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pdf
第一版
上海市教委来校调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情况
2月24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副主任孙真荣带领市教委办公室、规划处、高教处、科研处负责人一行7人到访我校,调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情况。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夏春明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王平主任主持。
王平主任认真听取了我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汇报后,对学校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站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紧密联系上海的产业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具备明显的产教融合特色,在申博工作中学校及申博学科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凸显错位发展的优势。他强调,工程大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是上海高等教育的大事,学校要勇往直前,举全校之力推进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
李江书记代表学校向王平主任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市教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突破对于学校新一轮发展意义重大,申博建设是学校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全力以赴完成申博的关键任务,同时也恳请市教委给予大力支持。
俞涛校长代表学校介绍了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点的建设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多措并举大力提升学科建设内涵,培育优势学科,在师资队伍结构、学科平台、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的博士授权单位及申博学科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后续将把握好申博冲刺期,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争取实现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新突破。
会上,孙真荣副主任对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他指出,学校要进一步凝练特色,要与行业紧密结合凸显产教融合特色,要充分借助上海名片体现自身优势。
市教委办公室主任沙军,规划处处长龚晋,高教处处长束金龙、副处长杨雪,科研处副处长宋懿琛分别对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与会人员就学校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学校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规划处、科研处、研究生处、机汽学院、管理学院、轨道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程研)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推进新学期重点工作
2月24日上午,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中层干部会议在松江校区行政楼B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夏春明出席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主持。
会上,李江书记传达了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表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把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景画”的关键之年,要求全体中层干部要以“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新三步走”第一阶段目标,加快建设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李江书记就学校党委重点工作做六方面部署: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锻造中国式现代化大学建设的“行家里手”;三要坚持全校一盘棋,扎实推进申博冲刺工作;四要对标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五要加强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六要坚持多措并举,打好全面开源节流“攻坚战”。
俞涛校长传达了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强调新学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强化一抓到底的执行力,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俞涛校长就行政工作提了十个方面要求:一是要进行申博工作最后冲刺;二是要圆满达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三是要做好高技校、高职学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四是要形成科研政策点面突破、全年量质齐升的局面;五是要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改革试水工作;六是要形成引人、聚人、用人机制性突破;七是要迅速恢复国际交流;八是要做好学校行政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工作;九是要梳理总结学院“三特”凝聚学校“三特”;十是要加强学校运行管理与部分学科专业发展深度融合。
史健勇副书记对党的建设、教师思想、工会工作、马院建设、机关党委建设、安全稳定、离退休工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门妍萍副书记对政治纪律、政治监督、政治生态工作、巡察工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朱晓青副书记、副校长对宣传工作、人事工作、学生工作、团委工作、审计工作、保卫工作、体育工作、妇女工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王岩松副校长(夏春明代)对规划与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建设、科研工作、资产管理工作、财务工作、档案工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夏春明副校长对审核评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国际化、图文信息、行政及对外联络、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
第二版
上海市教委来校调研学科建设工作
2月21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带领高教处、科研处负责人一行5人到访我校,调研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工作。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出席调研。
教委领导一行首先实地考察了我校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汽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基地,详细了解了基地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对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发挥基地作用提出指导意见。
在座谈会上,李江书记代表学校向市教委孙真荣副主任一行调研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全面贯彻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国际化三大战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上海市应用技术高校排名中位居前列。后续学校将进一步重视特色发展,聚焦重点学科加大投入,力争在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建设上凸显成效。
俞涛校长对教委长期以来对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布局,指出学校的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管理等为主体的学科布局与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吻合,现阶段正扎根松江,谋求特色发展,努力挖掘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力争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孙真荣副主任对学校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教委将持续大力指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侧重地建设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要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要与行业紧密结合、凸显产教融合特色,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争取提升办学层次。(程科)
松江区来我校调研毕业生就业、人才工作
