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是全国科普日,上海科技馆发函邀请了沪上31所高校的近70名学生记者参观采访了由上海科技馆与来自“创意国度”德国马普学会合办的“极致探索”尖端科普展览。 当天下午,我以工程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应邀前往上海科技馆参加了记者会。会上,上海科技馆馆长潘政简单介绍了科技馆的大体情况、科技馆的主题展览和特色所在,以及“希望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学术机构携手,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扩大并加深科学技术的影响力,架起中外尖端科技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的办馆宗旨等等,并提议学生记者以亲自参观、亲身体验的形式来进行深入采访。 在被视为德国最前沿科技盛宴的“极致探索”国际科普展中,通过“追溯第一次大爆炸”、“纳米大世界”、“从基因到生物”、“意识的结构”、“感观的世界”等12个主题舱展览,将复杂、前沿、艰涩的科学问题,以几百幅大幅图像、众多影视短片和多媒体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普通观众讲述科学家对宏观、微观世界的探索历程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使参观者在深度体验、全面互动的情况下直观感受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奇妙,同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当今科学家正在探索的前沿课题,犹如作了一次科学旅行。比如,隐形传感器能够通过你歌声的片断从数据库中找出你唱的那首歌的原唱并且给你声音的相似度打分;拉小提琴的时候,人的大脑各个部分控制着骨骼、肌肉、甚至神经做着不同的变化,这让我相信一句话“没有感情的音乐拉得再好也不能打动人!” 随后,我们在IMAX立体巨幕影院观看了《SPACE STATION》(国际空间站),这是一部首次以三维形式拍摄的太空影片,真实再现了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宇航员合力建造史无前例的国际空间站的辉煌历程,戴上三维眼镜给人以极强的震撼力,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此外,学生记者们还参观了科技馆的常规展览,如“生物万象”、“机器人世界”、“蜘蛛展区”、“智慧之光”等等。风靡今夏、家喻户晓的“加油,好男儿”节目,其中有一场就是在上海科技馆录制的,在里面有令吴建飞摸不着头脑的“天空中的水龙头”、蒲巴甲屡试不爽的“怒发冲冠”等等都很值得我们一探究竟,还有“意念力移动小球比赛”、“环形激光琴”、“击鼓共振”……看似趣味无穷、道理浅显的小游戏的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科学知识,只要你肯用手试、用眼看、用脑想、用心悟,就一定觉得受益匪浅。也许可以借用一句比较夸张的话——“一天玩不够”来总结我本次参观的心情吧! 虽然上海科技馆主要消费群的定位是在青少年,然而作为有着相对较高的科学文化底蕴大学生是否更应该去科技馆走一走、看一看呢?!正如潘政馆长所言:“上海科技馆是汇集了众多科学家的智慧的集中展示。”对科学知识理论的掌握更需要用实践去验证来加深记忆,大学生一年去科技馆一次的收获也许会比中小学生一年去81次的收获更多!无论如何,在科学面前,永远没有真正的极限,哪怕是科学自己。因此,希望今后在科技馆向大学生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大学生自己也能抱着一颗热爱科学、喜欢探索的心多去科技馆体验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