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报一览
 
2021年5月30日总第935期

5月30日.pdf

第一版

【庆祝建党百年】

拓展思政实践教学打造红色育人平台

沪上12家爱国主义基地成为我校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为充分发挥上海红色资源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红色资源和大学的育人工作深度融合,528日下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行政楼B301举行,根据共建协议,陈云故居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12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我校授牌,正式成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校党委书记李江,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陈云故居纪念馆馆长吴瑞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尤玮,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王玉峰等12家我校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单位的代表出席活动。

授牌仪式上,李江书记指出,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陈云纪念馆等单位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进行授牌,这是我校深化思政实践教学、强化师生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探索。希望通过共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打造红色育人平台,进一步携手合作共促发展。工程大将进一步加强与共建各方的密切合作,深入挖掘红色育人资源,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在致词中表示,把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待共建单位合作共进,为上海红色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提供范例。

陈云纪念馆馆长吴瑞虎在致词中表示,陈云纪念馆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同搭建师资共享平台,合作研发更多精品课程,从而更好地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馆校合作联动发展。

李江书记与忻平会长共同为12家“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单位授牌。

目前,我校已经与沪上15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活动,共同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在建党百年之际,通过搭建红色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教育和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也将有利于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授牌仪式后,还举行了课程思政教师培训月学术论坛。忻平教授为与会人员作了题为《从百年党史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和前行力量》的精彩讲座。(李卓繁)

  

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夯实师德建设基础

学校召开2021年度教师工作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暨师德专题教育启动部署会

526日上午,学校教师工作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暨师德专题教育启动部署会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会议围绕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及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精神,听取教师思政教育及师德师风工作报告,部署启动我校师德专题教育。校领导李江、俞涛、史健勇、姚秀平、王岩松出席会议。全体教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各二级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俞涛校长主持。

李江书记就学校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三是要扎实开展师德专题教育,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四是要加强组织保障,营造师德师风建设良好氛围。他强调,要坚持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使广大教师学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俞涛校长就各部门落实好会议精神,抓好我校师德专题教育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二级单位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各学院院长都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二要强化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使师德教育的内容内化为教师师德师风的基本素养,外化为教育教学的自觉行动;三要强化各部门的协同推动,统筹整合全校思政资源,牢固树立“大思政”理念,健全完善“大思政”格局,各部门协同,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圈三全十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传达了教育部510日召开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经验交流暨师德专题教育启动部署会的会议精神,并就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福窑报告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并就我校师德专题教育做工作部署;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书记柴晓冬、学(研)工部部长朱蓓、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辛斌杰分别以“党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以‘新三同’赋能辅导员队伍,构建‘三全育人’新生态”“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为题做了工作交流。(朱文立)

  

【党史学习教育】

校党委中心组成员专题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527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在行政楼406会议室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一书进行了专题学习,本次专题学习会由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分别就相关篇目领学。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主持。

党委书记李江表示,此次学习对于我们进一步学深悟透百年党史,汲取砥砺奋进的前进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增强民族自信,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推动事业发展,要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上出实招,在提高发展能力水平上求实效,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保持斗争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而持续奋斗。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在领学中围绕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三部分内容,重点就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讲解。他谈到,实事求是是贯穿我们党的全部实践、全部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理论武装和制度保障。只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就能时刻保持战略定力,就能引领新时代沿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就能确保中国发展稳健前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在领学中重点就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的部分摘录进行了讲解。她谈到,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是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就做好当前工作的启示,她谈到,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二是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深入;三是要坚持对标对表,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姚秀平,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洪春,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阳结合学习该书的感悟体会以及自己的分管工作,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杨晓瑞)

  

第二版

车辆工程专业顺利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现场考查工作

519日至21日,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迎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为期三天的现场考查工作圆满完成。

受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托,以吉林大学高青教授为组长,昆明理工大学刘美红教授、陕西黄河工模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五省教授、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总师王家雄教授及专家组秘书燕山大学宋歌老师组成的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现场考查。

