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报一览
 
2022年6月30日总第965期

6月30日.pdf

第一版

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骊歌唱响,青春起航。626日上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松江校区志宏堂举行,全体校领导、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代表等参加了线下典礼,11123名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等通过收看同步直播的方式,共同见证了2022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为毕业生代表一一拨转流苏、颁发证书,并为毕业生送上了殷殷嘱托与深深祝福。

李江书记代表学校接受了2022届毕业生为母校赠送的毕业礼物——来自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木鸢机甲战队精心制作的英雄机甲战车模型。这款由我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的机甲战车,在赛场上所向披靡,曾先后在全国赛区、中部赛区斩获工程机器人最佳外观奖、对抗赛一等奖等奖项8项。小小的赛车见证了学子们在母校的精心培养下从“科研小白”到“竞赛达人”的蜕变之路,表达了毕业生们对母校浓浓的感恩之情。母校也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如战车般一往无前、百战百胜。

俞涛校长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们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向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积极抗疫的同学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未能来到现场的毕业生们承诺,未来的每一年毕业典礼,学校都将为同学们敞开大门。面对疫情下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俞校长向全体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心有所信,笃行不怠,坚守自己的梦想;二是直面挑战,守正出新,勇于突破自我;三是谦虚上进,终身学习,做一个拥抱世界的人。大道致远,未来才刚刚启程,希望同学们选择所爱,热爱所选,不负国家,不负韶华。

国内著名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研发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及我校双聘院士黄崇祺寄语毕业生立大志、长本领、成栋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为毕业生代表赠送了毕业礼物。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主持毕业典礼。

副校长王岩松宣读了《2022届毕业生抗疫先锋、抗疫先进个人、抗疫先进集体的表彰决定》。

副校长夏春明宣读了《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名单》。

优秀校友代表、江苏宏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宏大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震宇为同学们分享他的青春故事,并勉励同学们牢记“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在工作中从小事做起、勇于担当、勤学善思笃行。

优秀毕业生代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俞金、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蒋征奥分享了自己在程园求学、成长的故事,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并表示将牢记母校嘱托,胸怀报国之志,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和作为,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华章!

典礼在校歌《前进,工程大》的合唱声中推向高潮。学校精心制作了毕业视频《那些青春,那年程园》和原创MV《奔赴》,鼓励同学们在新时代以梦为马、踏浪前行,书写最精彩的青春华章。

本次毕业季学校还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专属“云合影”“云打卡” “定格程园”帆布袋、“星辰灿烂”水晶印章、“专属程迹单”第二课堂成绩单、“程园光影”奖牌相框、“团圆如意”八宝饭、“程园温度”便携烧水杯,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旅程中带着母校的温暖祝福,乘风破浪,收获梦想。

青春不散场,未来方起航。祝福2022届毕业生们未来的道路繁花盛开、前程似锦。(李爽)

 

科技赋能会“云端” 凝心聚力促发展

学校六届四次教代会暨工代会胜利召开

科技赋能,“云端”聚力。629日上午,学校六届四次教代会暨工代会首次走上“云端”,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互动的全新方式切实保障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10个代表团165名正式代表参加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凝聚改革共识,助推转型发展。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主持大会。

校党委书记李江指出,全体党员师生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为学校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本次大会是在学校积极迎接党的二十大、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特殊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学校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巡视“回头看”整改、深化综合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校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李江书记从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治校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聚焦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加强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服务型管理,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定不移严的主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特别是对工会的民主管理、参与依法治校以及提升教职工的三感指数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他希望,各位代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积极投身学校“三大战略”,践行“新三步走”,为学校改革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作《2021年校长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1年学校在8个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对学校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从落实巡视整改要求、深化治理体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办学效益效能、增强师生三感指数等6个方面明确了2022年行政工作主要任务,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主席团会议上,俞校长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对此次大会予以充分肯定,赞誉代表们履职尽责的态度展现了教职工对工程大的深厚情感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他指出,通过此次会议让教职工更好地认清了学校发展现状,既凝聚了发展共识,又为今后工作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他表示,本次会议将引领广大教职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在巡视整改中树立底线意识,以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以事业成功凝聚师生人心,为全面推进博士点申报冲刺凝聚更大力量。

