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pdf
第一版
校党委书记李江带队赴金仕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明确合作路线图:服务数字中国
3月1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李江带队赴张江调研金仕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吴斌热情接待了我校一行。党办、对外联络办、数理与统计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调研会由吴斌董事长主持。
李江书记对金仕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对我校人才培养、科研提升等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教师挂职、企业兼职导师、联合共建实验室、联合申报课题与科研奖项、校企党建共建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合作路线图,积极探索联合共建金融科技产业学院,服务数字中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吴斌董事长对我校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前期双方合作情况。双方围绕定向联合培养、科研共创、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座谈会前,李江书记一行参观了金仕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斌董事长做了详细的介绍。(闫冰)
学校高校分类评价专题会提出
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厚实底板
3月17日上午,高校分类评价校领导专题会在行政楼306会议室召开,校长俞涛,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王岩松、夏春明出席会议。党办、校办、宣传部、发展规划处(学科办)、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国交处、财务处、审计处、外联办、质量办、团委、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俞涛校长主持。
俞涛校长强调了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分类评价工作与实干相结合、长远工作与近期工作相结合、全局工作与局部工作相结合,推进分类评价落实到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到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要解放思想,科学合理地与同类型高校对标,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寻找自身定位,凝练自身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定位,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切实达到通过评价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厚实底板的目的。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王岩松、夏春明分别从指标设计的问题反馈、数据的填写,与上级行政部门的沟通、制度上的合理创新与人员的合理配置以及加强对指标内涵的理解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
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殷志祥汇报了我校2022年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的整体情况,在对比2021年指标排名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分类评价工作中反映出的我校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从优势指标如何保持、弱势指标如何提升、分类评价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指标体系如何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冯洁)
“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特等奖!
近日,从上海高校“开学第一堂思政课”集体备课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行动展示活动上传来喜讯,在2022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中,我校刘晓明老师荣获“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特等奖。同时,刘志欣、吴超老师主负责的研修基地入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2022-2024)”,刘隽老师入选“上海高校思政课精彩案例”,张瀚文老师获“形势与政策”课程组一等奖。
刘晓明老师在《吃饱饭这件事很难吗?——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解读》这门课中,选题上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在解读问题、分析问题和阐述问题中,不断引导同学从节约粮食的传统视角看到“一餐一饭”背后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看到为保障粮食安全上,党和国家在战略布局、政策法规、科技创新上的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开门办好“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关键在培养一支“懂科技、懂产业、懂创新;善组织、善教学、善调研”且具备“大思政课”教学意识和能力的优质师资队伍。我校依托办学特色和产学合作优势资源,以《厚德致用、产教融合,培养‘大思政课’意识》为申报方向,入选“2022—2024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
刘隽老师的《青藏铁路:世界屋脊上的神奇“天路”》思政课案例,通过介绍世界屋脊上的“神奇天路”建设过程,认识到铁路背后的实质: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党和国家打造这条幸福路和团结线的过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新时代大学生要知行合一坚守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原则”。
张瀚文讲授的《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中国疫情防控之道》,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勇于和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校全面落实“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的建设要求,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师德师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刘晨)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
日前,学校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宣讲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凯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时代伟大征程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中层干部、辅导员代表参加学习,学习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主持。
于凯教授围绕党的二十大的大会主题、成果与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四方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解读,提纲挈领地为我们进一步梳理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关键词和核心内容。报告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对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同志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为加快构建学校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奋力书写建设一流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宏伟篇章。(杨晓瑞)
第二版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
3月15日下午,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教学单位党委(党总支)书记、教师工作联络员,教师工作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张宇清主持。
