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第四届国际教育论坛上指出,上海的产学研合作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发展空间还十分巨大。论坛昨天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主题为“创新产学研模式,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全国政协常委蒋以任出席论坛并作报告。
专家指出,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畅情况依然严重。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们高校的科研成果成千上万,但最终实现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的不足十分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信息交流。高校要采取主动,学校的科研人员要深入企业、社会寻找科研项目,高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化建设,使之常态化、规范化。
目前的产学研合作较多集中在高校和大企业之间,众多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外。但实际上,中小企业是最需要高校在理论上和技术上予以支持的。区级政府是产学研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对象,现在区级经济发展非常快,区级政府手中掌握大量的中小企业。为此,专家建议,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区级政府的合作,在区级政府推动下,参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
专家指出,产学研合作中还有一些制度问题、法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有待于深入研究;企业和学校、科研单位的利益分配问题也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