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之间的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0月19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举办了第二届“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与安全应急”研究生学术论坛。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刘志钢教授,副院长胡定玉教授、汪磊教授以及学校师生代表,来自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资深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等一百余人出席活动。论坛开幕式由刘志钢主持。

在上午主会场中,来自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论坛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同济大学何超研究员作了题为《轨道交通隧道车致振动的高效计算方法》的报告,介绍了隧道-地基耦合动力学计算方法和轨道交通隧道车致建筑振动计算模型。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韦凯教授作了题为《轨道位移、减振、减磨需求兼顾的动刚度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的报告,介绍了轨道刚度的基本概念,轨道动刚度测试、表征与算法,轨道位移的动刚度设计方法,轨道减振的动刚度设计方法,轨道减磨动刚度设计方法。

本次研究生论坛聚焦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技术、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安全应急技术、轨道交通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四个主题,共收到六十余名学生提交的学术论文。下午的分论坛会议中,选取了二十一名学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在论坛颁奖及闭幕环节,共有六名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了优秀论文,由学院副院长胡定玉教授、汪磊教授为他们颁奖。

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展示,为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宽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拓宽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其交流能力并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本届学术论坛积极引导了不同学术思维的碰撞,深入推动了各科研团队的交流融合,集中展现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有助于促进学科创新,引领推进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科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