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小心,着装也有安全问题
 

A-23 |  教育,暑期热线)服装也有添加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聚焦服装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关注百姓生活。

 

 

提高辨识力勿轻信品牌

 

“服装可以说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每天的亲密接触,其安全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食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学生李世鑫认为,“很多人购买服装只顾标价,却忘了服装也同食物一样有成分标识。”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李世鑫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三年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他得知,眼下,添加剂已慢慢将矛头转向衣食住行之首的“衣”,所以觉得很有必要利用暑假让更多人关注服装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项目成员陆秀萍说,“可莫小看服装里添加剂,小小剂量也足以让穿着者感到不适,超标的话甚至将诱发癌症。”为此,李世鑫和陆秀萍等学生走进社区,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醒居民提高辨别能力。

 

 

防腐剂不是方便面的专利

 

甲醛含量、PH值超标、染色牢度低、有毒芳香胺等,这些服装安全“杀手”常潜伏在鲜艳的颜色、花哨的做工背后被人们所忽略。“防腐剂不是方便面的专利,服装也含防腐剂”,李世鑫说,“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得知了‘五氯苯酚’这个名词。”

 

五氯苯酚常用于在天然纤维的存储、运输及纺织品印花浆料的防腐防霉。“但国内外大量机构研究表明:五氯苯酚是一种强毒性物质,它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其在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恶英类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持久的损害。”同为项目成员的陈璐如是说,

 

陈璐还介绍说,衣服的颜色越是亮丽,感觉佳,就越要警惕甲醛。建议买回的新衣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

 

 

教妙招“揪”出超标衣物

 

如何鉴别服装添加剂是否超标?工程大学生建言:先辨色、后闻味,会看服装成分,尽量购买吊牌上标有国家纺织品强制性标准的服装。除了普及服装添加剂的科普知识进行社区的宣讲会,大学生还会邀请居民一起来鉴别服装。

 

同学们也坦言,有些服装添加剂靠眼睛、耳朵仍然无法辨别。“无色无味的芳香胺化物,只有专业技术才能检测,一般消费者很难发现。”李世鑫说,“希望在不断完善检测方法的同时,有关部门能加强对服装添加剂的使用管理,使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