整场会议互动流畅、节奏紧凑,10个代表团虽“隔屏相望”却“聚精会神”。通过“云端”直播,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2021年度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度学校财务预算编制情况的报告》和《关于上海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资助经费分配实施细则(修订草案)》的汇报。审议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章程(征求意见稿)》《2021年依法治校工作报告》《2021年工会工作报告》《2021年工会经费审查报告》《六届三次教代会提案工作、六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征集情况及2021年学校实事工程完成和2022年学校实事工程征集情况的报告》,并对2021年学校实事工程完成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大会期间,10个代表团按照议程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了分团讨论,校领导分别同所属代表团一起审议了各项报告。讨论期间,代表们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大学章程和制度建设、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学科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实事工程和福利保障以及教职工普遍关心的民生工作等多个方面,充分履行教代会代表的民主权利。

在充分的分团讨论基础上,各代表团以线下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高票通过了《关于上海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资助经费分配实施细则(修订草案)》,以线上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对2021年学校实事工程完成情况的满意度测评。

大会期间,召开了主席团会议。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李霞通报了学校2021年实事工程满意度测评情况,副主席张鹏通报了各代表团分团审议、讨论的汇总情况,总监票人黄永成报告了《关于上海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资助经费分配实施细则(修订草案)》的计票结果。主席团会议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六届四次教代会暨工代会决议(草案)》进行了表决,并同意提请学校六届四次教代会暨工代会进行表决。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本次大会是一次发扬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号召,全校教职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拓创新,着力在落实“三大战略”上出实招,奋力在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全体教职员工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为加快建成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虞抒叶)

 

第二版

党代会代表范君晖:守正创新,抢抓机遇,为上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编者按 重任在肩,豪情满怀。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范君晖同志作为学校唯一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议政建言、服务上海大局。以范君晖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工程大党员,在校党委的引领下,将发扬党代会精神,激发奋斗力量,高举旗帜,忠于职守,踔厉奋发,担当作为,坚持用红色基因涵养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我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范君晖作为学校唯一党代表出席会议。

【代表简介】

范君晖,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1997年入党,曾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在学院党委通过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

【代表风采】

扎根基层,安心做好党建工作的“螺丝钉”

范君晖同志曾历任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在担任党委副书记时期,她夯实基础,拓展渠道,紧密结合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抓好学生就业、心理、科创建设;她甘于奉献,狠抓队伍建设,积极培育育人梯队,注重做好思政理论研究,以科学研究反哺实践。在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统战部副部长时期,她勇于担责,积极推动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实施学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有效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她快速转变角色,秉持入党初心,以“五个到位”为指引,继续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

立德树人,甘心当好后继之人的“铺路石”

她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生工作中坚持以多样化、多维度抓好思政教育,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院她持续扩大“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党建品牌效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探索全员育人模式。她坚持做好学生政治引领,邀请国家级人才、优秀教授代表、党员校友代表等给学生开展政治报告,开辟“党史百天推送”专,建立党员之“家”—宿舍园区5G党建工作室,以最新技术传播党建声音、讲好红色故事、宣传经验做法,探索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

攻坚克难,专心当好事业发展的“勤务员”

作为“班长”,她坚持执行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召开学院中层干部会议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促进学院服务效能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她围绕学院特色组织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等专业领域的重要讲话材料,激励学院师生在重大任务面前闻令而动、在重大战略面前主动靠前、在科技创新面前誓攀高峰。依托跨系(室)、跨专业科研团队建立人工智能党支部,培养一名国家级人才,同时作为负责人率先在全校取得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突破,获批上海市教卫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以身作则,用心做好队伍建设的“领航员”

她严于律己,在学习教育中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疫情防控中舍小家、顾大家,带头驻校值守,深入楼宇发动党员力量守护每位学生。她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例会,夯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指导基层党支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定期邀请关工委老同志指导党员发展、组织生活等基层党建工作。注重支部特色发展,指导支部积极申报党建项目,实现校内各类攀登计划建设项目全覆盖。持续推进支部书记、委员述职制度,通过职责领头、项目领头、服务领头,树立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的鲜明导向。

