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沪高新技术产业化绘就路线图
 

    
    (A05 | 长三角新闻)从新能源到新材料,从民用航空制造到海洋工程装备,从电子信息制造业到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上海九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之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3个新增领域,在未来十年应沿着怎样的技术路径推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立项,近百人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十易其稿,终于绘就《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技术路线图》,并在新年之际通过了专家评审。
    
    作为一种战略集成规划工具,技术路线图用于研判产业技术发展的优先顺序,指导科技创新管理与资源配置,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负责这项研究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课题组长汪泓表示,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关系上海未来的重大战略,应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于全市工业,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成为上海经济工作目标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化强调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图为不少产业领域的国产化率设定了较高台阶。在能源板块,我国核电机组的在建规模世界第一,上海地区是国内最早的核电发展区域之一,根据当前上海装备制造能力,专家建议即将开建的核电项目达到70%至80%的国产化率。我国也是风电大国,路线图显示2012年上海制造的大型风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应达65%,而2017年在更趋大型化的海上风机中,这一比率应提升至75%,到2020年便可形成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此相关的是降低国外技术依存度。根据路线图,未来几年,上海生物医药板块中的医疗器械自主研发产品的市场占比将过半,该行业对外依存度从目前的70%降至30%以下。
    
    12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路线图并非分割孤立,而是交叉互补,重在联动上下游及整个“流域”,全面提升产品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水平。在装备板块,路线图确立了4个重点发展方向:火电、输配电、大型锻铸件、城市轨道交通。其中,前三者与能源板块高新技术产业息息相关,而先进轨交装备与城市交通建设相辅相成———规划至2020年,上海将建成轨交线路超20条,总运营里程逾千公里,由此上海也将成为全国轨交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城市。而新材料板块优先发展的四大品类:特种钢、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能源材料,也无一不是其它高新产业的“基础建材”,到2015年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可提高25%、并节能15%,带动周边产业科技进步。叶乐众
    
    
    原文连接:
    http://epaper.lsnews.com.cn/lsrb/html/2011-01/11/content_324080.htm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