负责人,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学团队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陈浩主持。

史健勇副书记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要求、思考三方面,就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做了分析和阐述。他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一名教学工作者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教师的使命担当;“深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使育人工作同向同行同频、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所在。今年学校会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进行全员动员与宣传,提供课程思政建设样板示范,并在明年开展更为深入全面、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建设。

刘福窑部长在会上通报了2020年“课程思政”公开示范课校园巡展活动开展情况。自20206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工会联合主办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校园巡展活动正式启动。截止9月底申报结束,共征集各二级学院推荐上报课程案例视频56项。经两轮专家评审后最终将选出10项录制“2020年度课程思政十佳示范课”作为此次专题培训的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参考。

陈浩处长介绍了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基本情况及培训安排。此次专题培训由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主办,采用线下辅导、线上自学、院系组织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目标群体覆盖全体专任教师,1117日至1127日为集中学习阶段。网络教学平台将持续开放并不定期更新,供广大教师学习。(朱文立)

  

航空运输学院学子喜获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1113日,由科技部牵头举办的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国家部委、军队、地方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73支代表队共计234位科普达人齐聚羊城,讲述科技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科普盛宴。我校航空运输学院18级空乘专业的孙佳雯同学凭借优异的表现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这是我校首次参加国家级科普讲解大赛并获奖。

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科协下发的《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市科委邀请在第七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中表现优异的我校孙佳雯同学作为上海代表队成员参加国赛。从9月收到邀请伊始,在航空运输学院的支持下,科研处精心筹划本次参赛。根据大赛主题“科技战疫、创新强国”,孙佳雯同学在黄晓丹老师的指导下,创新选题《疫情期间您还敢乘飞机吗?》;科研处从参赛视频的拍摄、演讲ppt的修改、推荐专家针对性辅导和赛前模拟等多方面为参赛选手保驾护航。最终,孙佳雯同学在短短4分钟内把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生动有趣地阐述了飞机上空气是如何产生的,为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乘机的担忧困扰答疑解惑,很好地展示了我校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特色,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创办于2014年,是目前国内范围最广、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解竞赛,是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旨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多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年大赛通过线上线下参与的受众超过4850万,今年是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届,参赛代表队和选手数量创历史新高。(郑凌莺)

  

三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刘志钢:用“行为谱”保障轨道交通安全

刘志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安全。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兼任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安全应急专家、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有轨电车(中运量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都市环境交通制御安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同年入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自入职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1项,主编上海市地方标准2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获批上海市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1项。2019年主持交通运输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点。

地铁车站高密度人群的运营风险管控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难题,设施安全设计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已有设施设计缺乏考虑高密度人群下行人交通行为尤其是异常行为的风险约束。研究表明,交通行为谱能够有效识别不同设施条件下的交通行为特征。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刘志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行为谱与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相关联,申报的面上项目“基于行为谱的地铁车站高密度人群疏导设施安全设计”获得工材学部资助。该项目将建立行人交通行为谱,综合考虑设施功能、供需约束和异常行为安全约束,深入研究地铁车站疏导设施安全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大城市地铁车站的客流安全管理、设施安全设计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刘志钢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风险理论、交通行为学、运输组织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尤其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积累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成功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此次以刘志钢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由胡华、方勇、庄异凡、汪景等老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将研究工作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围绕项目申报开展每周一次、每次长达数小时的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会议,有力保障了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团队多次邀请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对申请书进行审阅和指导,团队结合专家意见反复修改、认真打磨。刘志钢教授团队对项目申报高度重视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的作风,最终确保了项目的成功获批。

刘志钢教授团队多年来持之以恒坚持理论研究与科研创新,团队汪景讲师同时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这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是团队科研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截止目前,刘志钢教授团队已有5名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闫冰)

  

机汽学院邓胜祥教授主持编制一国家行业标准

《锂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通过专家评审

由我校邓胜祥教授团队牵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节能监测中心、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电子行业标准《锂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1117日在北京通过了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

参会专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评审,一致认为:该标准编制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该标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规范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对综合电耗和综合能耗的控制与管理,大力推动我国电子行业的节能减排。

来自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沙矿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国内标准化认证权威机构、985“双一流”高校、行业内知名企业的15位专家参加了此次评审会。(叶寅)

  

中韩学院数字影像作品《青与白》亮相长三角文博会

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长三角文博会”)于1119---1122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我校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数字影像作品《青与白》参展,作品将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有机融合,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数字影像作品《青与白》由封一帆同学创作,杨媛老师指导。作品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线索,借助陶瓷艺术中的青花设计,传达艺术与文化的密切关联,以及其对中外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外海上贸易路线,也是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作品《青与白》通过青白两色构成的青花图案,来展现唐、元、明、清时期,受古丝绸之路的影响,不同文化和民族审美差别促成的纹样变化,用青与白的图案,构成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以及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下的青花纹样的发展、变化。陶瓷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让中国享有“陶瓷母邦”的美誉。从唐朝开始,中国瓷器开始向外输出。海上丝绸之路为青花瓷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起到了助推作用。自唐以来,青花瓷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在青花的纹饰、器形以及颜色上不断发展变化。青花瓷的不断演变,也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观赏价值。

借助现代数字媒体制作技术的《青与白》,希望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新手法,让观者体会到中国传统青花瓷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价值,通过作品展现中西方艺术和文化的共荣。(杨媛)

  

四版

【三全育人】坚守资助育人初心助力学子成长成才

编者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育人工程和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工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将思想引领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以“奖勤助贷补减偿”等资助项目的开展为载体,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本报选登两位受资助同学的感想,与师生共享。