【代表感悟】

感谢组织的信任,让我有幸见证了上海在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关键阶段的一次盛会。李强书记的市委报告对发展成绩的总结振奋人心,让人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温度和城市的精神,对发展目标的定位精准明晰,让我们感受到未来这座城市的美好愿景。作为市属高校的二级党组织,将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带领全院师生在学科方向上与新技术主动融合,全力抓住三大先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在人工智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创新实干,为上海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 学校党委召开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推进会

近日,学校党委召开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推进会,回顾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已完成的任务,部署强调下阶段工作任务。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全体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专班成员,涉及巡视整改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线上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史健勇主持。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在会上指出:第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政治站位再提高,实现从“上级让我整改”到“我要整改”的思想转变,发挥“整改一方”到“警示一片”的效果;第二,要明确整改成效,确定“如何改”和“改到什么程度”,巡视整改工作专班将采用同领域整改事项逐一“过堂”的方法,充分研判整改措施是否有效,整改效果是否彻底。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在会上指出:一要切实推进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不折不扣扎实推进各项整改任务,厘清问题本身的脉络,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协同相关部门就同领域的共性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形成可检视成果;二要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没有巡视反馈意见的单位,也要逐一对照反馈意见认真查摆问题,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做到有则改之无则警示;三要强化责任落实,目前整改工作正全力推进,中层干部聘任也已经启动,岗位调整的干部要做好整改工作交接,“新官”要理“旧账”。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在会上指出: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要遵循“严”“实”“深”“快”的四字要求,即: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将巡视整改这项政治任务落实到位;要扎“实”推进巡视整改的各项任务,运用“五部整改法”落实到位;要“深”挖原因,对同类型的问题共性整改;要“快”速响应,在各个规定时间节点内推进整改任务。

会上,党委办公室主任高锡文介绍了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前期推进情况及下阶段计划;纪委办公室主任段海霞介绍了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基建处处长刘国斌介绍了工程建设专项整改推进情况和下一步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许传宏介绍了学院党总支整改计划;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陈文琼)

 

第三版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二次会议

624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在行政楼306会议室召开,全体委员出席会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俞涛教授主持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审议20226月本科生的学士学位授予、研究生的硕士学位授予,以及新增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兼职导师的申请。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俞涛教授强调,各二级学院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把控,督促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老师要从思想、实践能力等方面加强指导,关心关爱学生,努力提升学生的按时毕业率和学位获取率;此外,针对研究生指导教师、兼职导师的遴选和管理要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同时完善相关文件及实施细则。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王岩松教授和夏春明教授也分别就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相关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各学院加强对延毕学生的关注,让符合要求的学生能够在今年8月份顺利毕业。

会上,教务处处长陈浩教授、继续教育学院谢敏教授介绍了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研究生处处长张华教授介绍了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和导师申请情况,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申请情况进行了汇报。

委员们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审阅,以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授予3278位全日制本科生的学士学位、14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26名成人高等教育(夜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和486位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并同意新增 17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8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我校参与的“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正式启动

623日,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和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发起推动,我校参与的中国工程院“大变局下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院士陈建峰,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住建部人事司副司长何志方,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等出席项目启动会并讲话。会议以“推进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为主题,由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主持会议。

该项目是为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而设。由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共同负责。项目整体的研究设计可概述为1个综合性子课题和“四纵四横”8个领域子课题。每个子课题均为院士领衔,汇聚了56位院士,近200名行业专家。课题聚焦中国工程教育治理体系政策模型研究,大机械类专业、大电类专业、大土建类专业、大化工类专业的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研究,学生工程实践、工科教师培养与评价、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以及与工程教育相衔接的工程师治理体系研究等内容。其中,我校校长特别顾问朱高峰院士负责领衔子课题7“工科教师培养与评价”部分的研究内容。会上,我校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迪代表课题组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与内容、组织管理与安排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赢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赞同。

据悉,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工程院曾先后两次组织关于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研究。该项目是继1996年张维院士和朱高峰院士牵头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2006年潘云鹤院士和周济院士牵头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综合报告》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咨询项目。

