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从理工科大学生到上航机长
 

 

 “9年前,我是一名普通的理工科大学生,现在我是机长。我的最大感受是,要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技术型人才,最需要的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心态。”这是上海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机机长吴俊最想对还在为前途迷茫的大学生们说的话。

     刚满30岁的吴骏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99届校友,目前已经有6000多小时的安全飞行记录,还是上航的飞行安全标兵。吴骏1997年进入工技大航空机械电子专业学习,两年后从大学生“转型”进入飞行学院。正是大学阶段的学习,使他对飞机各部件以及对飞行这项工作本身都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在刚入飞行员这道门时比一般的人要更有优势。

     “不论是什么领域的技术,都始终随时代的发展在更新,只有保持持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富有竞争力。”吴骏说,一个技术型人才绝不要满足于到手的知识和技能。比如“驾驶舱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在他做学员时涉及的内容还比较基础,而现在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培训内容,“这是一门教会机长如何协调飞机内从机器到机组成员所有环节的学问,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即使是一名资深的老机长,现在也很需要好好研究这样的新知识。”

     能在精密的技术类工作中保证自己上佳的表现,需要遇事都能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这是吴骏多年的飞行体会。飞行员能熟练操作后,技术在驾驶中起的已不是决定性作用,头脑冷静的思考和判断则成了更关键的因素——飞行中遭遇暴风雪、雷雨、突发故障,如何随机应变?从问题出现到最后平安归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机长始终冷静清晰的头脑和果断的命令,给吴骏日后的成长留下了非常大的影响,成为机长后,他依然不忘当年身边的榜样。

     一名飞行员是在经历千锤百炼后走向民航客机的,而吴骏对自己这些“百炼成钢”的经历却有些“轻描淡写”。他说,只要能够平心静气坚持学习实践,飞上蓝天只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只有当你平平安安从飞行员岗位上退休的那一刻,才能真正被称为‘优秀飞行员’。”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