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报一览
 
2021年10月30日总第945期

10月30日.pdf

第一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友会召开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同心协力共促学校高水平发展

近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友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换届会议在松江校区志宏堂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副校长夏春明出席大会,近200名会员代表以及学校高端人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

李江书记在致辞中对莅临大会的嘉宾和校友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一直以来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他代表学校向校友们汇报了近年来学校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他对今后的校友工作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高度重视,把校友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服务校友的能力;三是合作共赢,实现校友和母校的携手发展。

俞涛校长作为新任理事长发表就职讲话。他讲到,校友是昨天的学生,学生是明天的校友,学校的价值和意义就体现在校友身上。“十四五”期间,工程大计划要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未来,要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广大校友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将积极听取校友的建议,高度重视校友会工作,把校友会建成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平台,让校友们和母校一起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工程大力量。

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友会章程》修订案,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校友会理事会、监事会。

史健勇副书记代表学校接受校友捐赠。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C919主任飞行师蔡俊校友向母校捐赠了他执行国产C919大飞机首飞任务的时候穿着的飞行制服。上海晶智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季凯校友向母校捐赠了100万元,用于支持母校众创空间建设及在校生创新创业工作。

夏春明副校长担任本次大会主持人。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第一届校友会理事长徐阳向大会作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本次大会是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大会,校友会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作为更加团结和强有力的执行、监督机构,将更好地发挥连接校友和母校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校友爱校荣校的情感,通过更多的沟通、帮助、激励、合作,为校友成长、母校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熊思奇)

 

奋斗新百年 扬帆长三角 励耘向未来

学校举行2021年就业工作总结会暨2022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1029日下午,学校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奋斗新百年、扬帆长三角、励耘向未来”2021年就业工作总结会暨2022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出席活动。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各学院负责人,全体就业和毕业班辅导员,江苏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上海市教委学生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松江、长宁、虹口、青浦四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松江区工商联以及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商会相关负责人,2021年协同就业示范单位代表参加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主持活动。

会上,李江书记、俞涛校长与政府嘉宾共同启动“奋斗新百年、扬帆长三角、励耘向未来”2022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

李江书记与参会嘉宾共同按下“服务长三角协同就业联盟”启动键,联盟的成立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精神,立足全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整合政府、商会、学校等各方资源,全面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联盟的成立将为学校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就业工作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江书记为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就业工作的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公室,松江、长宁、虹口、青浦四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松江区工商业联合会等颁发了2021年学校就业工作特别贡献单位奖。

俞涛校长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校外合作伙伴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部门、各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他指出,就业工作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是否符合工程应用型一流大学办学定位、是否符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人才要求和上海“3+6”产业布局以及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试金石”,是学校落实中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的重要体现。他要求,全校上下一要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规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找到新方案,谋求就业工作的新发展。二要高度重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到每一位学生。三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做好校内协同,积极凝聚部门、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家长等力量,努力形成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就业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协同,充分发挥官产学研用的协同作用,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再立新功。

俞涛校长为上海建工集团等2021年协同就业示范单位代表颁奖,对他们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浩渺行无极,扬帆绘蓝图。2021年学校就业工作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既定目标,继续保持同类高校前茅。2022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正式启动,学校就业工作战线工作人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党委统筹领导,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全方位开拓就业资源、全过程加强就业指导和生涯教育、全覆盖开展就业精准帮扶,力争圆满完成2022年学校就业工作目标,为开创学校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未来贡献力量。(崔俊)

 

业内大咖汇聚社会保障前沿问题高峰论坛共话未来发展

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承办的“社会保障前沿问题”国际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近日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健保服务中心、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美国中央佛罗里达大学等20余位国内外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00余位研究生出席了会议。论坛上,校长俞涛教授致欢迎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教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致贺词,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董克用教授就推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体系建设问题,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就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问题,中央党校青连斌教授就发展养老服务要避免的几个误区方面做了主旨报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教授以“上海养老金融发展思路与路径”为题做了主旨报告。浙江大学米红教授就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与共同富裕发展问题,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忠教授就进一步提升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方面的研究,展示了个人的研究成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法国籍教授Eric Bouteiller,以“Empirical Finding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surance in China”为题在论坛上做了报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李秉勤教授就社区为老服务提供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主要角色展开了详细的阐述,美国健保服务中心蔡立明教授以新冠疫情环境下CMS采取的应对政策为主旨做了报告。