  

祖国伴我成长,我为祖国担当

陈白强

贫困学子,获得希望

我是一名来自贵州省的贫困学生。我认为自己不单单是一名贫困生,更是一名有梦想、有志向的贫困生。

在进入大学之前,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每次谈到大学费用的话题,我的母亲总会说:“你只管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其余的事情不是你考虑的。”我也了解到大学生是可以贷款读书的。于是就没想过大学费用的事情。

直到录取通知书下来的当天,看了那高昂的学杂费和平时生活费,心中不免有一丝沉不住气。在上海这种繁华的大都市里,贫困显得更加脆弱。

2017914号,我进入了大学的校园,真正知道了有很多资助政策可以帮助我这样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报到之时,无需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注册报到手续。不仅如此,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校的励志助学金。这样一来,大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困难就基本解决了。

学校还设有爱心屋,每学期有一定的爱心币可以换购日常生活用品。并且学校还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能在老师那里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月还可以有几百块的补贴来解决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

就这样,一个来自贵州的贫困学子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也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地生活,不用考虑任何的经济负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不停前进,追逐梦想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自己也明白学习的机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在大一,我积极参加班团竞选,担任班级班长,还加入学生会,为老师、同学、班级服务,加入社团,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担任宿舍楼长,为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大学生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我努力学习每一门课程。在大一结束时,我的GPA排名是专业第二名。我爱好理工科,由此我也通过校内插班转入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

除了学习之外,我经常参加课外活动,获得诸多奖项。比如学校年度人物——励志之星、五四青年团校的优秀学员、数学竞赛三等奖、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党的知识竞赛个人奖第二名、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自强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若没有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我怎么可能会像普通同学一样认真学习,更不会奢想获得这些奖!

资助宣传,传播大爱

每当想起自己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大城市里学习,我就不免想到国家、老师、朋友对我的帮助。我也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去回馈这个社会。

恰逢校内资助宣传大使竞选,这激起了我内心的想法。我想用自己的爱心传递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让更多贫困学子及其家庭感受到资助的温暖与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追逐青春梦想。

2018年的暑假,是我人生当中最充实的一个假期。回到家乡遵义,我就开始制作微信公众号。在推文中我将资助政策分为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板块。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资助政策,利用公众号的传播性让更多的家庭知道我国有哪些资助政策。

为了能让更多人接触到国家的资助政策,我决定制作一个微电影,生动、立体地展示资助政策,让国家资助政策能入耳、入脑、入心。于是,我提前回到学校,组织假期留在学校的同学一起拍摄。大家都肯定我的想法,历经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一个简单但直接明了的微电影制作成功。

就这样三步走,将我目前现有的资源做到宣传最大化。让更多人看到国家的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没有任何对金钱的后顾之忧,让贫困的高三学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同时,我也得到老师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肯定,获得上海市十佳资助宣传大使的称号。这也鼓励我继续向前,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一个贫困学子,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现在的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不仅如此,我现在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贫困学子。祖国伴我成长,我为祖国担当!

  

凯丽比努尔•尔肯:思源反哺,自强于行

虽然,在工程大学习已三年有余,但是,回想起入学第一天的情景,就读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维吾尔族学生凯丽比努尔·尔肯仍感慨万千:“学校爱心屋给我发了21件生活和学习物资,大到书架小到肥皂,让我一入校就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与扶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引导。”

资助大使:资助之“炬”朋辈相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凯丽比努尔·尔肯对国家和学校心怀感恩之情,入学至今,先后担任学校资助宣传大使,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联络员,班级宣传委员,学院学生工作服务中心学风部部长等职务。

经过学院的推荐,凯丽比努尔·尔肯连续两年担任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资助宣传大使。在家乡,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她的足迹遍布贫困生家庭、高中母校、乡镇街道、资助中心,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展资助政策宣传的志愿服务活动。还通过微信,QQ群,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

今年暑假,当凯丽比努尔·尔肯听说有一户村民的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正为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愁眉不展时,她主动上门宣讲,从迎新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学费补代偿等方面,为这家人详细解读了资助政策、申请方法、申请时间等问题。如今,那两名得到凯丽比努尔•尔肯帮助的大学生,已顺利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并且表示,也要向尔肯姐姐学习,要加入到资助宣传的队伍中来。

志愿抗疫:抗疫之“行”回报社会

2020,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本来的美好祥和。

凯丽比努尔·尔肯通过媒体看到各行各业的逆行天使们,在各自岗位上为抗疫做着奉献,很感动和敬佩。她说:“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时刻准备着,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当人民需要的时候,全力以赴、冲锋在前,用平凡之躯,筑防护堡垒,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根据鄯善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她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每一天都重复着配送物资,充值缴费,买药,收垃圾消毒,测量体温等繁琐的事情。

对于参加防疫抗疫的志愿活动,她说,“在我成长的二十多年时光中,第一次切身经历全国性的大事件,过去只是在书本或老师口中了解到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此次抗疫,真正感受到中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看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也满足了自己回报社会的愿望。”

感恩奉献:一生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期间,凯丽比努尔·尔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汲取知识的精华,先后获得新疆驻沪办事处征文大赛优秀奖、2019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合作优秀学员、2019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学生、2019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晖奖学金、2019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青春力量责任担当抗疫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

作为一名受国家资助的学生,凯丽比努尔·尔肯说:“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社会和学校,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立志一定要用自身切实的行动来感谢我的祖国、我的父母、我的老师们,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用感恩,回赠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传递我们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