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上午,姜超老师在教学楼C222为学生讲授了“晚清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与启示”主题课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开放大课堂的第二讲。
姜老师采取历史、现实的对比教学方式,通过介绍近代以来中国人尝试自救的典型范例——太平天国运动,让大家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得失,进而分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成功并领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原因。
讲课伊始,姜超老师带领大家进入历史情境中,感受与反思太平天国存在的问题。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向同学们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端、经过、失败及其原因。随后,姜老师联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出理论愚昧、目标模糊是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回顾整个授课过程,姜老师从回望历史到联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出近代中国人为实现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其成功与否,他们的早期探索都为后来的国家建设奠定了不朽的基石。同时,通过反思太平天国运动,为当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了些许借鉴。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由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特等奖、上海市育才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等为主讲教师的思想政治课开放大课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开放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成学习菜单,供全校师生选择参与学习。旨在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内容全程录像,推送到“程园思政通”等网络平台,受众辐射到全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