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摄影:
来源:
原创
时间:
2006-01-08
点击数:
728
|
2005年是学校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工程大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学校基本实现了大规模的外延拓展,松江新校区的落成,完成了办学主体校区转移,学校的工作重心由内涵发展与外延建设并举转移到重点推进内涵建设上来,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举措开拓创新,持续发展。日前,本报编辑部择取了2005年20项有影响的事件、活动材料,经校领导和院(部)、处、室负责人评选后整理汇总成十大新闻。 一、自7月8日至11月25日,我校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三个阶段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10月30日,我校松江新校区举行落成庆典,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来电表示祝贺,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副市长严隽琪专门为落成庆典发来了贺信,市人大副主任朱晓明,市政协副主席谢丽娟、王新奎等市领导出席落成典礼。松江新校区的落成,开辟了学校发展的新空间。 三、1月22日,我校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院,对于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对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副市长严隽琪、杨雄应邀出席并为学院成立揭牌。 四、11月19日,我校学生陈文杰、黄烨晨研制的《模块式开放型PIC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11月5日,我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中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并首次被评为“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称号。 五、5月10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有二项科研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分别为《天然气引射调峰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乘用车侧门安全性试验台的研制》。 11月9日,我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和高职学院共同研制的《WE-Ⅱ型仿真电焊机——电焊机技能实训系统》产品在2005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获得了中国高校展区展品一等奖。 六、以“资源共享、和谐共强”为主题的松江大学园区首届运动会于11月15日在我校松江校区隆重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松江大学园区首届运动会开幕。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致开幕词,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平在开幕式上向运动员代表授松江大学园区首届运动会会旗。 七、1月2日,我校在市经委、市教委和市科委召开的“上海市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建设和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会上与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实现“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决策,应对上海产业业态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成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为推进上海的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八、10月30日,我校在图文信息中心举办了以“高等教育与现代产业的互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创新之路”为主题的第三届国际教育论坛,已与学校建立合作学院的40余名国内外来宾出席了论坛。 九、12月5日,市委书记陈良宇、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在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市委副秘书长孙路一、姜樑、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建国、李良园、刘红薇等陪同下,参观了我校在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的展台和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并对我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11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出席我校松江校区体育馆开馆仪式并剪彩。 11月1日,市政协主席蒋以任来到我校松江校区视察工作,对学校取得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给予充分的肯定。 十、在3月12日举行的2005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装模特大赛上海赛区总决赛中,我校服装学院服饰表演与策划专业学生何佳粤经过激烈角逐,荣获男模冠军,一年级学生孙丹获得女模亚军。 12月16日,我校学生熊永菁夺得2005中国模特儿大赛华东赛区总决赛季军,另一学生杨玲同时入围“华东十佳”。 本报编辑部 | | 稿件作者: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文琼
| |
|
|
|
|
|
|
 |
一周热点 |
 |
一月热点 |
 |
视觉影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