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报一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报2006年第9期
 2006年第9期  总第599期
本期四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31-0822/G   2006年5月20日


一版

 
                  作为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成员

               汪泓校长评估华中农大本科教学

    本报讯  5月14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我校校长汪泓教授抵达华中农业大学。在华中农业大学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汪泓校长接连走访了教务处、科技处、现代技术教育中心、经管——土管学院等,就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结构布局调整、新设专业办学条件、教材一年一评措施、实验室建设、研发中心的申报、科研项目的组织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等所关心的问题询问了有关负责同志并考察该校的本科教学工作。

    5月17日,汪泓校长听取了经管——土管学院领导所做的本科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并参观了该学院成果陈列室、学院综合档案室、教授工作间、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室、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科研公共工作室、测绘工程实验室等地,观看了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过程,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了现场交流。

    5月17日晚,汪泓校长约见了该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就所关心的问题作详细询问。
(新闻办)



                             大  字  新  闻




    日前,国家教育部聘任汪泓校长为2006-2010年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百家企业进高校  产学合作育新人

         我校举办06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洽谈会暨毕业生就业市场

    本报讯  在学校以评促建、迎接2006年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的过程中,经过校合作教育指导中心的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在各学院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5月12日,我校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洽谈暨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隆重举行,130多家企业将招聘在校的一至三年级学生走进企业,进行为期6~8周以定岗工作为主要特征的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这是我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以来,来校企业最多,参与学生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洽谈会,预计今年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将突破7000名,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校党委书记曹伟武、校长汪泓、副校长郝建平、孙培雷、陈力华、程维明等亲自到现场看望了雇主单位,对合作教育雇主单位长期以来对我校产学合作教育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鼓励与会学生踊跃参与,大胆推荐自己,把参加洽谈会作为一次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在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洽谈会上,通过用人单位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不少学生找到了自己称心的雇主单位,雇主单位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学生。许多单位的领导纷纷赞扬我校的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对合作教育工作学期雇主洽谈会这种形式也大加认同,并表示要将合作教育工作学期的学生安置工作与该单位今后招聘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安置的合作教育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充实企业人才库,并在这些学生毕业后,优先招聘他们成为单位的正式员工。

    用人单位在接收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同时,将企业的文化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融入进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产学合作教育,使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性人才,形成了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特模式。

    我校合作教育的实践创新,使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学校合作教育也获得了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全校有64.4%的合作教育学生参加定岗与半定岗工作,有近66%的学生在工作学期获得报酬。合作教育在全校教师中也获得了高度认同,全校有95%以上的教师热情地投入合作教育工作,使合作教育拥有一支优秀的协调员队伍。产学合作教育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同,有100余家单位与我校签订了共建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协议书,上海航空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交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等1000余家企业成为学校合作教育的合作伙伴,每年有近3000家单位接收我校合作教育学生。通过努力,我校现已成为世界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团体会员,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授权单位。

    2006年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洽谈会暨毕业生就业市场为今年近7500名产学合作教育学生工作学期的安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与各学院以此为契机,共组织400名应届毕业生,与有招聘意向的用人单位进行就业洽谈。双方都对此次双向见面会暨就业市场表达了极高的热忱和信心,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优化整合合作教育雇主单位和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这两大资源,推动合作教育和毕业生就业两项工作齐驾并驱,这一举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等作了专题报道。            (学生处)



                         赞师德  颂师风

                2006年师生师德演讲比赛拉开帷幕

    本报讯  在学校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中,各学院、部门的党政领导和工会、共青团组织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建设,积极开展“赞师德、颂师风”演讲活动,把它作为提高教学质的重要途径。近期,基础教学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管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实训中心等学院、部门先后成功地举办了“赞师德、颂师风”演讲活动。
在演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们声情并茂,以身边教师的感人事、动人事,热情赞颂教师们的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和他们在教学评估中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优秀品格。师生们抒师情、感师恩、说师爱,相互学习交流,形成了浓郁的教学相长氛围。

    据悉,为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展现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我校将在各学院、部门广泛开展的师德演讲比赛的基础上,于5月26日举办“赞师德、颂师风——2006年师生演讲比赛”活动。
                                           (校工会)


                         校长汪泓作客“市民与社会”

