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副校长夏春明、教务处处长陈浩、教务处副处长金晓怡一行赴我校课程思政领航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情况,倾听一线老师们的想法。学院院长何法江、教学副院长姚红光、各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相关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夏春明副校长充分肯定了航空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成效,并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学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指出,航空学院作为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扎实推进课程思政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宣传并推广建设经验;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在学校处于前列,应继续加强,通过一流课程建设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教务处处长陈浩对学院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进行了专门指导,强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专业建设,最终落在课程建设。学院应以一流课程“双万计划”为契机,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对标五类一流课程建设要点,有效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升创新性和高阶性,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院长何法江一一介绍了各专业的情况及特色,希望飞行技术专业冲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领航学院,学院将继续推进基于课程思政的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同时,围绕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与会人员展开深入探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学副院长姚红光从顶层设计、融入模式、教学改革和机制建设等方面详细汇报了学院课程思政推进方案及成效。学院通过思政育人目标与专业领域有机融合,确立了“航空报国”的育人目标;以OBE理念为引领,落实了“航空报国”育人目标的教学要求,将课程思政核心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探索各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新模式,构建了“思政教育”专业课程群;学院党总支书记和院长牵头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完善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五个标准。
上海市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飞行技术专业负责人党淑雯副教授汇报了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思路,同时分享了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自2018年以来,该专业分别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两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交流讨论环节,学院教师代表积极交流发言,畅所欲言,针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提出困惑和建议,夏春明副校长一一为老师们答疑解惑,针对提出的建议进行讨论并进一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