520日上午,专家组与我校相关院系、专业负责人见面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校长俞涛,副校长夏春明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处、学院负责人,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代表参会。

会上,俞涛校长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沿革和办学特色,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希望专家们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以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与会专家围绕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自评报告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也对学校各部门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入校考查期间,专家组通过访谈、座谈、实地考查等方式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专家与车辆工程专业师生代表开展了一对一访谈,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用人单位及校友代表开展座谈,从毕业生及企业等多个角度深入考查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521日下午,专家组主持召开考查意见反馈会。专家组全体成员,校党委书记李江、副校长夏春明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处、学院负责人,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代表参加反馈会。

会上,高青组长反馈整体考查意见。专家组对学校以OBE理念培养学生的目标以及专业培养的规范、有序、有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强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给予的优良评价,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车辆工程专业在育人过程中特色鲜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持续改进工作深入开展。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所提供的报告、数据、资料详实,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同时就认证持续改进提出了建议。

李江书记代表学校对专家组在现场考查工作中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认为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明确,不仅为车辆工程专业下一步的专业建设和整改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车辆工程专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梳理本次现场考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持续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中,强化机制建设,高质量推进车辆工程专业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唐春峰)

  

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2021年数字媒体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幕

用数字技术再现百年荣耀

520日下午,以“数字·百年荣耀”为主题的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2021年数字媒体毕业设计作品展在松江校区开幕。校长俞涛,副校长夏春明,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全体师生,校外合作单位代表出席开幕活动。

俞涛校长向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称赞大家通过数字化远程教育成功克服了疫情影响,使今年产出的毕业作品更加熠熠生辉!在建党百年之际,本届毕业设计作品展以“数字·百年荣耀”为主题,体现出数字媒体设计对红色文化的敬意。他希望学院进一步弘扬传统、放眼未来、对接社会,服务上海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培养高端数字媒体人才的特色平台,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夏春明副校长宣布“数字•百年荣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2021年数字媒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正式开幕,并为优秀作品颁奖。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院长吴亚生、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韩方院长金锺琪为毕业展作教授寄语。

此次毕业设计分组进行,红色创新主题组的设计作品围绕党的百年诞辰,使革命历史记忆融入当下的生活,融入数字时代的创新中;非遗传统文化与智慧城市组致力于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激活传统文化与都市未来想象,使用虚拟现实、交互设计以及数字可视化技术,创造类型多样、效果惊艳的作品。本届作品展与往年的最大不同在于显示出大组合作、同题材不同选题的系列设计风格,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弥合。除此之外,还汇集了一些各具特点的数字媒体作品,如2D动画、剪纸动画、APP设计、数字摄影等,不同媒介形式的设计作品,对数字技术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发展,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发,这是中韩学院多年来在数字媒体设计与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创新思维、更新发展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苌欣)

  

学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优化举措,全力以赴打赢稳就业保民生的就业攻坚战,525日下午,学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根据当前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一是深化认识,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学院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动认识再提升、责任再压实、力度再加大,着力构建全员关注、全员参与、全员奉献的就业育人共同体;二是党建引领,全面优化职业生涯教育。要打造党建、就业、思政工作、专业教育四位一体联动融合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汇聚多方力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与就业观,激励毕业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三是用活资源,持续提高人岗匹配度。要深挖就业岗位,活用信息化手段,持续提高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度,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工作;四是集中攻坚,强化“一生一策”管理。要瞄准重点群体开展集中攻坚,通过“一对一”跟进、“点对点”帮扶,让就业攻坚更有成效。

学生工作部(处)处长朱蓓从学校就业工作总体推进情况、影响就业进展的主要问题和就业工作举措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饶品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周细应、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高瞩和纺织服装学院党委书记朱君璇分别交流了学院就业工作情况,分享了加强就业工作的相关举措。与会人员就当前就业工作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晴雨表”和“生命线”。2021年受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学校将大力开展就业工作“百日冲刺”,切实做到“日有所为、日有所助、日有所促”,全力以赴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姜剑)