    本报讯  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千赫“市民与社会”专栏首席主持人秦畅女士之邀,校长汪泓于5月8日中午12点作客直播室,就当前社会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嘲讽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与市民进行交流互动。通过电波传递了我校如何坚持“四个主动纳入”紧贴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树立对接学科链的办学理念,宣传了我校坚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师及管理、艺术类人才的办学特色。节目很有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生处处长王明复和新闻办主任余强明陪同汪泓校长参加播音。(录音实况已载党委宣传部网页音频栏目)(新闻办)


                          到西部去

    本报讯  2006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全面启动。今年上海将新招募181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云南、重庆、西藏等西部地区和河北部分地区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我校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招募宣传工作也于日前在松江校区及仙霞路校区同时展开。校团委过广播台、校园网、公告栏等途径,广泛发布招募信息,邀请历年西部志愿者进行回顾感想、网络讨论,向广大学生宣传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将大有作为。

    今年西部计划的服务内容包括支教、支医、支农、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以及农村、文化建设、西部基层检察院、西部基层法律援助、西部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等一系列志愿服务行动。

    为鼓励更多大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原有鼓励政策基础上,上海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同时,我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西部志愿者活动,并给予志愿者极大的政策优惠。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还可申请“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奖励金”。服务期为1年,奖励5000元;服务期为2年,奖励10000元。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设在团委,目前报名工作到4月30日已截止。

    校团委呼吁:“希望同学们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为开发西部地区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这个选择,西部的明天更加美好;因为这个选择,青春会更加壮丽。”
                                            (团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率先尝试校企联合办学新路子

                   学生进车间“上课” 暑假成“第三学期”

    本报讯(记者  张炯强)一说到办大学,人们总会认为是大学校长、教授们的事,可新近迁入松江大学园区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却推出一种办学新理念:与大型企业合办高等教育。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年必须进企业车间,把那里也当成第一课堂,同时,企业工程师们也到学校来讲课。

                         开国内高校先河

    上周末,工程大的合作伙伴上海航空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等150余家企业来到松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不过,这回他们不是来招聘员工的,而是为自己的企业挑选实习学生。据了解,工程大的每个本科生每年必须完成一门必修课,其中要有6-8周的时间在企业定岗实习。这一做法在国内高校独一无二。工程大将每年的暑假定名为“工作学期”,是学生走进企业专业实习的日子。这种实习,企业有人负责带教,学生必须有专门的工作岗位,大部分的实习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

                        在国外已经普及

    工程大学生处处长兼就业办主任王明复介绍,校企合作教育在国外很普及。学生大一时就根据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实习,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又学会了动手,不仅提升了大学生专业素养,又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学习过程中。这样将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进程,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乃至保证其就业,均有积极的作用。

                       受学生和企业欢迎

    招聘会现场,工程大服装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凤仪正忙着找“工作”,她告诉记者,大一大二曾在一家民营服装厂实习,今年,她想另找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在企业,我学会了生存、搏击。毕业的时候,我将是竞争中的强者。”上海日立电器公司的人事部主管张先生承认,这回招实习学生,确实是想从中挑选优秀人才以后来公司。他认为,通过合作教育的方式,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应聘大学生的能力,较之一般的招聘会只凭一张简历来认识对方,要管用许多。
                     (摘自《新民晚报》2006年5月15日)



二版



                   明确差距 全面建设  凸显特色  评出优势

                  校领导检查我校各处室评建材料整理工作

    本报讯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评建材料的整理工作,5月8日,校领导检查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处、资保处等11个部门的327盒评建材料,并于下午5点在松江校区行政楼306室召开了处室评建材料检查总结会议。党委书记曹伟武、校长汪泓、党委副书记田信灿、副校长郝建平、陈力华、程维明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各相关处室负责人、评建办及教务处全体人员。会议由校长汪泓主持。

    校领导对各处室评建材料整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各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校领导强调,各处室在整理评建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五条原则:第一,要坚持层次性原则,评估的各项材料总体思路要清晰,要突出主线,明确重点,条块清晰;第二,要坚持针对性原则,评估的各项材料要完整,要有衔接性,综述材料档次要高,要能够切实体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实证材料要有说服力,要将最好的、最有说服力的实证材料放在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当中;第三,要坚持特色性原则,评估的各项材料要突出特点、优势和成绩;第四,要坚持真实性原则,评估的各项材料要真实可信,要切实体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第五,要坚持准确性原则。评估的各项材料、数据要反复核查,确保准确无误。