2月21日下午,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谢春讯、副局长马守亮、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殷华、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柴春燕一行来我校调研毕业生就业、人才工作。校长俞涛亲切会见了刘福升副区长一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出席座谈会,校相关职能部处、学院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宁主持。
俞涛校长表示,工程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松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将紧密围绕松江“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主动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抢抓发展机遇,深化合作内涵,探索谋划区校产教融合、协同就业新篇章。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表示,松江区以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区校双方深度融合发展,在科研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等方面不断发掘新赛道、开辟新空间、结出新硕果。未来,学校将更加深入地对接松江发展规划,深化区校战略沟通与合作,更好地为服务松江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刘福升副区长高度赞扬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成就,充分肯定了我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工作的特色与成效。他指出,松江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在教育科技人才引入和发展上主动作为、率先探索、勇于创新,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部署教育链、人才链,不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提升G60科创走廊影响力、以专业服务赋能高端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大与工程大的合作力度,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融合发展,更加精准地推动松江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双向对接,全面助力松江区高质量发展。
我校与上海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月22日,我校受邀出席上海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新年业务推荐会,并与国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校长俞涛受邀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春霆,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以及会展行业代表、高校代表、驻沪使领馆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俞涛校长指出,会展产业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展集团为推动上海会展业进一步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表示,会展产业与会展教育的耦合发展,是应对新技术革命冲击,推动会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我校作为上海会展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将始终坚持主动对接会展产业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创新需求,为上海“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活动中,上海市贸促会会长周敏浩、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致辞。我校作为国展集团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受赠荣誉证书与奖杯。
学校召开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月21日,2023年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行政楼306召开,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俞涛校长主持。
会上,李江书记就学校预算编制及财务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全校上下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学;二是落实2023年预算改革总体要求,重点保障有助于学校上水平、上台阶等项目预算;三是解放思想,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开源节流;四是注重综合监督,完善财务资产管理。
俞涛校长要求,要解放思想,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开源,为学校创造更多的资源保障。
财务处就2022年部门决算情况进行了报告,汇报了2023年校内预算核定方案以及2024年部门预算项目库实施方案,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就以上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陈佳琪)
第三版
教学团队考核结果公布,前三名是他们!
编者按教学团队作为我校开展“市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落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高级职称教师(骨干教师)领衔教学团队,切实落实教授治校,激励教师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培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日前,学校公布了2022年度教学团队考核结果,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飞行技术教学团队和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团队脱颖而出,荣膺前三甲。
No.1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把设计做在城市与乡村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培育、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团队完成多项教研课题,团队带头人荣获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一等奖,依托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举办五校联合设计实践课程展,师生现场搭建作品入展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师生荣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一等奖,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国赛一等奖,“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首届“非遗新体验——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奖(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课赛融通丰富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助力实习就业。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环境设计专业利用一年的时间,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排名中提升27位,全国排名升至81名,学科层次达到“B+”,与A级只差2名。师生参加全国联合毕业设计,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设计做在城市与乡村。
小链接
环境设计专业以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为引领,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对环境中的风景园林和建筑室内进行艺术性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培养学生能够掌握艺术审美和工程技术两方面的能力。
No.2 飞行技术教学团队:以“航空强国”为使命
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教学团队作为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团队全体教师在向学生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用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他们中有上海市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项获得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多位潜心实践、乐于奉献、成果显著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师良师。
团队教师深耕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民航岗位需求及人才培养特点,围绕民航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拓思路、创新实践,先后获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有效推动了学校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飞行技术教学团队全体教师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以道御术,他们尊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爱心践行师德,用笃学提高素养,用敬业恪守天职,为培育“航空强国”时代新人甘于付出,彰显了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风采风貌。
