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铸魂———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
     2006年,中法埃菲时装学院首届毕业秀惊艳四座。

  2005年,我国第一所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成立。

  2004年,863计划“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项目选址落地。

  2003年,全国“申博”招贴画征稿,录用作品占6成。

  2002年,现代产业包装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

  现代特色、校企区三方联动、科研实力,五年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力出击,战绩辉煌,科研实力综合排名从原来的24位上升到12位,科研经费在五年内翻了二番。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占地1200亩的新松江校园内,这些成就的指挥者和推进者———汪泓校长为我们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

  平心而论,只有28年教育历史的工程技术大学在同类学科强手如林的上海,其优势并不突出。因此,从上任伊始,“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成为汪泓一直思考的问题,最简单也最复杂。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依托上海现代产业,创建现代特色大学”,汪泓的语气坚定而激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托地区产业是不少地方高校的共同战略选择,然而工程大学的不同之处贵在二字———“主动”。

  在融入上找方向,在瞄准上寻需求。主动的方向源于产业,主动的需求来自企业,新兴交叉学科的重点突破成为工程技术大学的战略抉择。1993年,学校就与上海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上海联合运输学院,旨在深造维修、飞行、器械技术方面的人才,其中最红火的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专业学生现今提前9个月就被“抢购一空”。十二年之后,200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瞄准了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双方合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据统计,到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度将由现在的65公里跃升到400公里,大专和本科层次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至少达**以上。据保守的估计,2007年学院毕业人才的需求比将达到1∶6。

  在对接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创特色。地处长宁,面对数码技术、多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再一次主动瞄准了世界级数码研发技术水准的韩国大学,合作成立中韩多媒体学院,培养多媒体游戏、软件与艺术造型设计、会展与空间设计人才,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意产业紧密相连;再一次主动拿出工程技术大学仙霞校区的楼房,为部市合作项目———国家“863”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上海示范基地落户长宁提供不断发展的空间,有力支撑了“数字长宁”的发展战略与国家重大专项的对接。校区共建科普也结出硕果,学校连续八年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旅游点———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等。

  改造优化二十多个老专业,新增二十多个专业,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造就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98%%的就业率。地区经济成为最强大的支撑,服务意识成为最有力的敲门砖,而“主动合作”成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功的最关键的临门一脚!

  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拓宽的历史性跨越后,“精心打磨锤炼人才”成为汪泓的又一个目标!“让学生读有用的书,做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引进了合作教育模式,成为中国第一所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高等院校。开始了第二次“工学交替、产学合作”的探索,整个学年被分成三个学期,二个理论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学生藉此完成从在校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逐步转变。整个实践教学贯穿本科四年,目前,一座八万平方米的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已在松江校区建成,全校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达到7500多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50%%,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上海交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等3000余家企业成为合作教育的合作伙伴。

  从学生到老师到校长,汪泓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有着27年的深深缘分,“‘十五’期间我们认真规划,造就了现在的‘壳’;‘十一五’期间我们全力做品牌,铸就未来的‘魂’!”

  从大学文化精神到人才队伍建设,从教育质量创优到产学研联盟扩展,从产学合作教育到工业工程中心建设,汪泓为我们激情描述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