史健勇副书记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同志们战胜了新冠疫情的两次“大考”,大家的工作有目共睹,殊为不易。教师工作总体上做得较为扎实。大家勤奋、细致、努力的工作是进一步做好教师思想工作的基础。他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校也将迎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博士点申报工作也将进入攻坚阶段。他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角度思考,理直气壮地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成每位教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要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院领导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以身作则,切实担负起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要守正创新,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作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党建合作联建,促进思政教育、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有机融合;要加强学习,融合沟通,把党的思想工作渗透到我们的事业工作当中去。职能部门间要做好协调沟通,统筹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三要弘扬良好教风,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的特色品牌和工作亮点的建设。在守住“六条禁令”“七条红线”“十项准则”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培育身边的师德优秀典型人物和案例,涌现更多更好的特色品牌和亮点工作。
会上,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张宇清部署了2023年度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工作重点任务。教师工作部相关同志分别通报了教师思想动态问卷调查情况、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师德失范警示教育相关案例。(朱文立)
新学期第一场思政大讲堂开讲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3月17日下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思同频,同讲同行”新学期第一场思政大讲堂在行政楼B301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砥砺新征程,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二是焕发新风貌,力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三是书写新篇章,勇为吃苦耐劳的奋进者。希望工程大师生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提振信心,笃定前行,积极投身新时代新征程的火热实践中。
情景讲堂精彩纷呈,共由四个节目构成。上海市中山医院西岸方舱医院党支部书记、麻醉科副教授梁超医生分享了他从武汉到上海主动请战、逆行而上的抗疫故事,总结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群众路线的抗疫经历,鼓励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对自己、对社会有担当的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主题,讲述了我校为师生筑起生命健康安全坚强屏障的故事。机关党委突击队代表、程园小二负责人、志愿者项目负责人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主题讲述了他们解决学生所急、所难、所盼问题的故事。学工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的老师们以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主题,讲述了我校学工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育人实践。
此次思政大讲堂内涵丰富、启示深远,同思同频,同讲同行,旨在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开启充满梦想的新征程。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意义重大,收获颇丰,备受启发和鼓舞。
踔厉奋发新时代,勇毅前行谱新篇。此次思政大讲堂深化了我校师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领悟,推动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思政大讲堂作为系列主题教育引导活动的重要一环,未来将陆续开展更多主题宣讲,进一步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徐一情)
【审核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专项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
3月16日下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专项小组(材料准备组)召开第五次会议。
副校长夏春明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进展表示肯定,结合学校重点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全局谋划。从系统化、逻辑性、问题导向角度出发,结合上海市常模数据,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凝练亮点,突出特色;二是完善制度。高度重视制度更新修订工作,重点关注三年以上未作更新的相关制度;加强二级学院质保体系建设,确保学校评建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对标提质。不断提升通识课程考核归档材料的规范性,聚焦德育、美育、体育类课程,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四是群策群力。请高教所、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协同配合,整合资源,优化自评报告文字内容,总结凝练教育教学成果,力争成为示范案例。
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匡江红传达了审核评估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详细介绍了自评报告初稿专家审阅意见以及评建工作后续安排。
会议期间,各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部门评建工作进展、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对后续工作的建议。通过本次会议,各部门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形成了共识,鼓舞了斗志,为做好审核评估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王诗晴)
学校召开流程再造专项工作推进会
3月17日,学校召开流程再造专项工作推进会。
会上,夏春明副校长指出,一要提高认识。各部门要重视流程再造专项工作,一方面要想办法简化优化,一方面要推进制度的修订;二要系统推进。流程再造工作的梳理要从部门职能、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业务数据四个方面系统推进;三要建立长效机制。业务流程的优化简化要立足当前的前提下考虑长远,形成常态化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
会上,校长办公室汇报了流程再造专项工作进展。教务处、信息化办公室作为试点建设单位交流,介绍了流程再造工作经验。机关党委对机关各职能部门精简流程、建设服务型机关提出了工作要求。
流程再造专项工作作为2023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提升管理效能、切实提高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是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抓手。下一阶段,校长办公室将深入开展调研,以用户为导向,充分挖掘现有业务流程的堵点、难点,反馈调研结果至有关部门。坚持流程再造与制度的废改立结合,做好各部门的培训与指导,对各部门业务流程、制度修订提供指导与帮助。围绕工作目标,统筹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形成流程再造工作成果。(校办)
第三版
沉下去走出去我校调查研究的打开方式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本,是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新形势的呼唤。新学期伊始,校领导及各二级单位大兴纷纷开展调查研究,以沉下去、走出去的方式,获得真知灼见,解决实际问题,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沉下去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赴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工作调研
