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报一览
 
2021年12月30日总第951期

12月30日.pdf

第一版

勤于精业 笃实力行

——2022年新年贺词

党委书记 李江   校长 俞涛

亲爱的全体工程大人和关心工程大的朋友们:

律转鸿钧,四序递迁。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美丽的程园,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

2021年,学校在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内涵建设、转型发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全校师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创学校发展新格局。

这一年,在建党百年的壮丽画卷中,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激发了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学史力行践初心,149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02项“支部办实事”项目,有效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一年,在人才强校的深谋远略中,人才高地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在岗各类国家级人才23名,专任教师博士率达到60%,建设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累计40项,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批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这一年,在学科建设的擘两分星中,特色学科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新增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首次获批教育部新文科项目,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通过德国ASIIN认证,引进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线上课程项目,制定“2+1”申博学科战略。

这一年,在多轮驱动的谋篇布局中,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4373名毕业生到长三角就业。国际合作交流持续深化,新签续签国际合作交流协议24项,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和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

这一年,在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中,上海市“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设成果显著,沪上首个“5G+马院”上线,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入选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0项,国家级学科竞赛123项榜上有名,首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99名同学参军报国,118名志愿者服务第四次进博会。

这一年,在治理体系的守正创新中,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立新规,构建“1+13+17”的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体系,“废、改、立、释”提升工作制度化水平,150个服务事项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

虎步龙骧,鹏飞鲲击。2022年,校党委将带领全校师生开拓奋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亲爱的工程大人、海内外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携手,迎接2022年第一缕阳光。

 

学校召开2021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以“传承合作教育基因,创新产教融合特色,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近日在行政楼B301主会场、图文中心第二报告厅分会场举行。

会上,李江书记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育人育才使命,奋力谱写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做了报告,就如何更好地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立德树人的深远意义。二是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坚持夯实基础,创新“三全四协同十育人”模式;坚持特色发展,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坚持一流引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坚持质量为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筑牢学校发展根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支撑学科高质量发展;完善人才分类考核评价,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四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多措并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考分离”,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王岩松副校长作了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简要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点建设发展历程,列举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案例,对于研究生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行了剖析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夏春明副校长作了题为《传承产学合作教育特色,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学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入解读了我校合作教育新方案,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学院院长代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方志军教授,教师代表、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夏志杰教授,校友代表、化学化工学院2020届校友张旻轶,学生代表、2019级研究生卫星驰分别作交流发言。(教务文)

 

发挥示范作用 助力创新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国内一流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建设,动员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1224日上午,学校在现代交通工程中心7楼大厅隆重举行“王国中、王安斌、缪雪龙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出席揭牌仪式。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介绍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背景,阐释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并就进一步做好劳模工作提出要求:要加强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和服务,多措并举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搭建平台更好地发挥劳模“传帮带”的积极作用。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王国中教授代表劳模做交流发言,他表示将创建好劳模工作室并充分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学校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转型发展再添新功。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由在技术、业务和管理方面有专长,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劳动模范作为负责人,并以劳模名字命名,同时由相关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学校加强人才工作的缩影,反映了学校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王国中、王安斌、缪雪龙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并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不断探索取得突出成绩,已经成为集聚学校及各方资源的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在激励广大教职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勇于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后续,校工会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弘扬劳模高尚品格,更好发挥劳模在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更好激发劳模和广大教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努力创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更高的平台上发挥劳模的作用,为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树立起新的标杆!

 

第二版

学校党委举行2021年度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1223日,学校党委在行政楼B301召开2021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会上,学校党委书记李江肯定了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带领党组织和党员,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同时,对现场述职的五位二级党组织书记逐一点评,从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的规范性、党建工作特色亮点、党组织委员作用发挥、党组织优势转化以及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等方面,指出各位书记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抓实基层党建工作,李江书记提出四点工作要求,一是政治站位要再提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固化理论学习机制,增强二级党组织政治功能。二是主体责任要再压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针对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要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三是政治功能要再强化,提高高校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转化能力。要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申博工作等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要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见人、见事、见精神。四是工作机制要再创新,坚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要在固本强基的基础上再创新、再突破,用好党组织“功能群”的建设,用好“智慧党建云”系统。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坚持引培并举建设学校人才高地,努力推进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

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指出,2022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贯彻传导建设的重要一年。他希望各二级党组织书记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及时传达好会议精神。

本次述职评议包括书面述职和现场述职。会上,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朝民、航空运输学院党委书记徐建华、高职学院党委书记倪智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许传宏、退休教工党委书记孙文钧5位同志进行了现场述职,交流工作特色和亮点,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与会人员对各二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了测评。(单明霞)

 

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创意暖冬秀”

让时尚流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1223日,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法国国际时装学院师生前期的精心筹备和共同努力下,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创意暖冬秀”在长宁校区举行,校长俞涛出席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勤,法国国际时装学院理事长Patrick Kouzmine、院长柴立伟,著名设计师陆坤、Joaquín Jover GayDior迪奥品牌运营经理陈曦,Furla品牌中国区总经理尹艾瑄,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刘佩芳等服装界专业人士,与中法合作办学项目的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此次校园暖冬秀。

