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会议

时间:2022-03-24浏览:71设置

3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视频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许传宏主持会议,院长刘志欣,副院长于凯、严运楼、刘芳出席会议并进行两会精神学习交流。

许传宏书记指出,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五个必由之路”是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精辟总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扬帆奋进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方面来说,我们要以总书记所说的“五个必由之路”为指导,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学院要通过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组织好两会精神学习等形式,助力博士点(培育)申报,推进“三个重点”建设等,抓好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刘志欣院长就两会精神进行领学。他认为全国两会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代表委员将民声、民意、民心带到两会,通过两会平台使民声得到充分倾听、民意得到充分表达、民心得到充分凝聚,使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得到彰显。全国两会,也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更好理解与贯彻。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五个有利条件”战略性论断等在发展与丰富新思想的同时,也将通过代表、委员带回所在单位和区域,深化人民对于新思想的理解。刘院长表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外形势,必须始终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通过学懂弄通用好新思想,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工作,切实作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于凯教授认为,“五个必由之路”是基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整体把握,“五个有利条件”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科学认识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前进道路和方向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判断。“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保持衔接,既一脉相承,又富有新的时代内涵;“五个有利条件”是“五个必由之路”的有机延伸,为新时代伟大道路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总书记在两会上提出的这两个重要结论,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成功、未来我们怎样继续成功的中国密码,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战略智慧。对我们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大势,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严运楼教授认为,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阐述我国发展仍具有的战略性的“五个有利条件”。“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保持衔接,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进行了新的总结提炼,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必由”二字,意味着绕不开、躲不过,没有第二个选择的路径和关口,也鲜明彰显着亿万中国人民毫不犹豫的抉择、坚定不移的目标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认识,蕴含着新时代中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理论逻辑,为中华民族赢得光明未来作出战略擘画;“有利条件”,就是发展优势,“必由之路”,就是胜利之路。“五个有利条件”是“五个必由之路”的有机延伸,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循着“五个必由之路”,用好“五个有利条件”,以坚定的决心、信心和恒心,走好“必由之路”,以强大的志气、骨气、底气,用好“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够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一定能够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刘芳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引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本届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民生政策基调。一系列政府工作目标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实际举措显示出国家政策与人民期望同步,体现了人民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包括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等等,令人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社会关切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回应。实事求是,才能有所作为;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奋力进取,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学生的精神引路人,要将日常教学与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贴生活,国家大事接地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时事,让国家大政方针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践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