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积极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团队中每一位党员教师主动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勇挑重担践行使命,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能看到他们靓丽的抗疫身影,一幕幕感人瞬间将成为永恒,抗疫不停育人不止,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三月份疫情发生之初,中韩学院学生工作团队负责人马建立老师就第一时间住进了学校,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十几天如一日陪伴在学生身边,他组织党员干部到学生宿舍一线精准施策不留死角,在学生公寓楼下召开现场办公会,积极开展工作落实学校党委防疫工作要求。他要求各楼长实行楼宇例会制,每晚更新楼宇住宿学生人员名单;积极引导同学们开展和组织疫情防控为主题的文体活动,丰富同学们的精神世界;重点关注楼宇内比较内向的同学,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和防范;各楼层学生党员干部配合学院老师深入学生宿舍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一日晚上凌晨时分,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马老师从梦中惊醒,一女生突发高烧,当天因为系统问题核酸检测也没有做成,按照流程要去医院或隔离,但因24小时核酸报告没有,故而去医院也是困难,而且离开校园后再进来也需要48小时的两次核酸报告,面对这样一个窘境,该女同学在电话里哽咽着不知如何是好,马老师不停地安慰她,仔细询问了她的身体状况和行动轨迹,确认流调没问题后马上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经过多方协调鉴于实际情况把学生妥善安排到了学校的隔离用房,一夜无眠后第二天早晨马老师还给她送去热腾腾的早餐,让学生倍感温暖。在走访宿舍中他发现两位同学由于隔离封闭期生活饮食不规律,内心压抑,学习状态不佳,马老师给予辅导并及时联系了相关学院。强化责任落实到个人,注重人文关怀有温度,让春意盎然的“程园”成为最浪漫的地方。
散是满天星 聚是一道光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笼罩下的上海让人们心情灰暗,可是中韩学院学生工作团队成员成为逆行者在“疫”线冲锋,居家办公的成员犹如黑暗的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他们积极投身到社区的疫情防控中,争先恐后做志愿者,从走下三尺讲台到摇身一变成“大白”或“蓝精灵”,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无悔的青春。团队成员咸老师居住的社区是老小区,居民中老人比较多,智能手机又不会用,网上买菜购物就成为了难题,她结束网上课堂后就立即穿上防护服带领爱人和女儿全家一起奔赴战场,帮助老人们打开健康云,引导和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设计制作防疫标识,宣传相关防疫政策和要求,协助老人们网上订购蔬菜等,她就是夜空那颗最闪亮的星。团队成员研究生负责人顾老师,积极响应社区党组织号召,社区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一天是“大白”,一天是“蓝精灵”,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一次在给家人分发防疫物资时都没有认出他。团队成员宁老师,整日值守在社区防疫的最前沿,跑前跑后乐此不疲地为群众服务,居民朋友都亲切地称他为“大白熊”。还有徐老师等他们以无畏的精神,严格的要求,扎实的工作,忘我的奉献,把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为社区的防疫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也体现了中韩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的精神面貌,是他们汇聚了一道光,这道光始终指引着全体市民共克时艰,奔赴胜利的彼岸,这就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真实体现,各位学生工作者身体力行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我们坚信一定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校企合作携手共进战疫情 汇聚大爱产教融合促就业
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中韩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当其冲。面对就业工作异常严峻的形势,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产学合作教育特色优势,主动对接产学研合作企业推进就业工作。其中闪电计划(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毕业生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对抗疫一线的师生们表示真诚的慰问,慷慨捐赠价值20万余元的健康食品“超级零”,缓解了学生接下来足不出户的餐饮困难。校企合作汇聚大爱解决就业难题,与此同时,学院以企业捐赠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把大学生的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融合,把校企合作的抗疫精神融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发展共同体,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推进产学研特色工作,把学院融入到产学研合作单位的发展之中,在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宣传推广、展览展示、产品数字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全面助推大学生就业工作。共同为抗击疫情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携手同行。此时此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里的春风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