3月16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赴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工作调研。
朱晓青副书记、副校长认真听取了两位高层次人才团队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对团队近年来取得的学术和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她指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并将人才强校战略摆在三大发展战略的首位。尤其在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资源投入,近几年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效,形成了一定的人才集聚效应。但同时,学校在高端、领军人才引进以及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为更好地布局新一轮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准确把握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情况,找准瓶颈问题以及难点痛点,在高效引才、精准引才、高效服务管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等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校院两级合力作用。
王安斌教授、圣小珍教授分别就其人才梯队建设情况及2022年科研产出作了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以及碰到的瓶颈问题交流了想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陆文)
副校长夏春明赴对外联络办公室开展工作调研
3月14日下午,副校长夏春明赴对外联络办公室开展工作调研。
会上,夏春明副校长对对外联络办公室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加强工作机制改革,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要不断提高产学合作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校友和基金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广泛发动全校力量开展校友服务和社会筹资工作;四是要厘清职责,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管理职责和边界,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与会人员重点围绕产学合作、校友服务、社会筹资、继续教育等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和流程再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深入各学院开展调研
为深入了解各学院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培训、竞赛等业务上的期盼,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心工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2月27日开始赴13个二级学院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工作调研。
在各场座谈会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春娣介绍了中心概况、本学期主要工作和未来工作的方向,希望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精准发力做好教师教学培训工作,本年度中心将协同各学院重点推进“教师专业实践指导能力”特色活动的开展。刘春娣副主任表示此次深入学院调研,希望学院教师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对中心开展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中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一线教师。与会代表畅所欲言,表达了对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期盼和迫切需求。
通过对各二级学院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调研,增进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倾听一线教师心声,了解学院、教师在教学上的需求,明确方向,共谋发展,为中心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积极提升工作效能,营造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我校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贡献力量!(张益嘉)
走出去借鉴经验开拓思路
通识教育中心赴上理工:构建通识教育新思路
为不断开拓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思路,3月17日下午,通识教育中心赴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交流学习。
会上,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陈红副院长详细介绍了沪江学院的人文素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以及课程教学成果等,重点介绍了具有上海理工大学特色的美育教育体系的组织架构以及2023年美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她表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美育、书画美育作为推进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打造“五个一”的美育教育实践活动。
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胡越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发展规划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通识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双方交流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就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通识课程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积极建议,形成一定共识。
此次交流学习,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给予了通识教育中心有益的启发。中心后续将把这些宝贵经验与我校实际相结合,勇于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新思路。(臧文娟)
离退休工作部赴上财:学习达标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路径
为进一步推动老干部活动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3月17日下午,校党委离退休工作部赴上海财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调研学习。
上海财经大学于2021年12月被上海市老干部局评为上海市达标老干部活动中心,有健全的机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齐全,老干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制度建设、安全卫生、日常管理等多方面都达到市级要求的标准且有自己的特色。
上海财经大学离退休党委书记牛文光对我校来访调研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发展近况,离退休工作处的岗位设置人员分工,离退休管理中的网格化、网络化管理等工作特点,祝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能顺利申报成功。李红梅处长带领参观了离退休处办公楼各活动室及配套设施,回顾了创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还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的管理、服务、宣传工作及离退休老同志活动的日常开展情况,分享了在申报活动中心期间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方法。
孙文钧部长对上海财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的热情接待表达感谢,表示通过调研和业务学习,借鉴到了促评促建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对我们提升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大有助益。希望通过彼此的业务交流,能加深两校的友谊和互动,共同进步。(庄亦圣)