在论坛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胡斌教授宣读了第十二届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并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29所全国各高校学者的学术论文200余篇。经论坛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共71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50名。

论坛还设置了分论坛,举行了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医疗保险与健康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四个分论坛,青年学者及参会代表分享了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思考,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对社会保障领域的各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与分享,活跃了学术气氛,碰撞出了思想火花。

本次论坛进一步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文汇报、中国教育在线、东方教育时报、腾讯网、东方网等十余家媒体对论坛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新闻报道。(徐佳)

 

第二版

校领导带队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校园安全专项整顿会议工作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部署,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1029日,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副校长姚秀平一行对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场所开展安全隐患现场检查,并就加强实验室安全稳定工作提出意见。

李江书记强调,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他要求,要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和排除工作,高度重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俞涛校长指出,实验室安全重于泰山,要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复杂艰巨性,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实验室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尤其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师生要安全宣传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制度及使用规范到位。他要求,要以此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为契机,分析安全隐患背后深层次问题,推动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消除安全隐患。

姚秀平副校长要求,各学院、中心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排查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实化工作措施。

检查组一行先后对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材料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尤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遵守、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使用等情况进行了逐一核查。

党办、校办、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保卫部(处)、基建处、后勤实业发展中心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检查。(何智玲)

 

【党史学习教育】学校举行2021年秋季干部教育培训开班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1021日,我校 2021年秋季干部教育培训集中开班式在行政楼B301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出席开班式,全体秋季学期培训班学员、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开班式。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洪春主持活动。

李江书记指出,在党校学习要弄懂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怎么干。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国和上海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学习重点,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立稳理想信念的“总支柱”。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确保党建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二要瞄准高质量发展,学习推动转型发展的“真本领”。要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提高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的本领。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善于向改革创新要转型发展动力,要坚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提高狠抓落实能力。三要坚持工作实绩导向,“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练就能担当重任的“铁肩膀”。要大力倡导“安专迷”精神,在推动学科发展,助力学校博士点申报方面展现新作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引育并举,继续做大做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在坚持党管人才、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方面展现新作为。要加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在深化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方面展现新作为。

开班式后,市委党校刘泾教授以《百年大党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为题作首场主题报告。她谈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贯穿始终的主题,要深刻认识孕育与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是持续推进民族复兴的精神之源,要深刻感悟“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矢志不渝的人民情怀。主题报告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可菡主持。

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党委共计划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班12期,其中,重点班8期、专题班2期、选学班2期。本次集中开班的有学院(部、中心)行政正职干部培训班、学院(部、中心)行政副职干部培训班、“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暨党支部书记轮训示范班、《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组织工作条例》专题学习班、师德师风工作专题研修班以及民主党派新任委员和统战团体骨干培训班。(顾守进)

 

我校召开2022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大会

1022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B301召开2022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大会。校长俞涛、副校长王岩松出席大会,相关职能处室、各学院(部、中心)科研工作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岩松主持。

会上,俞涛校长围绕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作了动员讲话。他指出,科研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优秀的高校教师需要做科研,只有做好科研才能了解行业发展新动态,反哺教学,引领教学。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很重要,希望教师们踊跃申报,把握住这一科研工作中最公平的平台和机会。他强调,国家级项目的申报需要发挥出学科特色与优势,更需要以国家需求为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打造符合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进而服务社会。

王岩松副校长对2021年度国家级项目获得者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并鼓励大家要继续保持科研热情,勇于挑战,提升自我价值。他强调,各二级部门要组织起来、动员起来,高度重视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把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争取2022年度国家级项目立项数再创佳绩。

