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大人】虎跃车队:“零失误”捧得冠军归

时间:2015-11-03浏览:87设置

 

 

“这个奖杯我们期待了9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问鼎了!”102425日,第九届HONDA杯全国节能竞技大赛在广东国际赛车场激烈展开,我校汽车工程学院SUES-OP虎跃节能车队获得了电车组全国第一名,问鼎了该项目组的最高荣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汽车工程学院SUES-OP虎跃节能车队共有12名核心成员及马其华、孙裴两位指导老师出征赛事。车队成员们克服了天气、环境等不利因素,发挥了坚毅的品质和团结的精神,展现了我校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体现了学校创新素质培养的成果。

赛前:目标“零失误”

这是车队征战广州赛场的第9个年头了,而那一座金灿灿的奖杯也是历届队员的梦想。征战出发前,所有的队员都默默许下了心愿。因为大四准备考研,没能亲赴赛场的黎劲宏、黄天柱,连续几年暑假都没有回家,就泡在车队,为节能车设计“整车外衣”。“我们设计的赛车车架采用碳纤维,相较以往的铝合金材料质量小,强度好。这是我们的得意之作,希望能取得好成绩。”而奔赴赛场的成员们,则是默默将“夺奖”的压力转化为了动力,车手林太庆就表示,“这个奖杯,从我参加期待了2年,对我们的车队来说可是整整期待了9年之久啊!去年因为失误,让今年的征战历程和对于奖杯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

根据大赛要求,车队要经过三轮比赛,第一轮车队要以平均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完成4圈广州赛场赛道路程;第二轮车队要以平均不低于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完成5圈赛道路程;第三轮是加时赛,路程没有限制,车队在赛道上尽可能跑更多的路程为胜。第一、第二轮的比赛,组委会以掐时间作为衡量节能车平均时速的标准,如果超时,即使是0.01秒,都将视为违规。

“如果你要问我们对于这个奖项的期待程度,那一定是冠军。但是去年的场内场外配合的‘失误’,却让我们对于这个奖项变得有些踌躇,当然也变得更加期待。”指导教师孙裴说。赛后返回学校,大家才能坦然说出,出发前每一位队友心中最害怕的就是“失误”。指导老师马其华老师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节能车在去年的赛事中已经表现出色,各项指标都排名靠前,但是由于“超时”让队员们与奖杯擦肩而过。”

 

赛中:屡排险情,有惊无险

赛车冲线的那一刻令人激动的,然而车队的成功少不了车队每一环节的有力保障。到达广赛场试车当天就遭遇“被撞”险情,正在驶离赛场的节能车,被其他高校节能车因刹车不利碰撞,随之而来的是前车参数全变。“出师不利”让车队陷入了困境。团队技术组快速跟进,连孙裴老师也坐不住了,和技术组一起紧急抢修,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修和试跑,总归车子又回归了正常。“虽然车子好了,但是心理却蒙上了一层阴影。”孙裴老师回忆到,“学生们压力也很大,所以身为指导老师,马老师和我要尽量稳定军心,能帮助队员们发挥到最好。”

经过2天的比赛,车队都表现稳定,顺利通过比赛,与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一起晋级最终的加时赛。

天有不测风云,第三轮比赛当天,天空漂起了小雨,节能车统一使用的是干胎,所以遇到雨水容易打滑。“刚出发没多久,下起了雨,场外车队老师就告诉我清华大学的车子冲出了赛道,我也感受到了赛道的湿滑。尤其在过弯的时候,前轮打滑,发出吱吱的声音。幸好在学校练习的时候经常会碰到雨天以及直角弯,所以我没有采用机械制动,而是根据经验,使用了电力制动装置,让赛车一点点慢下来,最后赛车总算是在旋转了270度后,停了下来。”车手林太庆至今还无法忘记当时的场景,“幸好我在平时的练习中对于赛车在各种工况下的状况都做到了心里有数,所以还不算慌张。我定了定神,原地调了头,继续比赛。”当我们跑到最后的时候,大家都激动的相互拥抱,这个迟到了很久的“冠军”终于花落虎跃节能车队。

赛后:回看比赛,满是美好

每年的赛车季都牵动着“车队人”的心,无论是车队的现任队员还是毕业的队员们。王昕,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赴香港理工大学读研究生,但坚持每年前往广州赛场为队员们加油助威;黎劲宏,因考研没能去现场参赛,天天在图书馆守候一手信息,在得知获奖消息后,“我半天没有看得进书!”;魏启雨,车队的女车手,赛场上变成女汉子,即使翻车也不怕。

虽然准备赛事的半年很苦,每天都要抓紧训练,连续几日的通宵达旦也是常态,但是他们是快乐的。“现在回忆起来,我只记得我们晚上弄车子,凌晨4点叫外卖,把外卖小哥都弄得哭笑不得。”他们也是团结的,只要是谁有了问题,一个电话就能呼叫救兵。

比赛的整个准备过程得到了学校内涵建设项目“汽车类专业大学生赛车设计与制作平台建设”的大力支持,在赛车筹备研制阶段,指导老师邀请企业的优秀工程师为车队的同学们扩展专业知识和专业视野。在项目计划阶段,指导老师为车队规划好明确的研究方向,并且以车队为平台,让车队的学生们申请到诸多的创新项目,扩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老师马其华说:“车队在汽车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车间中,充分施展各自才华和才智,解决了一个个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和突发状况。最难能可贵的是,队员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肯于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