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旋翼理念共振,新视觉形象焕新! 学校“三旋翼”人才培养创新论坛暨新视觉形象系统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5-10-22浏览:11设置

1021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旋翼”人才培养创新论坛暨新视觉形象系统发布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江,校长娄永琪,党委副书记孟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阳,副校长夏春明、许开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全体中层干部、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由徐阳主持。



“要把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势,找准上工程在适配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李江书记在讲话中号召全校以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为引领,统一思想、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迈向建设“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的新征程。他就三个层面提出要求:从战略高度、全局维度,充分把握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新要求;从执行层面、落实层面,以“四大变革”推动“三旋翼”交叉融合模式落地生根;从AI赋能、干部担当作为角度,以“两大关键变量”保障“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战略目标实现。



“真正的跨学科创新,必须从问题开始。”娄永琪校长作《新时期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坛主旨报告,以生动的故事串联起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国际化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并生动描绘了产业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图景。他强调,新时期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城市为校园”,用足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效应,“问题驱动”“从做中学”“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认知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要推动产教融合从“服务产业”向“协作引领”和“创新创业”的转型,把“三旋翼”理念切实转化为驱动改革发展的引擎,让学校成为创新的策源地与教育变革的引领者。



在特邀报告环节,副校长夏春明、研究生院院长王金果、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媛媛、管理学院院长胡斌围绕人才培养改革、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三旋翼”育人理念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从多维度探索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与方向。

在新教师代表发言环节,艺术设计学院冯路教授、国际创意设计学院Joseph Press教授、陈俊恺副教授分享了跨学科教学理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凡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慧慧老师也从青年教师视角讲述了“三旋翼”育人实践的感悟与思考——一场关于人才培养改革的“多声部合奏”由此奏响。



在期待与瞩目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新视觉形象系统正式发布。李江、娄永琪、视觉形象系统总设计师王敏及师生代表共同上台为新校标揭幕。崭新校标点亮大屏,也点燃了学校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强烈信号——从理念到形象,从校园走向世界,一个更自信、更开放的上工程,正式启航。



此次学校新视觉形象系统总设计师由国际著名设计学者、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北京申奥工作艺术指导、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艺术总监王敏教授担任。王敏详细解读了设计理念和内涵:新校标以校名英文缩写SUES为起点,通过几何线条构建出富有动感的视觉符号,象征开放、融合与进取的精神。标志中隐含的三旋翼结构象征学科交叉融合,整体传递出学校立志建设一所与众不同的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勇气和决心。李江、娄永琪为王敏颁发学校名誉教授聘书及纪念奖牌。



此次视觉焕新,是学校落实“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新定位的关键一步,是学校推进“一年调姿、三年入轨、十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大学全面综合改革的集结号。视觉形象系统从设计理念到形象落地,凝聚了校内外专家、校友、师生的智慧与情感,让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决心更加形象具体、深入人心。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标识的发布,更是一场理念的共鸣——新的视觉形象、新的飞行姿态,上工程正以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奔赴未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