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学院党委立足“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围绕我国航空强国发展战略,以“党建红”引领“航空蓝”实现“复兴梦”为目标愿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保持一往无前的动力、团结奋斗的内力、图新图强的定力。
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

在理论武装中“深化”政治自觉。学院党委结合主题教育主责主线,精心制定4个工作方案,3类任务清单,建立健全“领导小组+二级专班+党支部”一周一提醒、双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三个一”工作机制;领导班子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7个专题,坚持4步走学习法,“有分有合、相对集中”,开展读书班、中心组学习、述学交流等,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
在铸魂育人中“内化”思想自觉。学院党委将红色基因与交通运输事业相融合,打造“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红色走廊,建设“理论宣讲+情景演绎+案例互动+科普研学”多功能行走式系列党课。
在知行合一中“转化”行动自觉。学院赴嘉兴南湖革命基地,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赴杭州王伟烈士公墓,“寻找初心,明晰使命”夯实理想信念使命教育;赴上海飞机制造研究院开展“解锁C919首航背后的精神密码”沉浸式研学。

调查研究走深走细走实
聚焦关键,发现问题“走深”。以促进学院发展适应通用航空发展的新机遇、服务国家和上海地区发展提升内涵建设为目标,从办学方向、学科建设、科研瓶颈、人才培养、就业质量5个调研方向出“考卷”。
审题共答,分析问题“走细”。领导班子领卷审题,针对问题需求开展“面对面”座谈、走访参观、蹲点调研等形式,畅谈师生的“关心事”、“操心事”和“烦心事”。
汇聚智力,破解问题“走实”。采用学院师生“出题”、班子“答题”,党委“解题”的破解机制,倾听呼声、回应诉求、找准抓手,制定12项“践宗旨”清单、3项“促发展”项目和2项“惠民生”项目,精准梳理出5类问题整改。

推动发展探实情谋实招务实功
积极走出去探“实情”。学院党委精心设计破解瓶颈的“发展之问”、急难愁盼的“师生之呼”、校企合作新业态的“融合之道”、引才引智的“路径之思”、创新局面的“实践之问”5条调研路线,调研走访吉祥航空、中国民航大学、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16家校外单位,前往四川广元、重庆梁平等五地航校开展实地走访调研,问需解难,强化“五地航校同频、学校-航司-航校三方联动”,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产教融合新举措谋求合作新渠道,力争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创新突破的实际成效。

主动“请进来”谋“实招”。通过引进中国商飞课程思政讲师团入校、产教融合课程校企共建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联动发展。
合力“促对接”务“实功”。学院党委与松江区石湖荡镇党委开展校地共建,主动对接“问题、需求、赋能、行动”4项清单,制定24项具体任务,打造“美好社区、先锋行动”品牌项目,与石湖荡镇智慧物流产业集群党委进行产学研项目,打造组织、产业、文化、服务、育人合作平台。
检视整改见行见效见质
持续“见行”提升基层党建品牌,在“对标赶超”中凸显高水平。学院党委砥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品格,以教工第三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样板支部,学生第四党支部获批上海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创新党支部“一种二耕三扎根”工作机制,开展“三阶层”工作计划、实施“六个一”工作法探索构建“党建+三育”民航人铸魂育人体系,实现“四有型支部”工作成效。

持续“见效”深化基层党建效能,在“服务大局”中凸显高站位。学院党委彰显“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担当,认真梳理分析学院发展的难点、痛点、痒点,形成“作业单”“任务单”“成绩单”三个清单、12项民生项目。
持续“见质”引领基层党建发展,在“创新实干”中凸显高格局。学院737-800机型飞行模拟机获民航局最高等级鉴定,将进一步为各大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复训和机型改装提供服务,为国产大飞机模拟机的自主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学院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重点学院,以“深化产教融合、落实现代航空产业学院建设重点任务”为目标破解难题,成果不断涌现。
航空运输学院党委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践,以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成竹在胸的智慧底气,点燃“红色引擎”,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冲锋陷阵”,力争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