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摄影:
来源:
新民晚报
时间:
2006-05-15
点击数:
1504
|
本报讯(记者 张炯强)一说到办大学,人们总会认为是大学校长、教授们的事,可新近迁入松江大学园区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却推出一种办学新理念:与大型企业合办高等教育。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年必须进企业车间,把那里也当成第一课堂,同时,企业工程师们也到学校来讲课。 开国内高校先河 上周末,工程大的合作伙伴上海航空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等150余家企业来到松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不过,这回他们不是来招聘员工的,而是为自己的企业挑选实习学生。据了解,工程大的每个本科生每年必须完成一门必修课,其中要有6——8周的时间在企业定岗实习。这一做法在国内高校独一无二。工程大将每年的暑假定名为“工作学期”,是学生走进企业专业实习的日子。这种实习,企业有人负责带教,学生必须有专门的工作岗位,大部分的实习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 在国外已经普及 工程大学生处处长兼就业办主任王明复介绍,校企合作教育在国外很普及。学生大一时就根据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实习,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又学会了动手,不仅提升了大学生专业素养,又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学习过程中。这样将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进程,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乃至保证其就业,均有积极的作用。 受学生和企业欢迎 招聘会现场,工程大服装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凤仪正忙着找“工作”,她告诉记者,大一大二曾在一家民营服装厂实习,今年,她想另找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在企业,我学会了生存、搏击。毕业的时候,我将是竞争中的强者。”上海日立电器公司的人事部主管张先生承认,这回招实习学生,确实是想从中挑选优秀人才以后来公司。他认为,通过合作教育的方式,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应聘大学生的能力,较之一般的招聘会只凭一张简历来认识对方,要管用许多。 | |
|
|
|
|
|
|
 |
一周热点 |
 |
一月热点 |
 |
视觉影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