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志愿者活动是我校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面向社会的品牌服务活动之一。三年中200多名志愿者相继在上海轨道交通几个客流量较大的站点进行服务,得到了地铁站工作人员及乘客的好评。 首次参加地铁志愿者的杨雪同学在工作中发现,志愿者们对于广大市民的服务仅仅限于每周末的四个小时,她考虑是否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把此项活动推向上海,让更多的乘客了解同学们的工作性质,同时也可以把同学们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乘客。于是,杨雪同学想到了广播传媒。这一想法在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后,杨雪和志愿者部部长朱清来到上海广播台交通频率办公室,与第四焦点的节目编辑副主任、主持人花怡进行了合作方面的沟通。花怡非常高兴有大学生朋友加入到节目中来,她觉得,从大学生的视角讲轨道交通,尤其同学们又担任地铁志愿者工作,能够把大家的所见所闻讲给听众,会使听众产生亲切感。 回到学校后,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非常重视此次与上海广播台的合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建华老师把此次合作的策划交给了杨雪等志愿者部的同学并进行了指导。在一个多星期的构思,寻找素材,广播台词的串联等工作结束后,同学们将材料发给主持人花怡。很快,花怡联系了学院,表示同学们的思路正是广播台想呈现给听众的,内容有针对性又不失活泼。 于是,12月22日,学院组织了三名同学狄汝晔、张国富和杨雪来到广播台作节目。 在节目中,同学们就“上海在年底即将开通新的线路,地铁在人们出行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怎样文明乘坐地铁,目前存在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今后市民乘车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一话题展开了轻松活泼的访谈。杨雪同学向听众介绍了同学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发现的比如候车时拥挤插队,占座抢座等不文明现象,公布了同学们在大学生中作的“有关九号线开通有什么建议”民意调查。狄汝晔同学向听众介绍了带折叠车上地铁的危害,并且号召乘客上扶梯时右侧站立。张国富同学则从自己的亲身体验给地铁车辆的内饰提出了建议。节目结束后,主持人花怡夸赞了同学们把大学生特有的活力融入到了节目中,非常成功。她表示,明年第四焦点要改版,同时要增加新的节目,希望与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长期做一些这样的节目。 通过这次与广播台合作进行访谈类节目,不仅为学校学院作了隐性的宣传,也能为广大市民服务,更能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个人的社交、策划工作的能力。至此,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打算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把与广播台合作的活动继续做下去,为我校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社会各界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从多方面宣传学校的形象。 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