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汽学子在实践的沃土中淬炼担当之光

时间:2025-07-18浏览:61设置

蝉鸣盛夏,正是青春奋进的序曲。当机汽学子们分布在祖国大地的不同坐标,一场关于守护、创新与传承的火热实践正悄然展开。从城市运行的基石脉络,到未来机器人激发的科创火花,再到指尖跃动、脚步丈量中的传统文化——机汽青年们在不同维度的实践沃土中深耕细作,为青春赋能,为社会注能,奏响了知行合一、勇于担当的生动乐章。

守护之维:于平凡间扎根基层建设

在松江区国防动员办公室民防工程管理所综合科,伴随着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参加暑期挂职锻炼的2024级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刘鹏正专心致志的输入表格字段。在这十余天中,他将近十年登记报告的相关文件逐一整理,共扫描文件200余份,形成标准化档案电子目录150余条,力求做到系统、规范、高效。这份在规整与琐碎中打磨出的专注、细致与韧性,正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谈起自己的“班味儿”,刘鹏颇为自豪:“档案整理是‘为沉睡的历史接通血脉’的工程,这份工作琐碎却并不枯燥,透过山海般的档案材料,我看到的是城市发展的尺寸之功!”

今年暑期,机汽学院共有5名学子投身广阔的基层天地,选择了挂职锻炼这条淬炼成长的路径,将青春的身影坚定地融入服务社会、建设家园的壮阔洪流。他们从象牙塔走出来,走进阡陌巷陌、办事窗口和田间地头,身份在大学生与“基层服务员”“社区助理”“乡村研究员”之间无缝切换。岗位虽平凡,但每一项工作都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关乎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正因如此,他们的担当便拥有了非凡的意义。

智创之维:于童心间开启科技未来

“哇,好炫酷啊!”“我也可以遥控它们吗?”走进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的暑托班教室,小朋友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这里正在举办一场科技感十足的“未来机甲大师”机器人科普活动,来自机汽学院木鸢Birdiebot战队的五名志愿者,携全向轮步兵、英雄机器人及轮腿步兵机器人等三台机甲登场,向小朋友们讲解设计理念与应用场景。小朋友们将他们团团围住,亲手触摸、亲眼观察,兴奋与好奇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样一段趣味横生的机器人探索之旅,成为孩子们最闪耀的童年记忆,也让科创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发。

为了上好每一堂暑托班课程,让小朋友们“不白来”,机汽学院的爱心暑托班志愿者们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查阅大量关于机器人技术、未来汽车等前沿知识,精心准备成适合小学生理解的科普兴趣课程,还将自己在实验室“手搓”的汽车模型、小机器人等实物带上讲台,提升课程吸引力和教学效果,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

传承之维:于方寸间续写文化自信

暑期,机汽青年还以社会实践团队的方式,用指尖触摸、用脚步丈量,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童剪初心·艺启未来”社会实践团队,以非遗剪纸技艺为主题,化身“非遗使者”走进社区,引导童稚小手舞动剪刀,在方寸红纸间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审美的启蒙和民族自豪感的悄然播种。一场场充满童趣的作品展,让“非遗薪火”从课堂向社区、家庭燎原,成为联结代际、传播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探究广富林遗址的现代价值”社会实践团队则以上海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4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上海之根”的广富林遗址为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探索广富林遗址在文化传承、教育赋能、文旅融合及学术创新方面的现代价值,助力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并为同类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在实践中赋能,在实践中淬炼。机汽学子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火热青春的答卷,在这个火热的盛夏里汇聚成当代青年将学识融入热土、以才干服务未来的蓬勃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