    校长汪泓指出,我校评建材料的凝炼工作还很艰巨,各处室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为评估创优和学校今后的发展贡献力量。
                                             (评建办 赵琳静)


                          以制度求发展 以规范促提升

    本报讯  5月17日,我校在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了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座谈会,副校长孙培雷、党委组织部部长张伟林、校办主任史健勇、学生处处长王明复、财务处副处长薛蕙等各主要参与部门的领导和老师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学生处处长王明复介绍了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情况。项目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共受理学生咨询400余起,现场解答的比率达到90%以上,跟踪处理的一般也在10天之内给与正式答复,其中财务报销总额达18.4万余元,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最近又在强化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制定了《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管理条例》,以制度求发展、以规范促提升。

    学生代表周栋从自己在一站式服务的亲身经历谈起,用自己的事例证明了此项目给学生带来的益处,“省去了来回奔波,方便了学生,可以深切感受到学校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到一站式服务带来的便利,希望学校今后加强宣传力度,并当场给一站式服务的老师出了几个新点子。作为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胡嘉森同学认为一站式服务强化了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处理的效度,直接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协同办公带来的“件件来访有回音,事事询问有满意”。

    作为在一站式服务值班的老师代表薛蕙深情地说道:“如果说一站式服务架起了学校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愿做这桥上一颗小小的石子”,并表示在时机成熟时,财务处还将扩大服务范围,为同学提供更多的服务。校长办公室主作助理叶峰则用实实在在的数字来证明一站式服务在为同学排忧解难上的实际效果,“一站式服务成立之前,到网管中心咨询办理校园卡的同学和知晓程序直接办理的同学比例分别是80%和20%,现在则正相反”。

    副校长孙培雷在讲话中肯定了有关职能部门在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成绩,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工作继续推进,在工作中不断吸收新理念、新模式,提供更为优质、规范、个性化的服务。他强调“一站式”服务不等于“一厅式”服务,关键是整合资源,协同合作,将大厅一站式(实体)和网站一站式(虚拟)相结合,推进我校的跨越式发展。  (学生处)


                      毕业论文带教指导 �BR>
    本报讯  4月30日,航空运输学院党总支邀请党委书记曹伟武教授为学院全体教师讲解如何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以达到评估的最高标准,从而拉开了航空运输学院教学质量月的帷幕。

    党委书记曹伟武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重要的过程,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从“学习者”到“创造者”的角色转换,而教师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好“指导者”和“雇主”的角色,不仅要虚心指导,还要让学生明白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任务,要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赵鸣)


                     教学质量活动月拉开帷幕

    本报讯  5月10日,副校长陈力华在松江校区行政楼302室主持召开了2006年“教学质量月”专题工作研究会议,教务处及各院、中心(部)教学副院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就各院教学质量月活动安排的计划、方案实施的情况、对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建议等进行相互交流。副校长陈力华希望各院、部门根据自己部门的特点着重突出2~3个主题,要党政齐抓共管,将质量月工作做好,并做好总结材料。(教务处)

    又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迎评促建工作,贯彻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成教学院于4月29日在仙霞路校区725会议室召开了“迎评促建教学点工作会议”。
马力中院长在会上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性,回顾了成教学院在迎评促建工作中所做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各教学点全体动员,积极投入教学质量月和迎评促建工作中去,不断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提高我校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学院教务办和学生办在会上分别就迎评促建和教学质量月的具体工作和要求进行了安排和布置。(成教学院)  

                           06年校精品课程评选

    本报讯  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精品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组织申报2006年度校精品课程和推荐申报上海高校精品课程的通知》(要求,我校于日前开展了2006年度校精品课程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各学院均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准备,共计有50门课程参加了申报。学校还将组织专家从中择优推荐一批课程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  (教务处)  


                                 求职初体验

    本报讯  对于当前职场就业形势的严峻,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的“职业人”对此都是有所了解的,但对于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对职场难免会过于理想化。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求职的不易,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落实产学合作教育工作,我校于5月12日举行了一场大型合作教育招聘会。

    此次参与招聘的企业有百余家,其中不乏一些学生所熟知的绩优企业,如东航、交运这样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由像星巴克、季诺等新兴食品服务企业,更有界龙实业这样的上市公司,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尽管如此,不少学生仍感言自己感受到了来自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我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促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投入到即将面临的职场中去。
                                   (材料工程学院 刘艳红) 