  

我校参加上海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歌会

528日晚,“青春耀百年,永远跟党走”上海青少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歌会在东方体育中心举行,来自沪上高校、高中学生代表,各界青年代表参加主题歌会,我校200余名青年师生参演。

歌会分为“有梦·初心”(19211949)、“追梦·使命”(19492012)、“圆梦·奋进”(2012—今)三个篇章,近30首爱党、爱国、青春励志歌曲串起了一堂让青少年深受感动与鼓舞的艺术思政大课。

我校参演2个节目,“有梦·初心”第一篇章伴唱,“圆梦·奋进”篇章青春励志歌曲《青春恰时来》伴舞,同学们激昂奋进的歌声、高昂的精神状态、有序的组织纪律,展现了工程大青年的精神风貌。以最澎湃的声音证明每一位工程大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强国之志!

校团委在接到歌会的演出任务之后,认真组织开展彩排训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项细节,在各学院团委的支持下,招募优秀青年学生参演节目,为歌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通过歌会的参演,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青年在思想启蒙、抗日救国、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建功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和历史贡献,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明确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的崇高追求。(徐静雯)

  

第三版

面向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启航

“工业领域知识自动构建与推理决策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召开

近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工业领域知识自动构建与推理决策技术及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工业领域知识自动构建与推理决策技术及应用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组织管理、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等组织专家展开论证。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副处长丁莹;科技部项目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尹首一教授、北京大学黄铁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贺樑教授;项目顾问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柴洪峰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李宏亮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康宇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操晓春研究员;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副校长王岩松,校长办公室、科研处、高等研究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参与单位代表、合作企业代表、项目组骨干成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俞涛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团队,通过项目引领,集聚专家、企业力量,整合优化学院资源,形成核心驱动力,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人工智能优秀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助力G60科创走廊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丁莹副处长强调了科技创新2030—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战略意义,详细介绍了重大项目过程管理的要求,希望各方高度重视,做好统筹协作;强化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落实项目的保障条件,规范经费使用,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完善任务指标体系,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高标准完成项目目标。

项目负责人方志军教授从项目背景与目标、项目组织与保障、项目分工与协作、项目计划与实施、项目成果与考核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五个课题组负责人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就课题的组织管理、计划实施、风险防控等方面做了补充汇报。

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项目的核心技术创新点、项目实施期间可能出现的技术风险、项目组织管理方案的落实、课题与承担单位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最后,专家组通过质询讨论形成评估意见,认为项目有较好的前期基础,产学协同特色鲜明,项目实施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要求一致,项目阶段目标和分工明确,技术路线和计划安排合理,实施方案可行,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项目组还开展了内部讨论,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形成了初步的改进与完善思路,并进一步强化了相关的风险防控与财务管理措施。(赵葳)

  

随机序列预测研究领域我校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宋万清教授指导研究生段守武和刘鹤在随机序列预测研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工作分别发表于机械领域国际知名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系中科院SCI分区2020年升级版工程技术大类一区Top期刊,IF=6.471)和工程领域国际知名期刊《ISA Transactions》(系中科院SCI分区工程技术大类二区Top期刊,IF=4.305)。

发表在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上的题为“Product Technical Life Prediction Based On Multi-Modes and Fractional Lévy Stable Motion”的论文,首次研究操作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下设备的退化性能,并提出了多模态分数Lévy退化模型来预测剩余使用寿命,为实际工业生产设备提供了一个有效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发表在期刊《ISA Transactions》上的题为“Metabolism and difference iterative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long-range dependent and grey for gearbox reliability”的论文,基于分数阶Lévy稳定运动、灰色模型(GM)和代谢法提出一种混合差分迭代预测模型来预测变速箱的可靠性。分数阶Lévy稳定运动和灰色模型(GM)分别对退化序列中随机项和确定项预测,新陈代谢法对退化序列进行更新,并对其长期趋势进行预测,为中长期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随机序列预测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宋万清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研究通过随机模型来预测随机序列,以获得预测有效期更长、精度更高的算法。(宋文)

