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金课”建设,提升广大教师课程教学的质量意识、育人意识,凝聚力量,形成共识。10月29日,教务处在教学楼A217举办首次5G远程直播“金课”建设系列专题讲座,通过5G网络直播宣传“金课”建设的重要意义。
本次“金课”讲座分两个主题,上海大学顾晓英研究员做题为《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我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王国中教授做题为《5G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应用型“金课”》的专题讲座。我校2019年“金课”培育项目、“课程思政”项目以及各类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教务处相关人员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教务处金晓怡副处长主持。

顾晓英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经国济民”的建设历程、课程目标、教学团队、教学方式、课程影响力等,以及“项链模式”教学法的先进经验;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内涵、理念、框架和基本原则;深入分析了如何依托于通识课平台,引领大学生读懂中国,增进政治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王国中教授利用团队自主开发的课堂互动教学软件,应用在本次讲座中,分享了运用5G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方式,采用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通过运用全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授课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实现了大班授课的小班效果;通过‘弹幕’互动反馈、统一资源管理,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大数据”技术,记录教与学的过程,全面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整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就课程思政实践、5G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两位报告人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讲座加深了我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推进我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工程大特色“金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次讲座为我校2019年成为全国首个5G高校后,首次将5G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5G超高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直播,打造了现场型跨区域多点远程教学模式,为5G助力智慧校园建设打开了大门。后续,学校将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促进5G、智慧教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系列课程—“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经国济民”的建设历程、课程目标、教学团队、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