    招聘会现场,同学们十分积极地在招聘展位前询问相关情况,并不时地向中意的企业递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招聘简历,也有不少企业当场便与学生签下了合作教育的意向书。

    上百家特色企事业单位吸引了全校各年级近3000名学生前来咨询应聘,学生们高昂的积极性令雇主单位的招聘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现场火热的场面,不难看出同学们期待在今年暑期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产学合作教育中锻炼成才的强烈心情。学校和企业以互动对接的形式,为同学们提供就业平台,充分体现了我校坚持产学合作教育,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的决心。同学们从招聘会中真实体验了一回求职经历,为毕业后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学生记者  张丽萍  李颖  史寅康) 


    又讯  5月12日,机械工程学院合作教育雇主单位洽谈会在行政楼B402室举行,来自13家签约单位的20位来宾和学院合作教育师生济济一堂,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本年度工作学期的合作教育。                       (机械工程学院) �BR>


                        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来访

    本报讯  4月29日,校长汪泓、副校长孙培雷及学生处、教务处、国际交流处等处室负责人在松江校区行政楼3楼贵宾室接见了由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陪同前来学校访问的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Group T)校长韩德华博士及其夫人等一行5人。

    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Group T)是比利时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高等工科学校,在高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的开发与实践等方面均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我校与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曾于今年3月29日在我校进行了会晤,就共同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工科教育、产学合作教席《合作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及校际合作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商讨。此次来访,双方在国际、校际、产学合作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就教师进修、学生互派、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等方面达成一致,签署了《中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备忘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在中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立“合作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等协议。

    各学院分管交流合作的党政领导出席了这次的签约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一校际间跨地域性的教学交流与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我校与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的合作又有了更为实质的内容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双方教学实力。

    根据协议,学校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在校内完成一定的学习之后,将有机会前往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Group T)继续学习。学制完成之后,将获得相应学位。(国际交流处)  



三版


                       缅怀革命先烈  牢记“八荣八耻”

    本报讯  5月4日,伴随着青春洋溢的团歌,由校团委组织的“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八荣八耻”五四纪念活动在龙华烈士陵园拉开了序幕。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由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献上了花圈花篮。此后,同学们低头默哀三分钟,用自己内心的崇敬之情在静静的哀思中告慰每一位为今天美好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

    学生代表在纪念活动中向团员青年们宣读了《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自己的指导标杆》倡议书,倡导大家积极地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摒弃那些危害人民可耻的行为,要树根立魂,坚持以“勤奋、求是、创新、奉献”为指引,踊跃投身实践。在活动中,有同学代表谈到他在学习“八荣八耻”之后的感想,结合同龄人的实际情况,抒发自己的学习感受,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更好地去实践“八荣八耻”,以荣为更荣,以耻为更耻。

    校团委志愿者部部长在纪念活动中代表即将赴西部志愿服务的同学发表了名为“西部志愿者的手永远相牵”的感想,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学生积极实践“八荣八耻”的决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

    迎着五月灿烂的阳光,团员青年们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大家来到了“龙华二十四烈士”的墓地前,所有的同学都静默了,献上了自己手中的鲜花,在这些烈士之中有为了革命而惨遭迫害的柔石烈士和一些为了建设新时代而献身的更多爱国烈士。在听了那些烈士们英勇的事迹,大家的内心洋溢着一种新的力量,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在参观资料馆时,同学们看到了一张张烈士的照片,有的精神抖擞,有的还稚气未脱,但却都给了同学们一种无限的动力一种迎着美好时光努力奉献的动力。那一件件朴素的衣服和器皿,让同学们感觉到了那个时代,他们为了革命而艰苦的生活。闻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的言词,和他那令人用不惧怕敌人的那种精神让在场的每一位团员青年都不禁振奋。此外,让更加同学们震撼的是那一张张泛黄的文稿纸,上面那一段段激扬的文字“为了革命死而后已”、“活着一生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奋斗”、“我们的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民好好过日子”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同学,让大家感到了这些革命烈士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更有幸的是,同学们还看到了鲁迅给“左联五烈士”的怀念文章,就好像刚刚上过的课文一样,着实让同学们有亲切的感觉。这些都推动着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努力地去实践“八荣八耻”,以社会荣辱观为导向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那一棵棵伫立在风中的松树映着美好的夕阳显得更加挺拔,像那些无名的烈士在风中号召着大家行动起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和社会而奋斗!     (团 委)



