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民航强国战略部署,服务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发展,4月16日至18日,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院长李程带队赴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民航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开展专题调研,围绕飞行仿真技术创新与低空经济专业建设,与行业头部机构共商产教融合新路径。
聚焦前沿技术 构建飞行仿真创新生态
在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民航科学研究院,学院与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暘、中国航空学会执行秘书长周竞赛、中国民航科学研究院飞行模拟设备鉴定专家麻士东围绕飞行仿真技术应用、奖项申报展开深度研讨。针对高精度仿真建模、VR飞行员培训系统升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行业专家从民航安全效能提升与人才实训体系革新的角度,对学院飞行仿真技术提出建设性意见。

锚定国家战略 打造低空经济育人体系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学院重点调研通航产业人才需求与标准建设。学院与教育部全国产教融合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共同体副理事长、AOPA副秘书长郭阳、AOPA副秘书长郭培等就学院CAAC执照训练机构申请、低空运行管理人才培养等达成共识。商飞北研中心则从大飞机产业链延伸视角,为低空飞行器研发实践教学提供技术指导。

深化协同创新 共筑航空科教共同体
学院将与行业权威机构在联合课题申报、CAAC执照训练机构申请、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学院将积极吸纳行业建议,加速飞行仿真技术研发与低空经济专业落地,为航空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行业专题调研以期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方面实现精准耦合,标志着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低空经济教育创新方面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