中法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大秀,是最受师生关注的校园活动之一,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毕业秀停摆了两年,为了弥补遗憾,此次走秀服装囊括了近两年的优秀毕业作品,同时,根据本次暖冬秀主题,专业老师特别挑选的50多套上场服装中,还包含了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工作室“新锐设计师孵化计划”的作品。

不同于传统的T台展示,此次校园秀场从形式、内容、主题和观赏性上,都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嘉宾和师生们坐在各个教室,11位专业模特穿着学生设计的作品,随着音乐穿梭于教室和走廊,为观众带来更近距离的视觉享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法国国际时装学院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在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竞争力的时尚设计人才。未来中法合作办学项目还将继续优化培养计划,通过加强与行业的联动合作,为学生架起时尚设计的校内外桥梁,推广宣传学生优秀作品,助力每一位有梦想的设计师!(陈希)

 

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

近日,学校在行政楼B301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特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总督学、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平辉作《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的进展与展望》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中心组成员、中层干部参会,会议由副校长王岩松主持。

平辉总督学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的进展、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表现、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的展望等四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解读了我校在上海市2021年分类评价中的综合评价、效益评价及各指标表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增强引领意识。分类评价就是要引导良性竞争,差异化投入资源。应用技术型高校总体起点水平差不多,发展劲头都很足。学校基础较好,应提升站位、加强前瞻探索,成为应用本科标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旗帜,带动上海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二是加强内部评价能力建设。建强评价队伍,建立健全评价体制、机制、体系,及时响应新评价动向。要把自我评价能力、数据治理能力,作为基础的办学能力加以强化。三是提升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强化应用特征,多在绝活上发力,多在标志性成果上下功夫、多在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上花心思。

与会同志表示,本场报告为我校进一步开展好分类评价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要深刻领会本次学习内容,要重视分类评价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按照与过去对标、与同类型高校对标、与行业兄弟学校对标、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寻找到自身方位、凝练出自身发展目标,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打破封闭思维,认清形势、扩大视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破唯”“增维”,强化特色评价,拉长长版、补齐短板、厚实底板,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贯穿办学的始终,进一步完善“全校一盘棋”的统筹协调机制,扎实推进我校分类评价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杨晓瑞)

 

【三全育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梳理过往经验,推动更好发展。日前,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总结会暨学校意识形态与新闻宣传工作通报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委(党总支)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徐阳主持。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对三年来学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十四五”规划推进的重要之年,是上海市创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国示范区的攻坚之年,也是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市级示范校新一轮建设的关键之年。就如何推动“三全育人”深层次建设,提出要关注四个重点,即:要强化系统思维、要坚持创新引领、要着力重点环节、要突出品牌特色。就怎样保证“三全育人”高质量发展,明确五个抓手,即:抓好高位推动、抓紧关键环节、抓牢关键群体、抓准考核导向、抓实保障支持。对明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朱晓青副书记、副校长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安全稳定的先导,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二是奏响党建理论的先声,做好理论武装工作;三是抓好氛围营造的先机,做好文明文化工作;四是深化主流舆论的先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会上,宣传部部长徐阳汇报了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情况,通报了学校2021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及新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党委书记徐建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范君晖、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虞蓉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我校教师作品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一等奖

近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纺织服装学院周志鹏老师的作品《巍巍雄鸡,东方破晓》荣获一等奖。

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及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联合发起。大赛共征集到了1610件海报设计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设计者参与。经过前期初评、大众投票+复评、终评以及版权公示等多个阶段,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2幅获奖作品。

周志鹏老师的《巍巍雄鸡,东方破晓》展现了一个具有中国水墨意象的雄鸡形象,通过写意浑厚而富有力量感的整体造型,寓意巍巍中华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雄鸡的羽毛结合了电影胶片的概念,画面上方的红色花瓣灵感来自厦门市花——三角梅,暗示金鸡奖的举办城市,它也像一轮红日,象征雄鸡报晓,红日东出。

周志鹏老师2006年进入我校工作,主要讲授平面设计、时装摄影以及电脑软件类课程。其设计作品曾入选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中国美协),科普作品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三等奖。周志鹏老师表示,此次获奖只是学校、学院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感谢学校、学院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沈云萍)

 

第三版

【三全育人】推进“党员导师计划” 激活组织育人“神经元” 

编者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好组织育人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准入制、项目制、带教制”的工作思路,推进“党员导师计划”,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政治引领功能、专业特色优势,校企资源优势,凝聚组织育人合力,推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坚持实施“党员导师计划”,发挥党员教师的政治优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单元、以任务为纽带,为青年学生配备优秀党员担任“导师”。“党员导师计划”采用“准入制”遴选优秀导师,采用“项目制”推动工作,采用“带教制”保证活动质量。10年来,累计600余名教师党员参与了55个项目的建设,搭建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的良性平台,深化了“党员导师计划”的品牌效应。

