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龙年这个炎炎夏日里,正当其他大学生们还在争相各种“晒秀”暑假生活时,有这样一群充满激情与担当的大学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毅然深入到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金平县开展留守儿童关怀与慰问,探寻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重温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他们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五育强心”心理健康专项实践团队和纺织服装学院“知行合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两支团队分别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薛玲老师、第26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总队长唐全老师组织带队,一共有16名队员。
身在都市,心系边疆。从上海启程,历经两天半,跋涉2500多公里抵达了位于中越边境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在金平县第三小学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师心理授课教学教法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和交流。授牌仪式结束后,在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金平县民族博物馆进行参观。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金平烈士陵园和纪念馆,是实践团此行的重要一站。这里安息着967名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团员们不断前行。
站在烈士墓前,实践团成员默默致敬,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铭记先烈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爱儿童,传递温暖
在阿得博乡,实践团为高兴寨小学的小朋友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阿得博高兴寨小学部分学生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的情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五育强心”心理健康专项实践团队来到金平之前,师生们捐资6千余元购置了部分学习用品。纺织服装学院面向2024级毕业生收集了部分书包、玩具、本子、书籍……两支团队的每一份物资中,饱含了同学们对阿得博高兴寨小学学生的关心与关爱。这不仅仅是物品的传递,更是心与心、情与情的双向交流。“拿到这些文具我很开心!”孩子们的话语虽然简单,却透露出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在金河镇水碓冲小学,为孩子们讲授了一堂题为“人工智能”的科普课。孩子们整齐地坐在教室里,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让他们了解到祖国的繁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AI技术,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和力量,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
课程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体验了充满活力的体育项目——飞盘。这项运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健康成长,还能增加他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强健体魄。团员们向孩子们分发了白色的飞盘,鼓励他们在飞盘上绘制自己的梦想。孩子们积极参加其中,用彩色的水笔将空白的飞盘上增添了梦想的影子。
随后,实践团成员为当地小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在了解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基础上,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开导学生并想办法解开他们心中的心结,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在金水河镇国门小学,实践团带着一个特别的使命——“以劳育为主题”,他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学会在劳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了压力,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梦想。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辅导过程中,实践团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
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瑶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特的疗法和显著的疗效。
实践团成员对瑶药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大家认识到,瑶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纷纷表示愿意为这项非遗代言,期待今后能看到更多创新的传承模式和发展策略。
在瑶族银饰工艺之乡的金平县金水河镇子水碓冲村,实践团成员认真了解当前瑶族银饰工艺遇到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
在“苗绣璀璨,金河共富”的全国文明村——金水河镇曼棚新寨村,实践团成员们在与绣娘们的交流中了解到苗族刺绣工艺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双重挑战。曼棚新寨村近年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在党支部书记杨小龙的带领下,探索“党建+电商直播带货”新模式,推动“133632”产业发展规划,带动群众致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苗寨,打造幸福曼棚新寨村。主要举措和成果包括:创建网红创业孵化基地、培育3家经营主体、兴旺3个百万事业、培养6名致富带头人、带动32户群众共同致富。
溽暑前行,圆梦金平。实践团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帮扶小学生约250人。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着祖国西南边境,争当“非遗文化”宣传员,让沉寂的非遗文化再现它那独有的魅力,用心燃化深山里的孩子重拾梦想,用稚嫩的肩膀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助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演奏着新时代青年的美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