    通过参观烈士陵园,使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崇高的品质是青年学生前进和奋斗的动力。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后备力量,在思想政治上应该更好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以此作为思想政治进步的重要参照指标,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爱国青年。
                                  (学生记者 张丽萍 袁雯怡)


                  情系三尺讲台 心想教书育人

                学院开展“赞师德、颂师风”演讲比赛

    本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风范,努力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承担起“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理想之根”的责任,基础教学学院于5月12日开展了“师德、师风、师情”演讲活动。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沈海庆、副主席张海成等应邀参加了活动,希望基础教学学院通过师德、师风、师情演讲活动,在学院形成全员育人良好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教育部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到会的100多名教师认真聆听了10位教师生动、活泼的演讲。经过激烈角逐,外语教学二部高艳宁获得演讲比赛的第一名,外语教学二部李欣、数学教学部滕晓燕获得第二名。(基础教学学院)


    又讯  5月12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聚集在教工之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敬业爱生,弘扬师德”教师演讲比赛,学院十名老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展开了演讲。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沈海庆、党委组织部部长张伟林、人事处处长曹敏年应邀同学院党政工领导一起担任了评委。

    学院党总支书记徐馨在比赛作总结时谈到,参赛的各位教师都联系自身实际和真人真事进行演讲,主题突出,演讲出色,用各自切身感受从不同角度倾吐了对师德的理解与认识。徐馨老师进一步强调说我们学院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抓紧抓好。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沈海庆对学院的此次演讲比赛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健)


                                产学合作教育动员

    本报讯  5月9日,管理学院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志宏堂和第二报告厅举行了2005年产学合作教育总结会暨2006年表彰大会和2005级新生2006年产学合作动员大会。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裕明在讲话中谈到,产学合作教育使在校学生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并获得相应的社会经验,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弥补在校学生在就业之际苦于无工作经验的缺憾,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培养了敬业精神。(岳 燕)

    又讯  4月30日,机械工程学院在教学楼F120召开了产学合作教育动员大会。学院副院长何法江、党总支副书记虞蓉及年级辅导员、各班主任和2005年产学合作教育优秀学员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向在座学生介绍了学院合作教育的形成过程、发展历史及我校实行合作教育的目的及特色。(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设备改造

    本报讯  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材料工程学院于日前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设备改造。

    先期进行的金相显微镜改造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资产管理及保障处的大力支持,已顺利完成。2台近20年前购入的05-型金相显微镜,经过改造在原先光学感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数字记录图像的功能,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大大缩短了拍照的程序和时间,图像质量也有所提高,为材料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经过大四毕业班学生的使用,效果良好。先期改造的成功,为学院接下来大规模的设备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材料工程学院 冷培榆)


                               以评促建 凝练内涵 提高素质

                       机械工程学院第二届团、学双代会圆满召开

    本报讯  4月28日,机械工程学院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了学院第二届团、学双代会。校党委书记曹伟武、党委副书记王一鸣等应邀出席了会议。

    党委书记曹伟武致开幕词,祝机械工程学院团、学双代会取得成功。机械工程学院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走出了一条有学院特色的团组织建设道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知荣知耻,共创和谐是学院全体师生的奋斗目标!(机械工程学院)


                          汽车运用职业资格考试报名

    本报讯  2006年度上海汽车运用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日前基本已经结束。据统计,122人报名参加了上海市汽车运用职业资格考试,计408门次,66人参加培训,计221门次,75人参加了汽车运用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成教学院)


                           体验音乐剧的无限魅力

    本报讯  5月8日,由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钱世锦先生和音乐剧专家费元洪先生主讲的“王者之狮 荣耀之旅”暨音乐剧《狮子王》艺术沙龙活动在我校图文信息中心志宏堂举行。

    生动幽默的讲解,使在场的同学们感受到了音乐剧所赋予的无尽魅力,初步掌握了如何欣赏及体验音乐剧的艺术内涵,以及音乐剧《狮子王》的舞美创作理念和音乐特点。同时,我校学生也有幸目睹了7月18日即将上演于上海大剧院的音乐剧《狮子王》的精彩视频集锦,现场感受了主题曲THE CIRCLE OF LIFE的精彩音画。尤其是现场互动,让同学们模仿非洲音乐祖鲁语的演唱和音乐剧《狮子王》的有奖问答将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使同学们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妙及艺术的深邃,呼应了学校大力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艺术教育主旨。
                                                 (艺教委)  