  

我校三项作品入选第二届“上海设计100+

近日结束的第二届“上海设计100+”项目评选中传来喜报,艺术设计学院三位教师的设计作品以高票入选“上海设计100+”。

2020年是上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设计之都”称号10周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在首届“上海设计100+”引发热烈反响的基础上,启动第二届上海“上海设计100+”工作,进一步宣传推广上海设计力量,打响“上海设计”品牌,服务国家战略。

经过综合公众投票、专家投票、产业部门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艺术设计学院三位教师作品力压群雄,成功入选“上海设计100+”项目,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三项作品分别是高瞩教授团队设计的“单行程多任务精准农业旋翼无人机”,金薇薇副教授团队设计的“传染病患者转运仓”,姚惠副教授设计的“英雄金笔‘朝代美学’系列设计”。

高瞩教授主持的项目理念基于我国精准农业设备良莠不齐的现状,对现有航空技术在农林业上的应用进行查阅和分析,完成了无人机的结构改良设计、空气动力学外观设计以及单行程多任务的路径规划设计。

金薇薇副教授团队的作品是一个模块化的隔离系统,主要功能为运送传染病患者,经过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医疗器械在医护领域的重要性,尤其在传染病病人的运送过程中,医护人员和转运人员承担着被感染的风险,且在转运过程中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感染,该医疗系统旨在患者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实现最高的安全性和多种治疗方法的可能性,保护患者免受环境的二次感染,其可翻折的舱盖系统便于患者顺利进入转运舱,避免了舱体与舱盖之间的繁琐操作,可以推拉,在停靠医院病房时同样可以做临时病床使用,能够缓解医院病床匮乏的局面。

姚惠副教授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书画术语“书画同源”。深度剖析中国各朝人文、建筑、历史等元素,并进行符号化,开发了“英雄100号米字设计规范”,先后设计了“秦汉唐宋元明清”专属图案,浓缩了中国朝代美学符号。笔尖采用14K纯金笔尖,在保证书写顺畅的前提下提升弹性触感。笔身与笔帽,采用了双色套杆镀金工艺,与高透亚克力光线折射下的文化元素相得益彰,与英雄金笔“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赶超先进,追求卓越”的品牌文化和经营理念相呼应。(程昭)

  

第四版

【毕业季】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更加美丽

——援疆教师董海宇寄语应届毕业生

编者按:董海宇,是我校参加上海第十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于20203月下旬来到了新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1992年出生的他在同行中是最年轻的一个。在一年多的时间,董海宇脚踏实地,扶贫扶智,让更多新疆孩子受到教育,从而有机会改变个人甚至是家庭的命运。他教育扶贫的事迹受到“学习强国”、“文汇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为广大青年教师和党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典型。跨越5116公里,我校援疆辅导员董海宇寄语工程大毕业生,传递奋斗者的坚守和奉献,寄语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更加美丽。

亲爱的工程大的同学们:

大家好!此刻,我远在祖国的最西部城市——新疆喀什。即将迎来毕业季,同学们就要奔赴新征程,扬帆起航、未来可期!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道路上不忘初心,坚持梦想,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一名辅导员,彼时与你们一同在美丽的工程大,一起勤奋学习,见证你们走出校园,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每一年都有许许多多身边的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暑期支教团”等项目,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看到他们出征投身西部建设,追逐青春梦想,我的内心对于这份无比高尚的事业也始终充满着向往。2019年底,我通过主动报名、组织推荐和遴选,有幸成为上海市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中的一员,踏上了祖国最西部的这片热土,奔赴新疆喀什开展援疆工作,在工作期间,尽自己所能将知识、文化和技术留给这块热土,留给这里的人们,深感扶贫边疆的艰巨使命和重大意义。这一年,我亲眼见证了国家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目睹了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取得的成效。

在此我想对工程大的莘莘学子们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实现梦想需要你们接过接力棒,你们的决心因年轻而有力,更因年轻而坚定,希望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能够响应国家号召,担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抱负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青年力量、书写青春华章。未来,永远属于你们!

