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教师党支部于10月26日开展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专题活动。
本次党课由党支部书记吴超主讲,之后由付楠、刘兴民、徐静、刘芳等党员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吴超同志从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角度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具体“坐标”所组成的,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串接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集体奋斗和创造的产物,也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行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价值和作用跨越时空,相互之间是共存的。我们应当以高度的自觉去认识、传承和发展党的伟大精神,将其努力转化扩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纽带和前进动力。
书记主讲党课完毕后,各党员教师进行交流发言。付楠同志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如何传道,就是要增加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授业,就是要提高教学能力,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更多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如何解惑,就是要结合主题教育内容,做好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刘兴民同志指出,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要加强学习,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主题教育贯彻于日常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徐静同志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在看懂吃透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将党中央精神、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八个相统一”。刘芳同志强调,牢记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十分重要,这种伟大精神明确昭示了当代中国的精神底蕴,是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性内容,必须在日常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予以传播和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