近年来,我校在工程教育领域不断探索,积极参与“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重大改革举措,并成为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之一。在朱高峰院士的引领下,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参与该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是我校对国家层面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重要要求的积极回应,也是落实工程教育改革和研究的具体实践,展示了近年来我校在工程教育领域的有益改革成果,提升了学校在全国工程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校新增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通过中期审核

近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正式发布2021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论。经过专业自评、专家组现场或在线考查、分委员会审议、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全国高校共422个专业通过认证,我校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名列其中,认证有效期为6年;全国高校共460个专业中期审核继续保持有效期,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4个专业位列其中,认证有效期为6年。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0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016年,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这将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能否通过专业认证,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工程类专业建设发展成就的重要标志。

学校高度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人才培养标准意识的工作思路,明确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标准意识。学校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切实将工程教育认证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基本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开展专业认证工作,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专业对照标准进行自诊自查,依照行业需求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此次新增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继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8个专业通过认证之后,我校专业建设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对持续深化学校工科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工程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第四版

【就业季】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勠力同心,精准发力,提质增效促就业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以及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在就业工作中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精细推进,做到用智、用心、用情,顺利完成阶段性就业工作目标。    

加强机制建设,落实推进责任

坚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学院分阶段召开就业专题会议,班子成员专题讨论就业工作,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做好系统设计。学院共召开各类就业推进会20余次,其中就业工作推进会每月一次、系室就业工作推进会两周一次、学办就业工作推进会每周一次,形成学院与各系、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联动促就业机制,确保就业实效。

强化过程管理,编制学院就业工作倒推表,设立系室、辅导员就业率排行榜,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就业工作。强化系室、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学院把就业工作与系室考核相挂购,要求以系室为单位全员参与就业工作,充分激发专业课教师资源,释放就业联动最大潜能,同时将就业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纳入辅导员年终考核中,形成全院上下勠力同心促就业的良好局面。

积极整合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学院优化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全员推就业”局面。学院领导班子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系列活动,召开“访企拓岗促就业,合作共赢谱新篇”云端访企拓岗暨毕业生推介会、校企合作交流会等,邀请上海华力、上海蔚来等十余家知名企业进行宣讲,在向用人单位推介几十名优秀毕业生的同时打通校企就业合作渠道。学院积极开展行业专业招聘会,组织毕业生参加线上“校园面试会”,根据未就业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匹配和推荐就业岗位,做到学生愿意和企业满意。学院教师微信群每天推送就业信息“不打烊”,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促进就业”的比超氛围。汽车服务专业江磊老师、机械设计系张春燕老师累计为学院毕业生开拓就业单位30余家,岗位300余个,签约30余人。全院今年新开拓就业岗位达1500余个。此外,学院还积极挖掘长期合作企业潜能,学院就业辅导员主动对接华域汽车、延锋、上汽等优质企业,点对点进行推介,将学生精准内推到公司。经初步统计,2022年,学院共开展线下线上招聘会4次、宣讲会50余场,提供岗位3500余个,毕业生成功签约739人。

强化先锋引领,发挥榜样力量

学院组织开展“勇担时代责任,绽放青春风采”“军营淬火锻造文武双全,有志青年领航未来风帆”系列讲座,邀请参加西藏专招的刘洋校友,退伍毕业生谢盛宝、孙中明等作为主讲,发挥朋辈榜样力量,引导毕业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志愿服务西部、真正投身基层、积极应征入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同时学院推出司佳蒙、梁耀中等“程就先锋”学院就业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先锋引领作用。其中司佳蒙同学在拿到10余家企业offer并成功就业的同时,发挥党员先锋特色,积极为周围同学推荐就业岗位,并帮助6名同学成功就业。

注重精准施策,做好重点帮扶

学院坚持精准施策、靶向指导,通过键对键、面对面、点对点等方式全面排摸毕业生就业意愿,导师与辅导员齐发力,为每位毕业生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的就业意愿信息,做到就业“一人一档”“一生一策”“一日一更”。学院就业辅导员为毕业生开展24h就业指导服务,指导网申与面试,将学生精准内推至公司,并实时跟进面试进度和签约困难点,协助企业和学生完成网签。在疫情期间,面对学校封控和快递停摆的问题,学院辅导员化身“快递员”“跑腿小哥”,自驾车前往单位帮助学生完成签约。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生、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学生、心理重点关注毕业生、西部地区学生、工科女生等精准帮扶对象清单与工作台账,定期更新并确保困难学生实现全部就业。

