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刁伟枫住进医院,几天后,他将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北京医院的一位9岁白血病患儿点燃生的希望。两年前,作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捐献者,他报名抽取了血样;就在前不久,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真盼望捐献那天快点到来!”刁伟枫对记者说,声音里透着兴奋。 两年前,刁伟枫从电视上看到介绍骨髓捐献的节目,在他心里引起了震动:“多一份血样,就能给那些得病的孩子多份康复的希望,我为什么不能出一份力呢?”慎重考虑了一个星期,他拨通了上海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捐献热线,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一名志愿者。一个月后,他去血液中心抽取血样,当看着自己的血液被注入细细的贴着捐献者编号的试管中时,心中涌起一份自豪———“这支试管可能藏有生命的奇迹”。 今年3月1日,刁伟枫意外地接到骨髓库打来的电话,告诉他配型成功。“知道吗?配型成功的概率很小,那一刻感觉像中了大奖似的,挺高兴。”可也担心:爸爸妈妈会不会同意自己捐献呢? 爸爸一听,就表示支持他,可妈妈却总是不放心。刁伟枫就上网查资料,把“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身体”的科学原理讲给妈妈听。当妈妈听说,等待移植的是个9岁男孩时,顿时眼睛湿润了。 3月24日,体检合格的刁伟枫带着父母和朋友们的祝福来到中华骨髓库,签下了捐献协议。他明白这份协议书的分量:这一刻起,北京医院的那个小男孩将中止保守疗法,接受高强度化疗,为移植作准备。刁伟枫告诉记者:“这段日子,爸妈一直叮嘱我,要多休息,少熬夜,千万不要感冒发烧,影响了捐献。现在我每天6点起床,10点睡觉,早睡早起身体好嘛。” 造血干细胞采集前,要住院准备;采集后,还要休养几天。为此,刁伟枫向学校请了两星期的假。“刁伟枫的举动让我们每一位师生都很感动,我们一定尽全力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学校老师说。像出入院的接送、课堂笔记的复印等事情,都已经替他安排好了。刁伟枫还成了同学们的“骨髓捐献顾问”,许多同学都来问他各种“专业”问题,表示也要加入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行列。 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将在4月14日进行。捐献后,刁伟枫很快又能健康地回到学校,回到同学们中间。 病孩妈妈:我们真的感激他 “上海的大哥哥也在给我加油,我一定会努力吃饭,努力吃药,等病好了,我就可以回家了。”这几天,住在北京某医院无菌室的9岁男孩张楷宇身体比较虚弱,干细胞移植前的大剂量化疗让他吃什么都吐,浑身酸痛,可他还是很高兴,与上海的大学生哥哥配型成功的消息给了他生的希望。 被诊断出患上急性淋巴系统白血病六个多月来,从浙江舟山到北京,爸爸妈妈带着小楷宇奔波求医。今天,刁伟枫住进医院,几天后,从他身上采集到的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将被送往北京,送到翘首企盼的小楷宇和他的爸爸妈妈那里。 由于染色体的原因,小楷宇不能像其他病儿那样,仅仅依靠化疗缓解病情、长期生存。他必须在一年内获得匹配的健康造血干细胞移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心急如焚的父母辗转各地,历尽波折,终于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分库中找到了完全符合条件的配型者———刁伟枫。 时间就是小楷宇的生命。刁伟枫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让孩子的父母感激涕零。“那个大学生真好,他很快就给了我们同意的答复,而且时间上还愿意迁就,我们真的很感激他。”楷宇妈妈由衷地说。 【链接】 白血病俗称“血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这一疾病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其中少年儿童占50%以上。由于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如需移植很难在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供者,只能依靠社会上的捐献者为他们提供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配型相合的几率仅为四百分之一到一万分之一,捐献的志愿者越多,患者找到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的机会就越多,生存的希望也越大。刁伟枫是上海第四个捐出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 本报实习生彭德倩本报记者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