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严运楼教授主持的“松江区‘幸福老人村’建设和运营指引”专家评审会在上海市松江区民政局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这项发挥智力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服务项目划上圆满句号。
“幸福老人村”是上海市首家社会力量参与,依托乡村振兴规划,盘活农村资源,不离乡土的互助型农村养老模式,通过松江区的探索和运营,已经在长三角以至全国农村养老领域产生较大知名度。为进一步巩固“幸福养老村”品牌发展成果,加强品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政府部门特委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严运楼教授主持标准化建设,复制和推广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缓解农村养老矛盾,丰富乡村振兴成果。
参会评审专家包括上海市民政局法规处处长娄国剑,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刘慧娟,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苏云,原上海市老龄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刚,智库养老研究院副院长曾浩、上海市瑞福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李传福以及幸福老人村发起人等。各位专家针对《指引》报告进行现场讨论与评审,一致认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有创新性,研究工作扎实,具有较强标准型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中肯提出了完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还主动走出校门跟政府、红色纪念馆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研究基地,在理论和实践密切互动的过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筹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瞄准当前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组成学科研究团队,2021年已收获4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在全市同类高校马院中名列前茅。马克思主义学院还重视将理论成果转化政策建议,发挥智力优势,助力乡村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