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汇聚合力、砥砺奋进,开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研究生教育融合新发展
紧密围绕“研究生招生、全过程质保、学位点布局、卓工院建设”等重点工作,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班子成员讲党课6次、专题研讨2次、集中学习6次,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高效执行力党支部示范点建设,通过学习教育促进了党建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抓好巡视整改落实工作,对照发现的2项个性问题和1项共性问题,制定整改举措11条并全部完成,确保巡视整改取得实效。

数字赋能研招,研究生招生开创新局面
强化招生宣传,首次使用B站抖音直播开展招生宣传,网上直播宣讲26场,总观看人数超40万次,学校考研百度搜索频次在全国地方院校中排名第六,招生宣传成效显著。规范招生工作,组织面试笔试100余场,专硕面试实现企业导师全程参与,2024年录取研究生1903人,其中专硕1051人(占55.23%)、理工农医类1312人(占68.94%),一志愿录取较2023年增长29.15%,生源质量显著提升。服务研招国考,我校设置考场97个,考务人员和学生志愿者参与近400人,服务考生2762人,圆满完成2025年研招考点服务工作。

聚焦人才培养,研究生培育跃升新层面
强化制度建设,围绕全过程管理、分类培养、博士点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等重点工作,制定、修订文件近30个;推进分类培养,制定机械工程博士和6个新增硕士点培养方案,修订完成21个硕士点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立足校地深度合作,与松江区政府共建G60科创走廊卓越工程师学院,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基础;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立项校级教学建设项目37项,获批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团队各1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新聘校内导师44名、兼职导师297名,兼职导师达1281人,立项导师培训项目14项,开展院级培训44场,全面提升导师综合素养;搭建科研创新舞台,立项研究生暑期学校1个、学术论坛14项,2024届研究生发表论文2035篇,其中SCI论文537篇,较2023年上涨14.3%,学术成果再创新高;加强竞赛组织管理,承办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4个,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56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98项,均创历史新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对接服务需求,学位点建设实现新突破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产业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学位点布局,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校办学迈上新台阶;新获批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工程管理和应用统计4个专硕点以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学硕点,学校硕士学位点数量达27个,其中学硕15个、专硕12个,学位点布局与上海“2+(3+6)+(4+5)”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匹配,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奠定了基础。
2025年,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将凝聚合力、砥砺奋进,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