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我校喜获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近日,经过通讯初评、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结果,我校喜获9项,取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我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传统学科优势进一步扩大。立项的9项项目中,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均有斩获,其中管理学3项,应用经济、人口学、社会学、马列科社各1项。二是部分学科首次获得立项。今年,我校在中国历史、政治学这两个学科上首次获得国家级项目,标志着我校中国历史和政治学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有了重大突破。三是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并进发展。9项项目中,面上基金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实现了我校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均衡发展。四是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分别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主力军和生力军。9位项目负责人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

据悉,今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9项,在市属理工科高校中排名第1,在全市理工科高校中次于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2,在全市高校中排名第8,继去年首次跻身全市高校前10名后,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排名再上一个新台阶。另悉,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的全国排名为第123名。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期间,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以学科为引领,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的申报组织模式。申报通知发布后,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全校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会,校领导亲自动员,相关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广大教职工踊跃申报。申报期间,科研处和相关学院组织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了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逐项论证,切实提高了申报论证质量,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水平的国家级项目,是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是学术水平与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是我校“十三五”学科和科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取得的好成绩,为“十三五”期间我校学科和科研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开局,为我校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平台和基础,必将有力的推动我校“十三五”期间学科和科研的大发展。


立项清单如下:

项目名称

学科

负责人

建设健康中国问题研究

应用经济

汪泓

供给结构调整下的我国本土邮轮旅游开发研究

管理学

叶欣梁

清朝学额研究

中国历史

梁志平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差异及分类治理研究

社会学

孙莉莉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政治学

吴磊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异与结构优化研究

人口学

孟兆敏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老龄人口健康服务的机制研究

管理学

张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分众进路研究

马列科社

马可

中国主导下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网络的深度融合研究

管理学

姚红光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