汇聚多方合力,提升指导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教育平台、“程就未来”云课堂等就业平台,组织未就业学生定期学习。持续做好“程就梦想”生涯咨询服务,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答疑解惑,纾解压力。召开“同力协契 奋楫笃行”毕业生云端家长会、“扬帆起航,勇往职前”线上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学院与毕业生家长、毕业生三方沟通,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提高求职意愿和能力。

学院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凝聚就业合力、激发就业活力,深挖外拓岗位、盘活就业资源,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戮力同心做到稳定基本盘、抓住关键群体、做细做实“一生一策”,确保2022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材料工程学院:六颗“定心丸”助力毕业生就业

面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材料工程学院秉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攻坚克难、多措并举,以六颗“定心丸”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定”责管理 压实责任

学院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硬核”措施。建立就业工作专项督查制度,将就业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议事日程,定期研讨推进举措;每日在学院就业布点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内通报就业实时动态;每周对毕业生就业率分专业、分教学团队、分带教导师进行统计、排名和通报,院领导与相关系主任、导师逐个约谈沟通,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压力传导;此外,学院还将就业工作纳入教学团队排名和考核指标,层层压实,从而形成全员关心就业、全员参与就业、全员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

 “定”级分类 精细管理

学院在对每个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进展逐一精准排摸的基础上,借鉴上海市民“随申码”健康信息管理方式,创新性的采用绿、黄、红三色“就业码”对就业状况进行动态分类标记和管理。其中,“绿码”代表已落实就业的学生,“黄码”代表心态积极、并有明确目标意向或已实习的学生,“红码”则包括无就业意愿或求职面窄、“眼高手低”的学生。辅导员和导师针对“黄码”和“红码”学生“靶向发力”,分阶段实施“转绿码稳增行动”“消黄码清零行动”和“减红码攻坚行动”三大行动,逐个消除未就业的“黄码”和“红码”变量,从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定”制指导 提升效果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懒就业”“怕就业”和“慢就业”问题,学院一方面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召开“院长面对面”、就业动员会和毕业生家长会,以及针对性的谈心谈话等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让学生从“要我就业”的“公转”变为“我要就业”的“自转”,减少“等、靠、要”的被动心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定制化的个性指导和专项指导,尤其在2022年疫情之下,辅导员和导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转战线上发力,依托学院开设的“就你有材”云端教室等线上平台,进行一对一的“隔空”指导,如专项应聘指导和就业咨询、在线模拟面试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成功率。

 “定”岗护航 以生为本

就业工作既有压实责任的硬核举措,也有用心用情的“柔性”服务。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减小疫情对就业造成的阻力和不利影响,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就业,学院为毕业生提供各项就业“暖心服务”,包括自行编写并在线推送《毕业生签约流程手册》,建设就业服务工作站为毕业生答疑解惑,逐一帮学生精修简历,充当“快递小哥”提供人性化服务等,践行“学生脚踏实地,学院云端发力”。

 “定”员帮扶  四位一体

学院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家长、朋辈的全员力量,建立各类帮扶群,对毕业生尤其是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重点群体,分别建立帮扶小组和帮扶微信群、QQ 群,实施“进群帮扶”,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优秀朋辈在群里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释放就业“最大势能”,共同推进学生就业。

 “定”向协同 汇聚合力

学院大力挖掘优秀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就业平台,院领导全部下沉到各个专业系,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广泛发动专业教师和教学团队力量,打造以就业辅导员为核心、以“学业导师+朋辈+企业+校友”为“同心圆”的就业“朋友圈”,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汇聚各方育人合力,从而促进毕业生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当前,就业工作正面临攻坚大考,材料工程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市教委和学校的部署要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聚焦“提质增效”,着力构建“全程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工作体系,全力以赴实现稳就业、促就业的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