科研处处长方宇对学校2021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立项情况做了总结,并对学校2022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特邀东华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莞教授作了关于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题辅导讲座,他以项目属性与选题新意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在申报与评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项目申请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特别提醒和相关建议。2021年度国家级项目获得者、管理学院李含伟老师及材料工程学院鲁娜老师作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自己获得国家级项目的历程,分享了项目申报的经验和方法。(邢晨晨)

 

百年奋进新时代 服务进博享未来

我校举行第四届中国进口国际博览会志愿者出征仪式

“向前进,博青春!为进博,一起来!”这是118名工程大“小叶子”齐声发出的出征誓言。1021日下午,“百年奋进新时代 服务进博享未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第四届进博会志愿者出征仪式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为我校第四届进博会党员志愿者先锋队以及志愿者服务总队授旗并讲话。她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进博会已经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坚定制度自信的生动课堂,希望志愿者们通过担任进博会志愿者融入国家发展,理解时代使命,在爱心奉献中践行使命担当,在身体力行中开拓国际视野,在社会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

今年校团委特别组建了25人的“小叶子”体验官队伍,他们将以志愿者的视角拍摄短视频,记录宣传年轻人眼中的进博会,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徐阳为“小叶子”体验官代表颁发聘书。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朱蓓为我校二、三年级“小叶子”讲师团颁发聘书。(石海雄)

 

第三版

【党史学习教育】

纺织服装学院党委: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百年党史既是一部砥砺奋进史,又是一部道路选择史,还是一部信念锻铸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纺织服装学院党委以高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思践悟,从教学科研一线到行政管理部门,从课堂内的育人实践到校园外的社会服务,力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让大学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突出改革发展导向,精准施策

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立足学院实际,2021年上半年纺织服装学院党委通过中心组集体学,党委书记带头学,其他成员自学等学习形式,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学习渠道,会前自学研读,会中党委书记领学研讨,会后线上答题自测,检验学习成果。组织党委班子成员悟2个重要指示和论述、学4个重要讲话精神、读4+X本重要著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仰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同时,班子成员及时掌握分管对象的学习情况,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全员覆盖。

学院党委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实、开“十四五”新局,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由学院班子成员牵头,就党建发展、学院治理、师德师风、学科建设等主题,通过与不同群体代表开展座谈交流、设立邮箱信箱、走访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掌握师生所思所盼,及时发现问题,对共性问题及时收集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提出解决思路举措,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筑牢阵地

学院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体系,不断增强赓续红色基因的行动自觉,坚持“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有机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校内红色资源,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依托学科优势引导广大学生做到学党史、悟思想,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法合作教师党支部深入挖掘“采风”课程的思政元素,组织教师修改“采风”教学大纲,将民族服饰文化融入专业设计,尝试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艺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锤炼自我,以博大的胸襟讲好中国故事。

服装艺术党支部结合专业特点,围绕19个红色精神内涵,设计制作出精神谱系图册,将精神内涵、设计理念、学习感悟等撰写成精炼的文字,倡导师生继承、弘扬时代精神,激发学生努力钻研、不断创新,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服装设计与工程党支部将部分专业课程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讲解红军军服的结构设计、版型设计等引导学生探索红军军服结构的演变;将土布作为课程教具,将材料学知识与红军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红军早期的布匹面料结构与工艺;采用现代工效学评价体系,研究了穿着红军军服后的舒适性、运动效能和生理参数指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课程中探究红军历史,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打造“三全育人”格局,凝心铸魂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学院党委坚持“实”字为先,“效”字当头,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方面加强探索,拓宽师生学党史讲党史的方法和渠道,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学院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

