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摄影:
来源:
原创
时间:
2004-12-01
点击数:
906
|
2004年学校面临上海高教发展的第二次机遇,是学校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一年,也是学校持续、快速、超常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校党政的领导下,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智慧,团结奋斗,为将我校建设成一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大学而努力拼搏。日前,本报编辑部择取了2004年20项有影响的事件、活动材料,经校领导和院(部)、处、室负责人评选后整理汇总成十大新闻。 一、校长汪泓在全国第二次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 12月2日,我校校长汪泓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网络视频会)上作了题为《强化实践环节,服务地区经济,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实践探索》的专题发言。12月4日,上海30所本科院校的校领导在我校分“211高校组”、“专升本高校组”、“其他高校组”进行了集中讨论和交流,就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国务委员陈至立来校视察 8月2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等的陪同下,来我校松江校区视察工作。陈至立同志对松江校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大加赞赏,希望学校在办好已有专业学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三、我校首届硕士研究生开学 9月7日,我校举行了首届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届“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由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将有力地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四、2004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 11月16日至18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我校隆重召开2004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形成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院党总支组织员工作制度》等8个文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五、我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2003年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以张光钧、戴建强、奚文龙、王慧萍、邹昌谷、陈昌锡、曹永上等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项目《激光相变强化工艺胶装备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六、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获好评 12月15日,市科教党委系统文明单位评估检查组来校就我校2003-2004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评估检查。评估检查组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七、我校召开2004年教学工作会议 为贯彻落实全国第二次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于12月24日至28日召开了2004年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巩固教学成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办现代化特色大学”。会议要求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即将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教学工作新局面。 八、校企产学研合作结硕果 为实施“科教兴市”行动纲要,充分发挥教育与经济的互动优势,1月18日,我校与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产学合作基地。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将每年接纳我校150名学生的产学合作教学和顶岗工作。6月22日,我校与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公共艺术(包装设计)”产学研合作基地。 九、大学生刁伟枫爱心献骨髓 4月14日,我校航空运输学院学生刁伟枫在华山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以拯救浙江9岁白血病患儿张楷宇。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团中央授予刁伟枫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十、我校师生赴法参加巴黎“上海周”活动 7月3日,巴黎“上海周”活动在法国巴黎都日丽公园隆重举行。我校出访的师生参加了活动开幕式礼仪工作及活动日综艺专场演出,并举办了“旗袍秀”模特儿专场演出、教委展台的立体裁剪、时装表演、中国结艺表演等,以出色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上海现代教育的风采。 | | 稿件作者: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文琼
| |
|
|
|
|
|
|
 |
一周热点 |
 |
一月热点 |
 |
视觉影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