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连线日喀则|从害怕到温暖到坚信,00后西部计划志愿者亲历地震救灾中的“中国速度”


从震感余波中感到害怕,到看到驰援物资一车车驶向安置地的温暖,到每个人争分夺秒抢险救灾重建家园的希望坚信,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张鹂在地震救灾中的细枝末节中亲历并感佩地震救援里的“中国速度”。

这名00后女生去年6月刚刚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毕业,来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政府办工作。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这两天,张鹂就在县政府大院临时指挥围绕震后展开相关后勤和协调工作。

  == 当批志愿者都曾主动请缨上一线 ==  

定结县与定日县交接,此次地震总体县城受灾会比较轻一点,但很多乡镇也有较为严重的受灾。地震发生时,张鹂有一个记忆点很深,同一批志愿者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互相关照。“我住在宿舍的三楼,我们一起来的志愿者,大家就在群里面打电话,担心有谁落下没有成功疏散。当时,我本来想跑,还急着在穿外套,很紧张害怕,此时,门响了,原来是一个从东北来的志愿者上来紧急敲我的门,害怕我没有醒来。”

“大家快速撤到楼下之后观察着地震的情况,内心还是很慌张。”张鹂说,这是她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地震。很快,县里志愿者项目办就立马给志愿者们来电话了,确认大家的安全。大约9点45分,差不多到正常上班的时间,张鹂和小伙伴们决定,先全部到单位,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做的。

“到达单位的时候,已经有一批人要集结下去乡镇实地抢险救灾。我们一起的志愿者也在那边请缨去一线帮忙,但是老师们考虑到大家的经验和安全没有答应,还是由当地救援的主要力量冲锋在前。”张鹂回忆。

“从昨天早上地震后来到政府办,我们从原来的3楼临时搬到1楼办公,期间也经历很多次余震,但似乎都来不及紧张和害怕了,大家转换了情绪频道,争分夺秒,快速联络和统计各乡镇的受灾情况,报送需要调配的物资等。”张鹂说。

整个工作团队沉着冷静,各项工作紧锣密鼓,这让张鹂紧张的心终于慢慢放下来,“那些瞬间,都让我感觉到很踏实的力量感。即使地处西部,但真的响应起来,那就是震慑人心的中国速度啊!”

“不去考虑害怕和担心,抓紧落实手头的每一个细节,就是在为紧急救援的一环夯实基础。”张鹂这样鼓励自己。期间,她还接到了家人的担心电话,问她能不能回家。她很坚定地表示,这个时候,绝不能退缩。

“我和妈妈说,现在是最不能回去的时候,这时,我们正应该把这些事情做好。但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太忙了,一直在跑来跑去,接不到她的电话。”张鹂怕妈妈担心,就赶紧给她发了语音,告诉她自己没事,只是在忙其他事情,稍后会回电。

  == 驰援速度见证人间有爱 ==  

昨天下午4时左右,张鹂和部分青年被派往县应急管理局搬运物资,“男生两个人抬一麻袋,对女生来说,被子太重了,我们就四个人抬一个,大家一直在抬,具体抬了多少我都想不起来,就是快速地抬过去,希望这些防寒保暖的物资可以快点抵达受灾群众的手中。”

那时候,虽然依然会有余震,张鹂已经感觉不到害怕,内心更多升腾起的是温暖和希望。她看到,县里面好多人包括志愿者、年轻干部都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搬物资。车上装载的都是震区人民所需的生活用品,水、泡面、被子、帐篷、毛毯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车上的红色标语振奋人心,并用汉语和藏语两种文字标注,暖暖的情谊让张鹂感到非常感动。几小时后,四辆满载着物资的集卡即将出发,张鹂内心再次涌上热流。她抢拍下了这数十小时来唯一的一张手机照片。在可以轮换着吃口饭的时间,张鹂感也全然顾不上,直到晚上8点多回到政府院才被催促着去吃。

夜幕四合,灯火阑珊,深夜11点,张鹂走出政府院去打印材料,她看到大院前的一条主干道上,很多外省市、特定单位的车辆也满载着物资前来驰援。“站在那里,望向远方,好多大车接连途径,一辆辆,全都满载着情谊和希望,呼啸而去。”这样的场景,直到今日,都陆续能看到。

地震发生的第一个夜晚,张鹂一直忙活到凌晨两点。在回宿舍的路上,天寒地冻,北风呼啸,那个风大得要直把脸都快吹歪的冬夜,张鹂却感觉特别暖特别踏实。她知道,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无眠夜,但希望就在前方。

“今天我们继续在指挥部统计对接,做好后勤,希望灾情快点过去,让家园重建。”张鹂说。

原文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01/08/17363262641246717514.html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