拓展新动能

学校党委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政治引领功能,抓好整体部署和统筹推进,拓展党员教育发展新动能。如: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导师队伍育人功能,将支部建在团队上,发挥实验中心教工党支部和车迷俱乐部党支部的党员导师力量,成立赛车科创团队党员导师团队,在日常带教和技术指导中,做好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的全程教育;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制定制定“234”党员导师计划实施方案,通过聚焦2个“贯穿”、开展3个“定期”、办好4个“讲堂”为重点,做好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搭建新载体

充分发挥“党员导师”专业优势,以需求为导向,在科研指导和学科竞赛中通过向学生讲清讲透学科背后的思政道理和思政元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艺术设计学院博士工作站党支部“创新党员导师计划”,通过聚焦专业方向,采取集中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形成以讲座、沙龙、创意展示、社会实践等为载体的多样化育人体系,培养青年学生树立科创与服务意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积极实施“新能源汽车党员导师计划”项目,通过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人格魅力、学术能力全面影响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先锋模范和科创精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工党支部通过“‘大学生科创’党员导师计划”,充分发挥长期从事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党员教师力量,指导学生提炼挖掘科创项目中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本专业特点的科学价值,精准指导学生参与科创竞赛,带教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

打造新机制

各二级党组织发挥院、企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党员导师与青年师生“一对一”结对子,在传、帮、带、教中发挥政治引导、业务(学业)指导、生活辅导的积极作用。如管理学院党委“民族班学生党员导师计划”,通过院系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青年学生、民族班结对,建立院领导联系民族生班级和少数民族学生机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双融协同党员导师计划”,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以联合党建为契机,充分调动和发挥统筹多方资源,搭建以“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学院教授、企业专家、全国劳模、企业工匠、工程师等为核心的特色党员导师队伍,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研究生群体等学生队伍实行“党员导师”结对计划,实现思想业务双向引领。

筑牢理想信念

通过“党员导师计划”推进,将党史教育、课程思政、专业精神等融入育人全过程,丰富育人形式、夯实育人阵地、凝聚育人合力,进一步健全组织育人工作体系,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坚定将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信心。

激发创新源泉

“党员导师计划”在凝聚党员教师力量的同时,也不断继承和发展,参与项目建设的党员教师不仅对党员身份和党员责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党员导师计划”鼓励各级党组织依据专业优势和特点,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立项、申报和评审,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党员教师队伍的创造性,为党员教育培养的创新源泉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泉。

树立育人品牌

在“党员导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广大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让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导师成了校园里的“明星”,广大青年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员导师的“可亲、可敬、可学”,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学先进、比先进、赶超先进的积极性,增强了党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第四版

回首2021,致敬奋斗不息的工程大人

疫情防控: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2021年,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复杂的形势,学校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筑牢学校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强化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不断夯实学校疫情防控网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师生疫苗接种率超过92%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 走实 走心

学校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坚持对标对表,抓牢关键重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突出六大重点”,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六方面学习内容”,针对党史学习教育的三个阶段分别制定了“1+5+X”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方案,梳理形成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全年计划,并认真组织专题培训和学习。

“十四五”规划:创新驱动 高效发展

学校“十四五”规划构建了“1+13+17”的发展规划体系,制定9项主要任务、13项重点工程、55项核心指标,科学编制13个专项规划和17个二级学院规划。“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党建与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明确建设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培养多层次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开放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申博学科:持续推动 统筹规划

持续推动申博工作,统筹聚焦各类资源,分梯次、有计划地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制定“2+1”申博学科战略,确定“机械工程”、“工商管理”为申报学科,培育“交通运输(专博)”达到申报基本条件。

“材料科学”学科:突飞猛进  ESI全球前1%

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ESI最新数据显示:我校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继工程学(Engineering)之后也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自此,我校已有两个ESI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达到国际水平,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材料科学位列榜单第1031名,在材料科学领域共发表ESI论文972篇,总被引用7507次,篇均被引用7.72次,高被引论文3篇。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数理与统计学院等为学科进入ESI1%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增5个专硕授权点:优化布局 结构完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显示,我校获批机械、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5个硕士专业授权点。至此,学校已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理学等学科门类,形成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协调发展的学位点布局,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布局不断优化,打造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毕业生97.66%落实率:名列前茅 稳步提升

学校高质量做好就业工作,入选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首次入选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典型事迹,再次获评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A级站。学校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66%,继续在全市同类高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1280名毕业生被行业知名企业录用。

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立足上海 辐射全国

城市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获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该学院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三个子公司共建共管。在国家的引导支持下,校企双方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面向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的智慧运维现代产业需求,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力争经过5年建设,实现信息、人才、技术与资源校企共享机制,构建轨道交通“新工科”载体、国家级一流专业新平台,形成学科链、专业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轨道交通运维人才培养新高地。

获批4个学科平台:瞄准国家战略 对接行业需求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科研人员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产业技术需求,着力解决工业领域“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学科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获批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车辆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专业建设 上新台阶

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通过国际ASIIN认证委员会的确认,该专业“无条件”一次性通过ASIIN认证,有效期为6年,这是我校首个开展并通过国际专业认证的专业,标志着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方面迈上了新台阶。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ASIIN认证工作于2019年正式启动,经过2年多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完善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高标准的达到了专业认证的要求。

本版编撰:宣传部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