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民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倡议和要求,同心协力,积极抗疫。他们在不同岗位、不同社区,通过不同方式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展现民盟人的担当作为。
迅速行动,以倡议书动员全体盟员投身抗疫
疫情发生后,民盟工程大委员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发布《致民盟工程大委员会全体盟员倡议书》。倡议各位盟员积极行动起来,为抗击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同心互助,帮助退休老盟员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民盟工程大委员会了解到盟内很多老年盟员,特别是家住个别重点区域内的老年盟员已被封控多天,他们面临着生活物资缺乏、配药困难的窘境。在主委张立强老师的牵头下,委员会对70岁以上老盟员进行排摸,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盟员,特别是帮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弱病人解决问题。摸排发现老盟员林一凡、杨治格缺少助眠药安定药,同时家里食品缺少,不方便进行团购,校统战部、民盟市委积极联动,多方沟通协调,通过层层爱心传递把所需药品和牛奶等食物送到两位老盟员的家中。林一凡、杨治格对组织帮助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积极投身到一线,争当抗疫志愿者
本轮疫情发生后,工程大民盟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展现出工程大民盟人敢作为、有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
盟员黄新祥老师住在松江新城小区,在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发挥民盟人的精神,积极响应号召参加社区志愿者,在大雨磅礴中为小区居民运输和取送团购的食物、抗原试剂和日常生活物资,接力“最后100米”,为战胜疫情助一臂之力,让居民感受到居委及上海市政府的温暖。
盟员张美华老师接到小区开展新冠抗原自测,需要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积极报名参与。在居委会接受培训后,上门为小区居民逐一发放抗原试剂。对于不会操作的老人等,耐心解释试剂盒使用流程,指导他们完成抗原检测。经过几个小时的工作,顺利完成所分配单元居民的检测、统计、回收等工作。后续又担任所在楼道的楼组长,负责楼道各类通知信息传达,核酸检测登记、秩序引导,垃圾收集,抗原试剂发放及物资分发等工作,为社区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已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20余次,并被“上海松江”等融媒体宣传报道。
盟员田雪莹老师积极参加社区的巡逻工作,盯防重点楼道防止人群的聚集和交叉感染,为社区的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立强老师作为校民盟主任委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协助疏导三湘四季社区核酸检测队伍有序推进,协助发放生活抗疫物资,为社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既是教师又是业委会主任,用专业知识保护好居民们
盟员骆佼老师,疫情期间将教学内容运用到抗疫实践中,提高了所在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她说,身教胜于言传,与其跟学生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不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小区完成疫情期间的各项工作。骆佼为广富林街道中星富林名庭小区第一届业委会主任,不知不觉间,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近3年。疫情发生以来,银源居委会由于只有一名网格长负责对接中星富林名庭小区,防疫工作明显有些吃力,于是骆佼在小区业主群发动大家一起参与志愿活动,共同抗疫。
“第一次核酸采样的时候大家经验不足,协调和指挥不能同步,在效率和安全性上也急需提高。”骆佼回忆说,首轮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她主动向居委会提出帮忙筹备疫情期间的相关工作,当天晚上就着手设计起信息统计表格,把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居民基本信息一一列出。等到第二轮核酸检测采样的时候,居民惊喜地发现排队的时间变短了,采样速度也更快了。
“刚好本学期在教《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在这次封控前,我结合课程,对本次封控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事件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预案处理。”骆佼老师说,她拟出了一系列关于小区封控期间核酸检测、抗原材料发放回收等事宜的方案,并设置了岗位职责、人数要求和资源需求。最终在居委会、志愿者、物业和居民的多方配合下,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这份预案文档仍在不断完善,相信接下来志愿者执行起来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骆佼说。
强化使命担当,建言献策汇聚抗击疫情的力量
张立强老师撰写社情民意两项:《关于落实落细社区保供菜篮子“最后一百米”安全高效送达的建议》《关心关爱疫情封控社区中高龄独居老人生活就医保障的建议》。聚焦小区封闭居家隔离,新鲜蔬菜吃不上,手机APP买菜用不来,有的老人儿女小区也封闭无法前来照料的特殊人群,提出积极防护,帮助独居、空巢或失能的老人得到社会和社区的关心和关爱,进一步彰显上海城市温度。
在疫情面前,民盟工程大委员会带领全校盟员不忘初心,携手前进,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全力落实学校党委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共同遏制疫情蔓延中展示工程大盟员的新风貌,为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作出应有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