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新一代人工智能国际前沿技术论坛”分论坛——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研究生论坛顺利举行。论坛以“智聚前沿,赋能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各校研究生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创新与学科融合的新路径。

论坛由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委员武鹏主持。在专家报告环节,来自学界与业界的多位顶尖专家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与前瞻思考。中国联通算力网络专家、上海联通人工智能领军人物沈亦明以“算力筑基,联通未来:AI算力网络创新实践”为题,深入剖析了构建高效、普惠的AI算力网络对于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石作用,并分享了上海联通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与行业应用创新方面的宝贵实践。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赵小虎教授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影像研判”,通过生动的临床案例,展示了AI技术如何在病灶识别、辅助诊断及预后预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强大引擎。
同济大学沈小军教授从国家“双碳”战略出发,精彩阐述了“浅谈“双碳”目标下电力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路径与前沿展望”,深入探讨了AI如何优化能源系统,绿色电力如何支撑AI可持续发展,为在场师生勾勒出一幅智能与绿色融合的未来图景。
各位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内容翔实,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与深入思考,学生们积极提问,与专家进行了探讨。

学生报告环节,获奖论文作者代表们分享了他们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
专题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论坛不仅为校内外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与产学研合作,为培养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