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10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行政楼906举行《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邀请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前来讲学。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出席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许传宏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备课会。
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要求,形势与政策授课教师应当从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出发,积极调整和落实授课教案与授课安排;应当讲清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逻辑框架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应当围绕本次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努力做好对全校师生的教育引领,将这一件大事作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案例,使民主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从而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赵庆寺教授作了题为《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的讲座,从时代背景、理论定位和核心意义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深入解读。赵教授认为,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最新成果,我们应从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及重大关系五个方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欣教授作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大制度政治实践》的报告。刘院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历程,从新时代人民民主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及政治实践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实现及有序参与三个方面,为师生们进行了全面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