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上, 座谈期间,代表们就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及毕业生质量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自己的感受。 来自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陆惠忠向专家汇报了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历程和现状,他认为通过双方在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合作,定单式培养的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学校13年来为企业输送了1000多名毕业生表示衷心感谢。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蒋萍谈到,我校学生个人定位准确,工作稳定性高,一上岗就能胜任现场工程师的工作。现我校共有1000多名毕业生在上汽工作,其中不少已在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毛维生认为我校对于企业可以用“面向企业、贴近企业、服务企业”12个字来形容,而我校培养的学生确实“用得上、能力强、发展快、潜力大”,这完全得益于学校教学内容新颖且贴近企业,需求学生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在工作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完全达到企业的要求,因此我校毕业生一直受到企业青睐。 当上实物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王毓谈到应多鼓励毕业生走进私企,寻找发展机会的时候, 毕业生徐林海谈到,自己正是因为通过产学合作教育,而在一家私人企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了才能,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王浩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职业经历,表示四年的大学生涯对其一生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良好的社会声誉感到自豪。 整个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