寻访红色足迹,缅怀前辈楷模。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披荆斩棘留下了众多红色资源。纺织服装学院党委以上海为原点,组织师生参观红色遗址,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英烈,突出红色沉浸体验式学党史。学院十个党支部分别赶赴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团中央机关旧址、上海毛泽东旧居、龙华烈士陵园等几十个红色基地,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数字中国”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多维度落实党性教育。从19212021通过提取特殊时间节点数字,以“数字”贯穿历史,用“数字”概况历史,通过“数字”引领学习党史、解读党史、宣传党史。组织学生党员收集100个红色故事,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形成一本党史故事集,将党史故事通过音频、视频及文字的形式,定期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坚定历史自信,筑牢信仰根基。组织72个团支部参与“重温光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五四红歌赛,进一步加深广大学生对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的认识。依托电影社团,举办影展,让同学们从艺术作品中学习党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纺织服装学院的党员们深知党史学习教育不能仅仅在校园展开,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有的党员给社区治安管理人员讲党史,有的党员给自己的家人讲党史,部分在国外学习的学生党员给外国友人讲党史。青年援疆干部董海宇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组织汇报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远在边疆,他克服种种困难,因材施教,增强边疆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纺织服装学院党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大学生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激励党员同志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水平发展。 (谢志文)

 

第四版

七十载深耕职业教育 新征程坚守技能报国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喜迎七十华诞

【编者按】金秋十月,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迎来七十华诞。建校70年来,学校大力弘扬优秀的职业教育传统,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职业技术学校,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作为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学校不忘职教初心,牢记职教使命,在教育引导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七十载风雨兼程,深耕职业教育;七十载不忘初心,培育大国工匠。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发展成为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被国家劳动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命名为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更让高技校焕发青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依托产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为了每个学生的职业需求和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职业素质为核心、职业知识为基础、职业技术为重点”的育人传统,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识技能并重的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职业技术学校。

七十年来,高技校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定位,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横向拓宽专业发展渠道,纵向延伸专业培养层次,搭设层次衔接、类别交互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形成中、高、本贯通的现代职教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职业教育 以技能报国为本

七十年职教之路,高技校始终致力于探索职业技能实训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近十年,学校专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培养,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以技能报国。

经过不断研究,学校摸索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发展模式,学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和学科竞赛,多措并举引导、支持和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吴昊同学分别入围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刘俊、丁轩浩同学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增材制造”项目国家集训队;学校获得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奖23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市级团体第一名19项、一等奖37项;获得市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5项,市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80项;获得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类竞赛奖43项,其中“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铜奖2项。2021年,学生在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获我校参赛史上最好成绩。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数及获奖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为国赛、世赛培养和输送高水平参赛选手。1012日,在上海世赛倒计时一周年之际,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举办的外交官“走进世赛”主题活动中,有来自7个国家驻沪领事机构12位总领事及高级领事官员来我校观摩了工业控制、增材制造世赛项目。1019日,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向学校发来感谢信。莘莘学子勤学苦练,勇攀高峰,为建校70周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大师带教 竭力传承“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学校深谙此道,通过大师带教的方式传承工匠精神,对接市场需求。依托金德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周巍技能大师工作室、万军数控技术应用名师培育工作室、茹秋生机电技术应用名师培育工作室,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努力搭建关工委“青蓝工程”育人平台,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通过“青蓝”结对,老教师手把手给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技能,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培养符合现代职业院校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十年来,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拥有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10人获上海市园丁奖、育才奖等荣誉。学校现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金牌指导教师、市级教学名师、市级技术能手10余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育工作室2个;承担了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项,发表SCI论文12篇、核心论文148余篇。这些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

 

同向同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育人”先“育德”,德技并修一直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 学校党委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充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依托思政课程带动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勇挑重担,从思政课程改革起步,持续发力,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学校思政教师冯靖、王柳丽、冯彪组成的团队荣获三等奖,为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起到了榜样作用。党委书记深入系部走访调研,与一线教师座谈交流,了解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现状,召开课程思政系列专题研讨会及推进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通过讲座、报告、党课等载体讲授思政理论课;把“机制攻坚”作为重要抓手,着力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各自为政的问题,尝试构建主体协同、资源汇聚、要素融合的系统化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课程思政建设逐步由“一厢情愿”转变为“双向奔赴”,其成效成果不断凸显。

新时代,高技校抢抓机遇,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撰稿: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