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寻找精神层面的追求——人生修养。为了更加明确如何提高修养,10月18日,社会科学学院孙晓艳老师在教学楼F310就“《菜根谭》与人生修养”这个主题展开了演讲。
讲座伊始,孙晓艳老师就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进行对比,引用莎士比亚之语“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成功引发了同学们对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两个观念的思考。她有理有据的向同学们解释了实用主义对人民根深蒂固的影响。随后,孙老师用视频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菜根谭》的作者及大概内容。最后,老师就“人格、修心、仪容、人际、事业、权贵、教育、家庭、养生”九个方面解释了《菜根谭》博大精深之所在。
孙老师提到,《菜根谭》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一生之书,毛主席读《菜根谭》时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把菜味比做世味,让人们体会到世间百味,这些名句如“处富贵地,当矜怜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体会老来的酸辛”,“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的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这些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它其中为人处世、修身正己的方法,如同一把心灵之锁的钥匙,时常开启着智慧。
静坐反省,其实人生就是棋局,是一种智慧的拼杀,是一种心态的较量。聪明只有升华才能变成智慧,人不能面面俱到,想路路皆通,不然就变成肤浅之知。要有所成就必须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一点,在其他方面做个愚者才行,这或许就是“大智若愚”的最好诠释。有大智慧的人不执著于形式,面对任何事都能灵活变通,游刃有余。
在讲座过程之中,同学们表明想法提出疑问,老师一一作答并与之讨论。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一场文化的盛宴正在进行。教室里讨论的热情使得瑟瑟秋风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