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有这样一群充满激情与担当的大学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深入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金平县,开展留守儿童关怀与慰问,探寻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重温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他们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五育强心”心理健康专项实践团队和纺织服装学院“知行合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两支团队分别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薛玲老师、第26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总队长唐全老师组织带队,一共有16名队员。
7月14日,师生们抵达位于中越边境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下午,在金平县第三小学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师心理授课教学教法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和交流。在随后的7天时间里,实践团成员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金平烈士陵园和纪念馆,是实践团此行的重要一站。这里安息着967名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团员们不断前行。站在烈士墓前,实践团成员默默致敬,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
在美丽的金平县阿得博乡,实践团为高兴寨小学的小朋友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
考虑到阿得博高兴寨小学学生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的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买不起书籍文具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五育强心”心理健康专项实践团队在来金之前,学校和团队成员就捐资6千余元购置了学习用品、美术用品、教具、体育运动器材等物品。纺织服装学院面向2024级毕业生收集了部分书包、玩具、本子、书籍……两支团队的每一份物资中,都饱含着学生们对阿得博高兴寨小学学生的关心与关爱。
以德育心——“五育强心”心理实践团成员、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黄菊同学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为留守儿童详细讲解了国旗、国徽、国歌,通过小组合作拼图、进行家乡叙事等团体活动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认识我国的地图,了解各省市的人文特点和地理风貌,将对个人和家庭的期待融入到对国家的认识和责任感,在寓教于乐中展现家国情怀。
以智慧心——在金河镇水碓冲小学,“五育强心”团队成员、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张龙英同学为孩子们讲授了一堂题为“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科普课。她为孩子们展示了由她和同学设计制造的无人机飞行器,从人工智能和AI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入手,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向孩子们讲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生活中的应用、未来的发展以及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展望。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AI技术,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和力量,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
实践团成员还带领孩子们体验了充满活力的体育项目——飞盘,这项活动不仅能增加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强健体魄,还帮助孩子们释放压力。之后,实践团成员为当地小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在了解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基础上,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开导学生并想办法解开他们心中的心结,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以劳健心—7月17日,实践团踏上了前往金水河镇国门小学的旅程。这次,实践团带着一个特别的使命,以劳育为主题,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一堂心灵成长课。本次课程由“五育强心”团队成员管理学院研究生方芳讲授。课堂内容针对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另外,课堂还开展了手工活动,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下向学生们分享了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窍门,并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课堂还介绍了基础的性知识。尤其针对留守女学生,着重强调防侵犯教育,传授了实用的应对措施,为她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金水河镇国门小学,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密的互动。他们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学会在劳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了压力,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以体强心——7月18日,由“五育强心”心理实践团队的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张志恒同学为金河镇平安寨小学的留守儿童们带来一场以体强心心理团体课程。张志恒同学是软式曲棍球国家队运动员,多次代表我国参加世界级比赛。他为孩子们介绍了软式曲棍球运动的背景、规则,给孩子们播放了他的比赛视频,通过他的讲解传递了体育精神。随后他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分组开展了软式曲棍球的团体比赛活动,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勇于面对挫折,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达到以体强心的作用。
以美润心——7月19日,“五育强心”团队中来自纺织与服装学院的胡予伟同学为马鞍底乡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一堂以美润心的心理课。通过讲解美学和心理的关系,再通过进行服装设计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艺术活动,引导孩子缓解压力打开创造力,发现美创造美。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互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用团队事先准备的环保材料,在小老师们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帽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了惊人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在团队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和哥哥姐姐一起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场走秀,自信地展示自己心中的完美作品。
为了深入了解瑶药的奥秘,实践团成员对金平县金岭生物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
瑶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独特的疗法和显著的疗效。
通过本次专访,实践团成员对瑶药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瑶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纷纷表示愿意为这项非遗代言,期待今后能看到更多创新的传承模式和发展策略。
在瑶族银饰工艺之乡的金平县金水河镇子水碓冲村,实践团成员认真了解当前瑶族银饰工艺遇到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
瑶族银饰产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精美的头饰、耳饰、手镯,瑶族妇女结婚时佩戴的项圈,以及作为衣服挂饰的银饰产品等等,无不彰显着瑶族银饰的独特魅力。银饰锻制手工艺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它产生于民间,经百年的发展,无数手工技艺传承人的努力创造。瑶族的银匠们以独特精湛的银饰制作手工艺,使水碓冲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本村有20多户银饰加工家庭作坊,50多名银匠。银饰品加工制作,成为了本村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2005年被被命名为瑶族银饰工艺之乡。自2019年,水碓冲村成立了金平县水碓冲银饰品专业合作社后,这项非遗的传承相对顺利,一些工匠不断尝试创新,每半年至少增改一次产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制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银饰产品。
在“苗绣璀璨,金河共富”的全国文明村——金水河镇曼棚新寨村,实践团成员们在与绣娘们的交流中了解到,苗族刺绣工艺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在这里,刺绣技艺代代相传,成为了苗族女性必修的技艺之一。绣娘们通过刺绣,将自己的情感和故事融入其中,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苗族刺绣工艺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双重挑战。为了带动乡村振兴,曼棚新寨村近年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在党支部书记杨小龙的带领下,探索“党建+电商直播带货”新模式,推动“133632”产业发展规划,带动群众致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苗寨,打造幸福曼棚新寨村。主要举措和成果包括:创建网红创业孵化基地、培育3家经营主体、兴旺3个百万事业、培养6名致富带头人、带动32户群众共同致富。
实践团成员参观直播的房间,看到琳琅满目的苗族服饰,纷纷自愿化身为代言人。
7天的实践,时间虽短,但实践团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用青春脚步丈量着祖国西南边境,争当“非遗文化”宣传员,让沉寂的非遗文化再现它那独有的魅力,用心燃化深山里的孩子重拾梦想,用稚嫩的肩膀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助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演奏着新时代青年的美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