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快讯
 
学校举办2025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引领力,引导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825日至27日,学校组织40名教师赴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开展教师暑期国情研修,以“精品课程+行走的课堂+专题调研+成果转化”的国情教育模式,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开阔视野、提高认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研学,做教书育人的学习先锋

今年是“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两山”理论不仅深刻改变着中国,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探索凝聚共识,指明路径,是课程思政的生动素材。理论学习环节中,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原副院长胡继妹教授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两山”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浙江基层治理实践,呈现了一堂津津有味的思政大课。

走访研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现场教学环节中,学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考察,现场感受在“两山”理论指导下余村的变化,感受中国之美的日新月异。学员们走访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学习“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实践;考察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进经验。

交流研讨,促进“三旋翼”深度交叉融合

研修期间,学员们立足学校转型发展,围绕“如何促进‘三旋翼’深度交叉融合”如何以实践研修推动日常工作开展等主题开展了分组讨论。学员们结合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分享收获与体会,探讨交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跨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学校学院转型发展的增长点等,凝聚合力,团结协作,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走出个人与学校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加培训的教师们表示,此次国情研修不仅是一次思想理论的学习,更是一次用脚步丈量大地的爱国主义实践。在行走的课堂中,各位学员强化了对党情国情社情的认知,进一步端正师德师风、提升使命担当、提高能力素质,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的应用创新型大学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