校团委赴华师大:发挥组织功能增强育人实效
3月10日下午,校团委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调研。
座谈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俞虹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团委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团委的基本情况。双方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组织功能增强育人实效、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研育人、建立健全青年思想动态调研机制、推动共青团研究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抓好政治引领的内容供给、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落实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
校团委书记陈翼然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热情接待和诚恳交流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团委的联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团委的先进经验和工作办法,期待未来双方在共青团工作中持续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闵丹)
第四版
ChatGPT背景下,工程大如何面对
编者按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高校将面对何种挑战,又该如何应对?和我们曾经经历的其他创新技术一样,ChatGPT来袭,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学校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主动求变,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应对:
学校召开ChatGPT 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新学期伊始,教务处召开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就将“ChatGPT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专题研讨内容。夏春明副校长出席会议,教务处、招生办、质量办、对外联络办、各院部(中心)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饶品华主持。
会上,夏春明副校长对ChatGPT 功能进行了分析。他指出,ChatGPT 的出现,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全新的改变与探索;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深刻把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动态,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夏春明副校长还对上海市教委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对后续学校教学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
教务处处长饶品华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并要求各院部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教务处副处长金晓怡对ChatGPT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结合教育部对“金课”的基本要求,阐释了ChatGPT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关系,强调建好“金课”、成为“金师”,做好课程思政。其他参会人员围绕ChatGPT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交流研讨。(白鹏玲)
思考:
“程知荟”沙龙研讨“ChatGPT影响下的高等工程教育”
3月14日下午,学校知联会举行“程知荟”沙龙研讨“ChatGPT影响下的高等工程教育”。校统战部副部长熊伟,知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萦,无党派人士等出席沙龙,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迪及相关人员应邀出席。主题沙龙由知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萦主持。
统战部熊伟副部长代表统战部向大家带来新学期的问候,她代表统战部对无党派人士及党外知识分子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带着使命快速成长,将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对学校、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转化为努力奋斗的动力。二是希望大家带着优势建言献策,进一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高质量地进行建言献策,在校内外各类平台发挥作用。三是希望大家带着理想团结奋斗,凝聚更多知识分子的力量,用好知联会平台,开展好“程知荟”品牌活动,通过活动把更多的同志团结起来,使知联会平台影响更加广阔。
会上,知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图书馆副馆长陈萦带领大家共同观看了ChatGPT的背景科普视频,并聚焦ChatGPT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组织大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参会的无党派人士、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围绕ChatGPT的运行机制,大学生使用该工具对高校育人功能的影响、新技术视野下对高校教师能力的要求等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戴宣言)
分析: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唐杰教授分享对chatGPT的思考
日前,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邀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以在线方式与师生共同分享了对chatGPT的思考。
近年来,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OpenAI发布大规模自然语言预训练模型GPT-3,同时又推出了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理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回答非常复杂的推理问题。据唐杰教授介绍,清华大学自主研发了GLM-130B中英双语模型,参数1300亿,算法采用自研的GLM,支持低成本、低资源使用,仅4张3090即可驱动,同时支持在NVIDIA、海光DCU、华为Ascend 910 和神威Sunway处理器上进行训练与推理。同时,唐教授介绍了在研发GLM-130B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收获,同时介绍了对chatGPT技术特点的理解,分析了下一步要实现chatGPT需要走的路和面临的技术挑战。
唐杰教授的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认知图谱、数据挖掘、社交网络和机器学习。发表论文400余篇,获ACM SIGKDD Test-of-Time Award(十年最佳论文)。主持研发了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悟道”,参数规模超过1.75万亿;还研发了研究者社会网络挖掘系统AMiner,吸引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万用户使用。他担任国际期刊IEEE T. on Big Data、AI OPEN主编以及WWW’23大会主席,WWW’21、CIKM’16、WSDM’15的PC Chair。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专利奖一等奖、KDD杰出贡献奖。
知识链接
何为ChatGPT?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也是GPT-3.5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近日,OpenAI又发布了升级后的GPT-4。与之前相比,GPT-4不仅展现了更加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够处理图像内容,在考试中的得分甚至能超越90%的人类。OpenAI表示,随着社会对AI模型的接受,鼓励并促进用户教育和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素养,并致力于扩大人们在培养AI模型方面的输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