董海宇

20215月于新疆喀什

  

【毕业季】

化学化工学院应届毕业生孔琳:成功是奋斗出来的

编者按临近毕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孔琳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拟录取通知,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新起点。作为工程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孔琳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已发表多篇 SCI 论文,并拿过国家专利。每年,她的专业课排名都是年级第一,曾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在学习之余,孔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她组建社会实践团,深入革命老区调研,在校内外宣讲 50 余场,颂扬红色精神;对接5个国家级贫困县,投身精准扶贫事业,架起东西部合作的桥梁;关心环境污染问题,积极为打造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以积极心态面对大学生活

当别人羡慕孔琳的好运气时,她会说:“越努力越幸运,成功是奋斗出来的。”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孔琳无数次的努力、坚持和自我调整。

孔琳曾就读于她所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但高考时因为发挥失常而与她心仪的大学错过,所读的专业也不是她的第一志愿。看着同班同学很多都去了名校,孔琳一度很失落,对前途也相当迷茫。但她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

所幸,当孔琳真正接触到环境工程这个专业时,便爱上了它。因为她发现,这个专业很有意义。大二时,孔琳在学校教师的推荐下,申请去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实习,跟着研究院里的教师做科研,一直坚持到大四;其间,她还加入了学校研究生导师的实验团队做研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因此,在专业学习方面,她获得了比别人更好、更多的机会,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竞赛。

  

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

孔琳出生在江西赣州这片红色热土上。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她喜欢唱红色歌曲,听老兵们讲革命故事。大一暑假,孔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组建了“忆华夏峥嵘岁月,承红色革命经典”社会实践团,带领同学们走进革命老区,学习红色文化,并对红色革命老区的发展展开调研。

两年多来,孔琳前往多地开展调研、宣讲与帮扶工作,成功举办了50余场宣讲和学习座谈活动。还记得爬井冈山的那一天,她走了三万多步,身体明显感到疲乏,但是和团队成员们一同在红色革命圣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孔琳觉得精神十分振奋。“白天要参观学习、采访,晚上要整理资料、写稿子,行程很赶。但我在小伙伴的身上看到了坚毅与赤诚。这正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以务实态度做好扶贫工作

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作为一个环境人,孔琳很关心地球环境,想为世界留下更多的绿水青山。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孔琳没有机会去学校做实验,但她也没有闲着,而是积极研究了社会封锁政策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上海市空气污染物特征,并作为第一作者在《环境工程》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时期上海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成因分析》。

在走访甘肃红色景点时,孔琳发现甘肃的自然条件远远比不上南方的丰饶。看着满地的黄土、黄沙,孔琳很想为贫困地区做点实事。正巧,她在跟着研究生们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台仪器是可以捕获二氧化碳的,如果利用这台机器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产量。她知道,现在农业上还是习惯使用化肥来给庄稼施肥,但效果远远比不上碳肥绿色环保。“这台机器是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再把二氧化碳吹入种植农作物的大棚里,不仅省去人工施肥的环节,还能增产增收。”

在孔琳的联系下,上海市孙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入甘肃省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用科技带动生产力,使当地增产番茄 18000/亩,增加的经济效益约6000/亩,做到了技术领先。而且,由于蔬菜瓜果品质高卖相好,使得收购单价提高了50%,充分将农村地区优质水源和洁净空气转化为发展优质生态农业的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参与扶贫项目,我感受到了用双手创造价值的快乐与幸福,所以大学四年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一定要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最好可以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别人。不要质疑自己的付出,努力从来都不会错。”孔琳将自己的经验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她告诉记者,等在国外学好知识和技术,一定会回来继续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