    音乐剧《狮子王》的音乐来源和舞美制作的“花絮”引人入胜,而其中所选择的视频片段虽然短,却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代表当代世界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魔法奇迹”。(李 健)  

    “王者之狮,荣耀之旅”的精彩讲座,为大家简述了音乐剧的历史,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以及音乐剧的四大剧作,还着重介绍了上海大剧院7月即将上演的百老汇音乐剧《THE LION  KING》,让在场的师生真切地、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音乐剧的魅力。
                                     (学生记者 张丽萍 徐娟)


                        “葆莱绒”产品包装和广告设计

                        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实战训练

    本报讯  至2006年5月,在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服装学院与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螺服饰有限公司、上海民光家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葆莱绒”产品包装和广告设计项目的设计与评选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历时60天。

    与一般的设计大赛不同的是,本次设计评比紧密围绕“民光”、“三枪”、“海螺”三个品牌的“葆莱绒”系列产品进行,力求最大程度地将高校的学生设计作品与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结合。自2006年3月起,我校服装学院艺术系和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深入工厂考察、上网查阅资料、专访超市卖场等形式做了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详细把握3个品牌旗下9条产品线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分别为“民光”的被类产品、“三枪”的内衣类产品和“海螺”的衬衫类产品设计包装盒、提袋和系列广告。最终收集系列学生设计作品176件/套,其中包装成形作品105件,广告作品47套,包装平面作品24套。

    5月9日,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副总裁朱勇领衔的各位专家领导来我校对设计作品进行现场评估,我校副校长孙培雷全程陪同。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作品共35件/套,其中包装成形作品14件,广告作品13套,包装平面作品8套,准备预计将部分作品在修改之后投入市场使用,充分肯定了我校学生的设计水平与市场把握能力。朱勇同时提出,将在我校常年设置奖学金,提供企业自主的设计平台,以鼓励同学提高设计兴趣与市场把握能力。

    本次的设计评比工作是基于上海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与我校达成的“2006年产学研合作方向意向”上进行的,活动的圆满结束,标志着服装学院的产学研工作已经初具成效。为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双方还将继续在项目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实现教学、生产、科研的全方位合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更好地推进企业与学校的项目优势互补,将产学研项目转化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实战训练基地。
                                            (服装学院)
 

四版


                               希望在拐角

                                阮  胡


    生命的尽头,是不是就意味着结束?

    周五,和同学一起到位于临汾路上的卫生保健站,因为我们班从较早就开展了这个名为“临终关怀”的活动。而我,是班级的一员,理应积极参加。

    很不想去,说实在的,虽然我知道这样做很有意义。

    归来,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回忆。

    是一群这样的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三级医院已拒收,任何治疗都已失去意义,随时都可能去另一个世界,为了减轻痛苦,来到这里服从命运的安排。对于他们,我们这群尚青春,尚活力,尚不谙世事的人能对他们说出些什么,自己尚不懂得照顾自己,要怎样关怀他们?要给予他们的是关怀,是安慰,而不是让他们因为看到我们的年轻而感受到的更大的绝望,对于剩余日子的无奈。

    终于了解了时间一旦没有了,就是没有了。终于懂得了想要拉住时间,它却不理会的苦楚。不要总是觉得现在的时间多得会用不完,一旦过去了,这个时间节点就永不复存在,每段时间都是唯一,不重来。看到他们,我知道时间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可是一点都不好笑。想要珍惜生命,可是没有时间。

    我不相信他们的内心是平静的,一定惶恐过,波涛汹涌过。前方是绝路的无奈,冷暖自知。

    你会思考生命真正存在过的证明除了它的长度外,应该也有生命的深度。

    真正留下的是什么?听一位母亲说着她有骄傲的儿子,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她放弃升职的机会,有一个疼她的丈夫,患病多年,始终陪伴,不离不弃,为了救治她的病放弃了退休后应享受的休息,出去找工作,有这么一群护士,护工,无微不至地照顾,做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就连家人都未必能够做到的体贴。她哭了。我想,这辈子,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争气的儿子,有感受过社会上不相识的人的无私帮助,也许未必能陪他们走到最后,会是遗憾吧,可是这一生,真的值了。

