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社会科学学院党团骨干培训班赴扬州考察

时间:2015-05-13浏览:15设置

 

为了增强青少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59,在社会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张强、辅导员杨娟等4名老师的带领下,29名社科学院分团委骨干及党、团校成员前往扬州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考察。

“烟花三月下扬州”,师生一行人第一天就领略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瘦西湖的美,感受了东关街浓厚的人文市井气息。第二天便前往千年古刹大明寺,一睹宏伟壮观的“栖灵塔”。“五月”扬州,真是如诗如画。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名城。欣赏完美景,循着历史的脚步,一行人来到了史可法纪念馆。与扬州有关的雅士名流不可胜数,但都逐渐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唯民族英雄史可法,不曾湮没。“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史可法,这掷地有声的名字与扬州曾经的悲壮联系在一起,与临危受命、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融为一体。师生们触摸着大炮,仿佛看到了弥漫的硝烟,感受到满腔热血;瞻仰着史可法及扬州血战时与其一同殉国的数十位同僚的神位,追思悼念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们;走到“史忠公公墓”,凭吊史公,忆起他大怒道“头可断,志不可以屈”的豪言壮志,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油然而生。

怀着崇敬与追思,一行人又来到扬州革命烈士陵园。抚今忆昔,缅怀革命先烈,追寻他们的脚步。陵园大门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江泽民的继父江上青,正是扬州的一名革命烈士。17岁便走上革命道路,积极开展革命运动,参加革命两次入狱,为革命奉献许多。但不幸的是遭到反动武装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革命的人生是光辉却也是短暂的。进入英雄事迹陈列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被吟诵成一篇篇的爱国诗歌,豪言壮语被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的英雄乐章。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精神永存,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要思考在新时期如何发扬烈士精神,在英勇事迹中找出答案。

此次扬州社会考察,不仅使同学们领略到了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烟花扬州,更感受到其蕴含的高尚人文精神与爱国民族情怀,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骨干们的家国情怀,对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民族精神力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能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