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创意设计学院应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热情邀请,于9月14日、15日参与了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同济大学第十四期“漆艺创新设计”研修班的教学和交流活动,并承担了这两天的授课环节。此次研修班吸引了来自3省、1市的20名学员参与研修学习,共同探讨非遗的创新与传承。

在课程交流环节,徐蓉蓉副院长以“非遗与时尚的交汇点”为主题,从非遗时尚化的角度分享了历史中的时尚和生活中的时尚,以Z世代时尚产品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非遗工艺在时尚产品中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推进了非遗工美艺术与Z世代审美的交融。

王郅老师以“艺术数字资产与资源转化”为主题,详细探讨了艺术品的数字采集、数字艺术的商业应用,以及NFT技术在数字版权方面的实际应用,并在数字资产与其转化模式方面,与非遗大师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黄晶石老师作为主持人,组织了“非遗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座谈会充分讨论了课程上的内容,并就如何将非遗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以及如何通过创新使非遗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探讨。

通过两天的课程教学和座谈,各位学员和教师表示收获颇丰。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的参与不仅为研修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视野,也实现了学科交叉和实践创新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学院在数字媒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学术深度和广度。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同济大学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非遗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丰富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