    53岁她,留下的不只是个数字,让她抱憾的短暂人生背后是灿烂的曾经所获,是延长了的鲜活记忆,发光发亮的生命温度。

    谢谢,再次谢谢,被他们说了很多遍,我想这不仅是对我们说的,也有对所有人的感谢,加在一起,才会这么触情。

    很爱很爱你,你想说,很爱很爱这个世界。

    世界听到了,时间感动了,它教会你身边的人更热爱生活,更珍惜时间。

    希望在拐角,你看那里,星光依旧。



                               走 进“新农村”

                                 李  颖

    5月10日,我随服装学院部分学生干部带着交流学习任务来到了位于松江区的“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与村里党支部书记的交谈,同学们受益匪浅,熟悉了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例如平均耕地面积、人均年收入、农村党政领导班子结构等等,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真正走近了农村,了解了农村。

    在考察的过程中,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村的今非昔比,在党和国家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的机制改革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质的飞跃,生活更舒适、更富裕了;教育水平也得到了相当程度地提高,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成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有了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

    当然,在看到新农村飞速发展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口中了解到,农村的改革还在不断深入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今后不断地加以解决,譬如,至今农村仍然没有实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对于逐步走向老龄化的上海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农村而言也就更是如此了。

    此次“新农村”一行,让我们感受很深,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从中,我们也不免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处在时代大发展中的当代青年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是艰巨的,也是不容推卸的!我们将更坚定地走好今后的每一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发展有所贡献的青年人才! 


                                     夕阳余辉

                                       陈虹芮

    听着古典吉他专一哀伤的声音,兀自透过书房偌大的玻璃窗欣赏着曾经咄咄逼人的阳光,此刻变得柔和而安详。一大片橙色的夕阳带着窗棂和树木的隐晦投射到书架上,虽然是略带绚烂的,但它的灰暗也油然而生——似乎在拖曳白昼的最后时刻让此时的刻骨化作黑夜的永恒。夕阳的生命是短暂的,所以它抛给世界的也是最依恋最夺目的记忆。

    其实,很早就想为他们写些什么,但一直不知从何入手,终于在一次回家的途中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景:当我在地铁中昏昏欲睡的时候,朦胧中听到一个年迈的粗粗的声音:“请你让一个位子,可以吗?”一个中年男人起身,老人却依旧站着,安抚着老伴坐下,看样子老伴似乎是生病了,也因此我很自然又让出了一个位子给老人,让他更好地照顾老伴。这并不俗套只是因为人的情感在感动中得到了应有的填补。也因为这一幕我知道了要从何时写起……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这里的“诗意”也应该包涵着互相的关怀和理解吧,因为离开了爱,生命将会变得单调苍白。

    半个世纪的岁月将他的手啃得干瘦,上面满是如水渍一般的斑点,手背上的青筋也因为打点滴已经几乎找不到了,每一次总要艰难地找寻可以下针之处,他的眼睛已不再有神而是像孩提般清澈、纯净,他不能走动只能坐着或是躺着,不能自理生活,不能说话只是在你说话的时候盯着你看,他甚至会记不起不能经常出现在他身旁的他最疼爱的人。

    她所有的生活以他为中心,她的忙碌在他生病后全为他,也许是因为没有多少文化,有时她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盲目的,不可理喻的——一切有利于他的病的事她都会做。她天天忙碌,为他张罗,有什么好的第一个想到他,她似乎完全忽视自己的存在。她脆弱的与他的命运拉扯着,也许她希冀着生存的唯一的精神支柱不要倒下,因为是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相互陪伴。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和他们渡过的,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生活在安详和疼爱之中。他是从小让我笑得最灿烂的一个人,我总是在他责备她的时候,帮着她说话,而他笑着看着我,我总是在夏日他汗流浃背的时候调皮地拿着毛巾在他厚实的后背上使劲擦。她是将一部分忙碌分给我童年的人,这一部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得多了。长大后她仍然留有缝隙给我:担心我的学业和健康,这对我来说也足够多了……

    时常的,她会抚摩着他的手和他说话,问他需要什么,其实她知道他不会回答。她把好吃的喂给他吃,帮他擦身,此时他的后背已可以清晰地看到瘦弱,陪他看电视节目。每一次我去,她都很高兴,只是我不能常常让她高兴,我甚至不敢去,我难受得觉得生命的迹象渐渐的、一分一秒的将从这个肉体上撤离,有一种欲壑难填的感受,无法再抓住曾经拥有的许多许多,已经留住的永远无法满足心中的欲望。

