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到胜任 我是未来航空人

时间:2025-07-14浏览:12设置

暑期300余名“未来航空人”,分赴民航公司相关企业开展实践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设计了“产业认知-理论铺垫-岗位实操-反思提升”的进阶式人才培养全周期实践教学体系:大一学生开展认知实践,大二学生前往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部开展航空客运劳动实践,大三学生前往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航空货运劳动实践。为确保学习效果,学院构建了完善的学校-学院-企业三方协同实习管理机制,助力学生实现从“认识行业”到“胜任岗位”再到“解决岗位复杂问题”的能力跃迁。

认知学习:感知行业 激发兴趣

为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成效,助力学生感知行业前沿、激发航空报国志向,交通管理、物流管理(民航物流)专业2024级学生开启了“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的第一堂实践课。本次认知实习采用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校内开设医疗常识与急救认知、客舱设备及操作认知、航空发动机认知、桌面飞行模拟器认知、塔台及离港系统认知、职业形象塑造认知等课程,帮助学生建构起民航业不同专业领域的综合认知体系;校外则组织学生走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与航天八院创新创业中心,为同学们了解行业、熟悉行业、热爱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前往中国商飞和航天八院创新创业中心开展认知实习


专业实习:认同行业 淬炼素养

通过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大二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此次实践学习,同学们走到产业一线。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学生赴东方航空技术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业实习,实习采用“课堂前沿启智+ 岗位现场淬炼”的双模块设计,成效显著。在校内理论培训阶段,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进入课堂,强化民航维修作风建设,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铁律以及“严谨、专业、诚信、责任”的职业内核,为其树立牢固的规章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同时,深入讲解AMM、IPC、WDM等飞机关键维修手册的架构、编码规则与规范查询流程,有效弥合了教材理论与企业标准化作业之间的鸿沟;引入民航维修先进无损检测、预测性维护(PHM)等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行业视野,使其感受到智能化、数字化浪潮下行业发展的脉动。


学生赴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实习


交通管理专业2023级学生赴东航地服开展为期三周的航空客运劳动实践,为确保实习成效,副院长党淑雯一行前往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东航地服部走访交流,虹桥旅客服务中心国内离港一分部高级经理朱涛介绍了当前暑运期间东航地面服务的总体情况。党淑雯深入了解了实习学生在岗期间的表现与成长,询问了在岗学生的实习体会,嘱咐大家珍惜宝贵的实习机会,努力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零距离转变。同学们汇报了工作进展与实习收获,表示会珍惜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校企双方在虹桥旅客服务中心实习现场交流


实操能力:深入一线 顶岗工作

交通管理专业2022级学生赴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浦东货站,开展为期四周的航空货运劳动实践。实习前期,货站事业部人力资源管理潘诗杰入校开展“入企第一课”,详细讲解了实习制度、安全要求及考勤请假规定,同时为各岗位学生明确了具体工作安排与每周排班计划。入企第一天,各个货站负责人对学生开展岗前培训与安全教育,确保实习有序开展。实习期间,学生在带教导师指导下,深入货站生产一线,掌握货物配载平衡、危险品申报、进出港单证等核心业务技能,提升专业实操能力、航空物流全流程协同意识及安全责任素养。


东航物流实习岗前培训与货区现场安全教育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