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就业季】材料工程学院:六颗“定心丸”助力毕业生就业

面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材料工程学院秉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攻坚克难、多措并举,以六颗“定心丸”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定”责管理 压实责任

学院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硬核”措施。建立就业工作专项督查制度,将就业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议事日程,定期研讨推进举措;每日在学院就业布点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内通报就业实时动态;每周对毕业生就业率分专业、分教学团队、分带教导师进行统计、排名和通报,院领导与相关系主任、导师逐个约谈沟通,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压力传导;此外,学院还将就业工作纳入教学团队排名和考核指标,层层压实,从而形成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全员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



“定”级分类 精细管理

学院在对每个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进展逐一精准排摸的基础上,借鉴上海市民“随申码”健康信息管理方式,创新性的采用绿、黄、红三色“就业码”对就业状况进行动态分类标记和管理。其中,“绿码”代表已落实就业的学生,“黄码”代表心态积极、并有明确目标意向或已实习的学生,“红码”则包括无就业意愿或求职面窄、“眼高手低”的学生。辅导员和导师针对“黄码”和“红码”学生“靶向发力”,分阶段实施“转绿码稳增行动”“消黄码清零行动”和“减红码攻坚行动”三大行动,逐个消除未就业的“黄码”和“红码”变量,从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定”制指导 提升效果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懒就业”“怕就业”和“慢就业”问题,学院一方面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召开“院长面对面”、就业动员会和毕业生家长会,以及针对性的谈心谈话等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让学生从“要我就业”的“公转”变为“我要就业”的“自转”,减少“等、靠、要”的被动心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定制化的个性指导和专项指导,尤其在2022年疫情之下,辅导员和导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转战线上发力,依托学院开设的“就你有材”云端教室等线上平台,进行一对一的“隔空”指导,如专项应聘指导和就业咨询、在线模拟面试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成功率。



“定”岗护航 以生为本

就业工作既有压实责任的硬核举措,也有用心用情的“柔性”服务。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减小疫情对就业造成的阻力和不利影响,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就业,学院为毕业生提供各项就业“暖心服务”,包括自行编写并在线推送《毕业生签约流程手册》,建设就业服务工作站为毕业生答疑解惑,逐一帮学生精修简历,充当“快递小哥”提供人性化服务等,践行“学生脚踏实地,学院云端发力”。



“定”员帮扶  四位一体

学院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家长、朋辈的全员力量,建立各类帮扶群,对毕业生尤其是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重点群体,分别建立帮扶小组和帮扶微信群、QQ 群,实施“进群帮扶”,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优秀朋辈在群里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释放就业“最大势能”,共同推进学生就业。



“定”向协同 汇聚合力

学院大力挖掘优秀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就业平台,院领导全部下沉到各个专业系,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广泛发动专业教师和教学团队力量,打造以就业辅导员为核心、以“学业导师+朋辈+企业+校友”为“同心圆”的就业“朋友圈”,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汇聚各方育人合力,从而促进毕业生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当前,就业工作正面临攻坚大考,材料工程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市教委和学校的部署要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聚焦“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全程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工作体系,全力以赴实现稳就业、促就业的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