    也许是因为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里,他们的生命已不再是独立的,每一天每个生命都会是两个灵魂对世界做着宣誓,她的生命也是为了两个人吧,而他只是无奈的衰老。法国作家朱伊说:“倘使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快乐;老年失去安慰。”这样的一个女人一步步地走来安抚着另一个生命,即便是羸弱地生存着,那也是两个人的共同拥有。

    不管生命会在何时终结,他们在一路上的拉扯不会停息,也许对于他来说是痛苦的拖延,但是她却是全身心的付出,夕阳的余辉会温暖到黑夜完全侵吞天空的那一瞬,青春、爱情、关怀、习惯、扶持,这一切的美好记忆将永存。夕阳在天际会如秋叶般静美地褪去,而爱和安慰却依旧留在记忆中……


                              说文论字63

                        教育二字本身的意思(二)

    育,是会意字,本字为“毓”。甲骨文写作“  ”,像母亲生孩子形。隶变后楷书作“毓”“育”,含“三养”之义,即:生养、抚养、培养。

    第一,生养。毓,左边“每”字,初为孕妇防风受寒而戴头巾之形,后为戴头饰妇女形象。右边上面是倒“子”,顺产的孩子头都朝下;下面的三点突出孩子出生时羊水、血液淋漓下滴之状。毓字是母亲生孩子的完整繁体,本义是生子,即生养。毓字现多用于人名,但书面语中还可见到,如“钟灵毓秀”,意思是优美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人才。育是毓的简体,古文还作“  ”,其构形如女阴出子之状,本义亦为生养。

    第二,抚养。篆书育字省去“每”字,保留倒“子”,变淋漓下滴的血水为义符肉(月)字,肉也兼表声,写作“  ”;楷书将倒“子”演化成天空云雨的“云”字。用“云”比喻哺乳像云雨滋润,用肉(月)比喻人吸收营养的柔肠。俗话说,“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是也。婴儿经哺乳养育,一天天地发育成长。《说文解字》云:“育,养子使作善也。”“使作善”是指抚养和培育,这是育字的引申义。

    第三,培养。育音通浴,浴是沐浴、洗礼,是打开朦胧的心扉,射进灿烂的阳光,是教育培养。育的字形、字义,《说文解字》讲,“从云肉声。虞书曰:‘教育子’。”以肉云相接为“育”,是用园丁“十年树木”比拟教育“百年树人”的道理,期望将孩儿培养成如参天大树的栋梁之材。段玉裁说:“教育子”这句话出自《尚书。尧典》,并指出:“盖今文作育,古文作胄也。”笔者从《尚书》中查得:“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舜帝提出培养年轻人的这些要求,重在品行,至今仍有其价值。

    可见,“教”“育”二字负载着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注重德育、从严要求等诸多古代传统教育学的知识。用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教育”一词,不但含义明确、科学,而且蕴蓄了“天下可怜父母心”和“世上可贵师生情”。所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对待教育都要用心动情。
                                                     (季解索)


                       健康成长送希望 共创和谐新农村

    本报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在校团委的号召下,希望能够发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自己的特长,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为农村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4月28日,艺术设计学院的20名团学联干部在分团委书记康慧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松江小昆山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九州学校开展“新农村”活动。

    九州学校是一所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包括了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部分年级。虽然学校设施简陋,但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减弱。由于来自全国各地,就学年龄参差不齐,家庭经济状况也相当困难,因此他们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志愿者们的此行为九州学校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校长热情地欢迎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到来。志愿者受邀为六年级的小朋友们上课,以英语结合绘画的轻松生动的教课方式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借此机会也向这些小学生们传达了“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在游戏和歌声中度过了欢快的课间10分钟。

    首次进农村帮困活动,在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合唱《希望》的温馨气氛中告一段落,但志愿者们的爱心不会就此终结,在九州学校真切邀请以及志愿者们的主动请缨下,双方已达成约定,今后会定期与小朋友们开展教育活动。最后在依依不舍的情况下,大家合影留念并期盼着再次的欢聚一堂!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深入了倡导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也相信志愿者会越做越好。
                                     (学生记者 张丽萍 杨金锦)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