小链接
飞行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上海地区培养民航飞行技术人才的唯一全日制本科院校;专业紧扣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对民航飞行技术人才培养需求,与东航(上航)、吉祥航空、山东航空等民航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施“学历教育+证照培训”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No.3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团队: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团队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老中青梯队,自成立至今在团队负责人张春燕老师的带领下,按照骨干教师团队教学激励计划,对标团队考核指标,全年认真完成各项量化指标,发挥团队优势,全员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活动、学科竞赛、教学教研教改项目建设、优秀毕业设计等各项教学活动,多年年度考核名列前茅,尤其在2018-2022年稳居全校第一。团队依托拥有“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称号的校级机械创新基地优势,在基于学科竞赛和工程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上探索出“递进式多层次实践育人能力培养模式”。
多年来在这一模式培养下,团队为学校争得一项又一项国家级奖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备受企业青睐的优秀毕业生,成为我校人才培养典型,突显我校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团队也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多位老师从中受益,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并反哺科研,成长为学院骨干教师。
第四版
看,工程大优秀学子的模样
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丁栋荣获2022年度宝钢奖学金
近日,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宝钢教育奖获奖名单,艺术设计学院20级研究生丁栋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政治坚定,践行初心和使命
丁栋同学政治表现突出,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注重知行合一。疫情期间,冲锋在前,主动请缨投身抗疫工作,先后参与值班消毒、配送三餐、定期巡逻等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刻苦学习,勇攀学术高峰
丁栋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校期间共发表7篇学术论文,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和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学业二等奖学金1次;被评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年度艺术之星”。
艺工并举,设计成果丰富
丁栋同学主持、参加企业项目和高校合作项目十数项,拥有果饮机、吉祥物、企业标志等多款落地产品,代表学校参加挑战杯国赛角逐,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高度。在设计竞赛方面,他有着突出的创新意识和锲而不舍的韧性,斩获国内外设计大奖90余项,如两项中国制造之美奖、金芦苇工业设计大赛提名奖,由丹麦外交官、国内设计理论大咖、联想集团联合颁发的上海设享奖·最佳概念设计创新奖和联想特别奖,获得NCDA、汇创青春、上海工业设计大赛、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等奖三十多项,作品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毛麻仓库、世博会博物馆等处长期展览。
全面发展,不断迎接挑战
丁栋同学尊重师长,友爱同学,注重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弘扬青年奉献精神;积极参与上海松江文华村的设计扶贫项目,统筹设计、生产、活动、效益等环节的各项工作;利用空余时间参与竞技运动,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虽有殊荣,但恪守初心,踏实求索,是他三年以来的生活写照。能以奉献、敬业、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研究生涯的每一天,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综合发展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我校“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学生团组赴联合国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实地交流
拓展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
近日,我校3名学生王沁雯、丁纵辽、汪嘉薇参加了由教育部下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赴联合国驻华机构实地交流项目。项目期间,学生们相继前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UNIC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联合国工作发展组织(UNIDO)、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难民署(UNHCR)等机构,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与交流。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UNICEF),同学们了解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历史、目标、愿景及其运营模式,感受到基金会“Leave no one behind”的精神与“公平”与“平等”的理念。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学生们聆听了青年发展专家们创业工作经历,参加了Green tour、“可持续发展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创新创业引领美好未来”工作坊,感受到了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地于生活细微之处的举动,进一步拓宽了自身的国际视野,构建了创新思维,激发了创业热情。
“联合国国际组织驻华系统实地调研项目”是“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的境内实践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项目与活动,增强学生对国际组织的认知和了解,为其将来参与全球治理和投身于国际组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学生的国际事务认识能力、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
汪嘉薇:“联合国的存在是帮助弱小,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与每一个向往和平的人想法是不谋而合的。而且它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小时候接种的疫苗也是儿基会推动的。我知道它的公平平等,帮助弱小,不仅仅是在宣传和呼吁,而是真真切切的维护着妇女和儿童的利益。”
丁纵辽:“在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了解到我所学的专业是机械电子工程时,他开心地与我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先后取得机械、法律、金融等专业的学位,这让我意识到,不要因为专业去给自己设限,要大胆表达自己,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才敢举手发言。我看到生活条件差的老人会心酸,看到落后山区的孩子会难过,听到校园霸凌事件会愤怒。我想过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工作、行动去切实地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去改变不平等、不和谐的现象,之前不知道如何实现愿望,今天,我看到了一群与我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正在解决这些问题。”
王沁雯:“他们在幕后推动各个项目开展,从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儿童所面临的挑战,到关心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协助建立儿童友好城市的愿景与行动。同学们也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职员们耐心地分析其风险与可行性,即使讨论停止了,但思考还在每个人头脑中延续。带着遗憾结束,片刻的担忧被回去路上的欢声笑语冲淡。夕阳下,感激那片阳光无私地洒在我们身上。平静的水面下有怎样的故事,一如默默无闻的他们,在我们不曾知晓的地方,成为照亮黑暗的使者,用足迹点亮地图上的每个角落,朴实而灿烂,渺小而伟大,也成为了我们执着追逐的那道光。”
为了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沟通力与国际竞争力,我校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作实施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我校第一期培训班的40名学员已顺利结业,第二期“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现面向全校学生公开招募中。(夏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