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在调研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精心设计,在建党90周年“七一”前夕全面推进学校的“党员导师计划”,为党员实践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提供平台,为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实现党内关怀激励提供路径。 创新载体,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 “党员导师计划”是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教授、党员专家和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以传帮带教的方式,开展党内关怀与激励,帮助影响青年党员教师、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计划重在党建引领思想道德教育,使更多的党员教师直接参与大学生党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在“党员导师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党员干部、党员教授、党员专家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结对青年党员教师、大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情况,启迪、引导、帮助青年党员教师、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业务上帮助青年党员教师提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学习上帮助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在社会实践上帮助青年党员教师增强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 尊重主体,探索党建项目运作新方式 “党员导师计划”采用项目制、加盟准入制和年检制,每年6、7月学校党委统一组织计划的申报、审核和年检。在申报时,学校党委充分尊重各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地位,凡是达到准入条件的项目,经审核均可加入“党员导师计划”,予以冠名授牌,并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凡是年检未通过的项目则需按要求进行整改,无改进的予以摘牌。 “党员导师计划”每个项目的党员导师要求不少于10人,以教师党员为主体,吸纳适量优秀的研究生党员、高年级本科生党员担任党员导师,鼓励聘请产学研合作单位的党员劳模担任兼职党员导师。 凸显特色,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党员导师计划”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踊跃申报。经审核,共有16个项目入选首批“党员导师计划”。这些项目均能从部门实际出发,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关工委的老同志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开展“组织员党员导师”项目,与年轻的组织员结对,通过“三个一”活动,即参加一次例会、指导一项工作、进行一次谈话,帮助组织员提高党务工作能力,推进党建工作上水平;基础教学学院党总支推出“新生党员导师”项目,教师党员与高中入党的新生党员结对,使全体新生党员进入大学就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学习和生活;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推出“民族生党员导师”项目,学院党政领导党员与民族班同学结对,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成为民族班同学发自内心的感受;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推出“科研创新党员导师”项目,党员教师与爱好科研创新的同学结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遨游在科研知识的海洋里,党总支还将党员导师在学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纳入教师年中考评考核。体育教学部党总支和校团委联合开展“体育社团党员导师”项目,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校最活跃的社团中去,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向党组织靠拢;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推出“青年教师党员导师”项目,结合学院“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让高级职称的教师与新进青年教师结对,开展“八个一”活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适应教师身份、融入学科团队,提高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党史教育党员导师”项目、“工作室党员导师”和“书友会”党员导师等项目也是对象明确,特色显著,初显成效。 原文链接:http://gov.eastday.com/renda/node9672/node9673/u1a17350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