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广大女教师中能继续发挥好“标杆”作用,引领广大教育界女性用新作为开创未来。
头图为圆桌会议。
今天上午,上海市女教师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教育会堂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齐聚国内外科研翘楚、科技菁英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以“躬耕教坛 巾帼育才 科学有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共话全球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巾帼力量。
市总工会副主席、女职工委员会主任桂晓燕在致辞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之年。市总工会始终关注青年女教师和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发挥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她希望女教授联谊会、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在上海广大女教师中能继续发挥好“标杆”作用,引领广大教育界女性用新作为开创未来。
论坛的主旨演讲由第二届上海市女教授联谊会秘书长,市教育系统妇工委兼职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朝晖教授主持。四位来自基础教育和高校的女教授代表从点燃梦想、追逐梦想、助力梦想、成就梦想进行了精彩分享。

潘敬芳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潘敬芳以《守育人初心 筑科技之梦》为题,围绕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探索女子成长成才规律,营造女子成才氛围,启迪女子成才意识,挖掘女子内在潜能,发挥女子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进行分享。

谢欢
第四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会长,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谢欢作题为《榜样的力量,成就科研道路上更好的自己》的演讲,介绍了在人生和科研发展的不同阶段,带给她无限启迪的数位女性榜样。

奥克萨娜·布加村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特聘外国专家奥克萨娜·布加村娃(Oksana Bulgakowa)以《德国学术界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政策》为题就德国的女性支持政策展开阐述。

吴静怡
第二届上海市女教授联谊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吴静怡作《顶天立地做科研,科技探索育英才》为题的演讲,介绍了学校出台《上海交通大学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16条措施》,成立“她成长”发展基金等举措,为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随后举行的圆桌会议聚焦“科学有梦 强国有我”这一主题,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学生沈永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汤雯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王元元,上海电力大学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朱瑞,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刘竞元五位嘉宾分享她们在科研道路上的点滴收获与感悟。

与会教师合影
记者从论坛上还了解到,今年,在市妇联与市教委的领导、市教育系统妇工委的推动和市女企业家协会与高校妇工委的支持努力下,以“帮助青年女性好就业、就好业”为宗旨海鸥计划已实现在上海56所高校的全覆盖。该计划通过“海鸥进企业”“科学有她——女生爱科学”等特色项目全面系统地支持女大学生从“校园人”转变为“职场人”,成长成才、展翅高飞。本次论坛还邀请来自女教授和女优青联谊会的各位杰出女教师担任“海鸥计划”导师,为小海鸥们指引方向、学术赋能。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育工会主席张艳萍表示,本次论坛生动展示上海女性深耕教育事业的成长与蜕变,充分彰显上海女性创新人才在教育领域的靓丽风采。她提出,要以巾帼创新人才为重点,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不断吸纳更多优秀女性人才加入巾帼创新大联盟。同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平台优势,以更加自信坚定的姿态推动教育事业改革。
原文链接:https://www.51ldb.com//shsldb/hq/content/018b323b98fec0010000ada09aaa8097.htm